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製造面臨夾殺再度東南飛 勞動力成本比越南高2

很多年前,受中國東南沿海城市開放的影響,一些企業老闆湧向廣東等沿海地區掘金,上演了「第一次孔雀東南飛」潮;多年以後的今天,受東南亞等開發中國家和地區低成本吸引,「第二次孔雀東南飛」潮上演。

「三年前,傍晚的時候這條街道上滿滿的都是工人,有做家具的、製衣服的、做小電器的,現在,都沒了。」廣東番禹石基鎮小龍村塱尾工業區,一位音響公司經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工人們說,現在越南那邊工資只有他們的一半不到,老闆們組團投資越南了。」

而與番禹一河之隔的東莞,日子同樣艱難。據近日央視《經濟半小時》對東莞製造業的調查報導,「訂單減少,用工成本上升,東莞代工業遭遇寒流」成為當地的製造業「新常態」。東莞市商務局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1~9月份東莞關停外遷企業達243家。

《經濟學家》雜誌數據顯示,中國的製造業領域的平均勞動力成本是每小時3.27美元,比越南高三分之二,比馬來西亞高四分之一。

現狀:東南亞低廉勞力粵口奪食

從年頭排到年尾的訂單、來自全國各地口音各異的工人、一到晚上便熙熙攘攘、霓虹閃爍的街道,這是廣東工業園區密集區域曾經的「黃金時代」。

然而勞力密集型產業的悄然遷移,開始讓金色剝落。

廣東省長朱小丹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承認,現在廣東製造業的發展面臨著很多新的挑戰,這些挑戰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已開發國家回歸製造業的行動,二是東南亞等開發中國家和地區低成本競爭,這是「兩方面的擠壓」。

「每過一個年,工資都要漲一漲,在以前不太規範的時候,幾乎沒有老闆敢在過年前給工人發出全部工資,就怕年後工人不回來,影響開工。」上述音響公司經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過現在『招工難』已經不是問題了,問題是訂單減少的情況下,根本不需要這麼多工人,甚至將廠子建在越南可能更省。」

事實上,因其廉價,全球紡織業、小家電、玩具業、家具業的訂單正滑向東南亞地區。而東南亞地區的廉價勞力,也正向製造業老闆們頻頻招手:勞動力密集型製造業溢出正在廣東地區加速上演。

一家外貿家具製造工廠的出口部經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據我所知,廣東地區已有四成左右家具廠遷移到了東南亞地區開廠,以利用當地更廉價的人工和原材料。」

2014年12月,國際勞工組織發布全球工資報告,報告顯示越南2012年的平均月工資為181美元,印尼174美元,泰國357美元。而根據廣東統計局的數據,2012年廣東省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是4215元人民幣(約合654美元),2014年已上漲到4957元。(新浪財經註:越南平均工資僅為廣東的27.7%,不到1/3)

影響:倒逼製造業升級大幕開啟

東南亞廉價勞力競爭襲來,對中國製造業而言,唯一解決途徑是在全球產業鏈條上更準確地定位自己的位置。

在朱小丹看來,成本要素價格普遍上升、人口紅利逐步減弱、土地資源和環境要素日益趨緊都成為廣東製造業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並且,廣東製造業總量很大,但總體來看質量並不太高,在產業結構、創新能力、產品質量、標準和品牌以及資訊化水平等方面和國際先進位造業的發展水平相比還有非常大的差距,「總體來評價,廣東製造業還處於全球產業價值鏈的中低端。」

作為中國製造業大省,廣東製造業的困境在某種程度上亦代表了中國製造業的困境。

近日,國家統計局江蘇調查總隊對蘇南地區近50家製造業代表企業展開了詳細調研,調查結果顯示,國內製造業受到來自西方已開發國家高端製造業回流和東南亞低端製造業崛起的前後夾擊,市場空間大幅縮小,加上勞動力成本持續上升、可開發土地日趨有限、環境和資源保護要求不斷加大等各方面限制,使得製造業利潤空間持續下滑。

在蘇南地區,產能過剩、內外需不足、產品價格下滑、融資和用工成本持續上升等問題,嚴重製約當地製造業的發展,轉型升級已經成為蘇南各家製造業企業的迫切任務。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認為,「製造業的轉型升級任務,需要融入制度創新,同時,為製造業轉型升級配套的是服務業,包括研發、營銷、物流、金融等,而這種生產性服務業升值空間更大」。

而較早進入「新常態」的廣東,已經拉開製造業轉型升級大幕。據朱小丹透露,廣東將力破產業核心技術缺乏、產業層次偏低、產業鏈條不完善、全要素生產率不高、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方式不完善等主要難題,推進廣東從製造大省向製造強省的轉變,變「廣東製造」為「廣東創造」。

核心提示

廣東受兩方面擠壓

東莞市商務局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1~9月份東莞關停外遷企業達243家。廣東省長朱小丹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承認,現在廣東製造業的發展面臨著很多新的挑戰,這些挑戰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已開發國家回歸製造業的行動,二是東南亞等開發中國家和地區低成本競爭,這是「兩方面的擠壓」。

蘇南企業陷成長瓶頸轉型迫在眉睫

台灣高科技業聚集的大陸蘇南地區,近來正面臨著企業轉型升級的危機,根據調查顯示,產能過剩、內外需不足、產品價格下滑、融資和用工成本持續上升等問題,正嚴重限制蘇南製造業的發展。蘇南的當務之急就是趕快推動轉型升級,才能脫離當前營運困境。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新浪財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1215/660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