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大陸學者向習近平提出史上最大膽樓市去庫存建議

—我要提出史上最大膽樓市去庫存建議

作者:

誠如我2014年11月26日發表於騰訊《大家》的文章「只有房地產才能救中國」(發表時標題為《首套房應該全面降低首付比例》)所言:「在其他行業產能全面過剩背景下,只有房地產才能救中國金融和中國經濟。也就是說,越是經濟不景氣,越是依賴房地產。房地產的安危不僅關係到實體經濟和就業,還直接關係到金融安危。」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今天的房地產去庫存和中國經濟生死攸關,樓市非救不可。

能不能救?主體能救!關鍵是怎麼救。目前我們採取的一系列手段,如貨幣寬鬆,減稅,降低非限購地區的首付標準,等等,都是基礎性的必要手段。但它首先帶來的結果是資金迅速跑到一線和強二線城市抱團取暖,助長這些區域的樓價。最需要去庫存的三四線及其以下樓市則如死水般不見微瀾。這就需要針對性的措施。那就是:誰會在三四線及其以下城市買房?他們有這個購買力嗎?

中國人,絕大多數人還有故鄉情結,不論是大陸還是港台。2015年10月我們訪台的時候了解到,一些台灣農民進城三四十年了,娶妻生子買房,還是割不下故鄉情結,無法全身心融入當地。沈從文那句「一個戰士,不是戰死沙場,便是回到故鄉」,便是對他們的最好寫照。大量農民工身在城市心在鄉,總想著遲早要回去。

這部分人群里,首要群體是進城農民。但是農民工購買力有限,尤其是很多白手起家的農民工,首付能力有限、月供能力也不是特別穩定。針對他們,建議採取以下針對性辦法:

一是大幅度降低首付標準,他們在非省會和副省會以下城市購買首套房、二套房,都給予10%的首付待遇。

二是大幅度延長貸款年限,減輕其月供壓力。可以直接將貸款年限延長到70歲。

三是大幅度降低二手房交易稅費。

第二大人群是鄉愁群體。在農業社會向城市社會迅速轉型過程中,社會上活躍著大量的鄉愁群體。每年過年前後大量的鄉愁文字出現就是證明。利用得好,他們可以成為建設鄉村的重要先進生產力。但是現有的農村土地和房屋制度嚴重阻礙了他們回鄉。因為土地和農房不能自由交易!

土地和農房自由交易的通道一旦打開,中國將迅速重啟新的繁榮進步時代!一舉多得:城市的部分先進生產力可以進駐或者一部分時間回到農村;農村的進城人口可以獲得進城安家或創業的第一筆首付或創業資本。很多人一夜之間變成有產者,有恆產者有恆心。整個資本流通的渠道打開,社會經濟活力大增,地方債和金融風險大幅度降低。

秘魯著名的自由市場經濟學家赫爾南多·德·索托早就在《資本的秘密》一書中揭示了這個深刻的邏輯。他說,產權是一個有生命力的存在,能否在法律上承認社會大多數成員的房地產所有權,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決定著一個落後的國家能否真正地實現經濟起飛。德·索托認為,窮國和窮人之所以窮,根子在於「死資本」。他和同事曾經計算過,全世界的窮人擁有的財產大約在9萬億美元,主要是住宅,這遠遠高於外界給予開發中國家的援助。但是由於這些財產沒有任何記錄,所以他們不能以此作擔保去借貸。由於非西方國家的法律制度趕不上人口流動、城市化等社會變化的步伐,社會大多數成員的財產只能游離於法律系統之外,因而成為「死資本」。所有開發中國家都有一個驚人的相似之處:「這些國家絕大多數的貧困居民確實擁有財產,但他們缺乏代表其財產並進而創造活資本的機制。他們有房屋,卻沒有產權;他們有莊稼,卻沒有契約;他們有企業,卻沒有公司章程。」德·索托認為,為什麼市場經濟在西方成功、卻在其他地方失敗,是因為非西方國家未能建立起一個把死財產變成活資本的統一的法律體系,而西方標準化的法律能夠使人們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購房置產,用房屋作抵押向銀行貸款,允許一個公司的資產分割成很多部分,可以公開上市進行股票交易,並使財產評估成為可能……他的解決方案很簡單:對窮人事實上擁有的財產予以法律承認,這樣他們的國家就能夠變得資本充裕。他解釋了美國在19世紀是如何做的,當時國會和最高法院勉強承認了西部移民和金礦占有者的財產權,從而使美國資本主義一躍而居世界前列。正是靠著把不正規的財產權制度轉化成正規的制度安排,西方才得以在19和20世紀從第三世界發展到第一世界。目前第三世界所面臨的挑戰就是這一歷史過程的重複。

我最近有很多網友,想參加我的團購或者私人訂製服務,但是苦於現有的土地、房屋等資產是農村集體土地產權,無法抵押貸款,因此無法實現進城購房的夢想。殊為可惜。

這個資本通道是到了必須立即打通的時候了!我們不必要猶豫,不能夠再猶豫,更不必要擔心。這個通道一打開,有恆產者有恆心,經濟只會更繁榮,社會只會更安定。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東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302/701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