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毛澤東看完他的發言 連吃兩杯龍井茶葉

作者:

張聞天的發言註定不會受毛澤東的歡迎,有人作過這樣的統計:全文8,000字,講成績的只有二百七十餘字,用了39個「但」字,在「但是」後面大做文章:13個「比例失調」、12個「生產緊張」,108個「很大損失」或「損失」,字裡行間處處可見「太高」,「太急」,「太快」,「太多」……就連「促退派」也不贊成的「小資產階級的狂熱性」,張聞天也給予了儘量的肯定與支持……」張聞天的修養和頭腦使他的發言遠比彭德懷的信來得深刻,因此引起了毛澤東的特別注意。據說,毛澤東看這份《發言》時,一連吃掉了兩杯龍井茶的茶葉。

毛澤東在廬山會議與彭德懷、張聞天等人發生衝突(圖源:AFP/VCG)

7月12日上午,周小舟來到彭德懷的住所,交流對一些問題的看法。周小舟找彭德懷談話,與7月11日晚上毛澤東召見他及周惠、李銳三人談話大有關係。

當時,周惠是湖南省委副書記,原是毛澤東的秘書。李銳當時是水電部副部長、毛澤東的兼職秘書。這三位秀才,對大躍進的認識比較一致,都認為大躍進造成的危害較大而不是很小。毛澤東召見他們三人時,笑著說:我們來開個同鄉會。氣氛很融洽,毛澤東承認自己在大躍進中也有些胡思亂想,有些事不能全怪下面,怪各部門,否則別人便會抱怨:曹營之事,難辦得很。說罷與三位秀才一齊大笑起來。

當周小舟尖銳地提出刮共產風是因為「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時,毛澤東並沒表示不快,繼續談笑風生。這些談話,給了周小舟很大鼓舞,他認為毛澤東現在是願意聽別人談缺點的,希望彭德懷去找毛澤東談談。彭德懷怕談不好,周小舟認為將在西北小組會上的發言稍加整理充實就行了。

7月13日上午,彭德懷踩著晨露向美廬走去,經過一夜的反覆思考,彭德懷決心找毛澤東面談一次。事有不巧,美廬的警衛人員告訴他:主席昨晚一夜未睡,剛剛躺下。原來前一天晚上,毛澤東送走賀子珍後,情緒本來就不平靜,再加上當天深夜江青聞知毛賀見面,從杭州打來電話,胡攪蠻纏,使毛澤東12日晚徹夜未眠。

這個偶然性的事件,對彭德懷後來的悲劇性命運大有影響。事後許多人好心地假設,要是當天兩人能談一談,也許兩人的衝突便不至於此了。然而,這畢竟是一種假設,事物的偶然性也能在一定條件下反映事物的必然性。

同毛澤東當面談話未成,彭德懷返回住地176號,仍去參加小組會。這時,彭德懷眼看會議就要結束,便想儘快給毛澤東寫信反映情況。當天中午吃完飯後,彭德懷叫來王承光,隨手拿起桌上已寫好的幾頁提綱對王承光說:過兩天就要散會了,好多問題都沒有怎麼討論,那麼多嚴重問題,由於會議存在「護短」的現象,硬是沒有多少人講,會議開得平平淡淡,實在沒味道,我想給主席寫封信反映情況,請你幫幫忙。王承光怕一個人寫不好,提出是否從北京召來一個秘書一起寫。彭德懷不假思索地說:「不用了,我來說,你來記,抓緊時間整理出來。」

為寫這封信,彭德懷放棄了午休,與王承光兩人趕緊加班寫。寫的過程中,由彭德懷系統口授內容,王承光記錄整理,起草初稿。然後,彭德懷加以修改,交王承光譽清。經過幾次反覆,彭德懷給毛澤東的信於7月14日下午寫好抄正後,於當天下午5點多鐘送給毛澤東的機要秘書。

這就是觸發了黨內空前政治風暴的彭德懷給毛澤東上書的簡要過程。後來彭德懷受到批判時,為了保護身邊工作人員,一直堅持說信是自己花一夜的工夫寫成的。

彭德懷的信有近4,000宇,分作兩大部分。第一大部分叫做「甲、1958年大躍進的成績是肯定無疑的」;第二部分叫做「乙、如何總結工作中的經驗教訓」。今天來看這封信時,讀者可能會發現,由於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彭德懷沒有也不可能認識到當時經濟建設中的嚴重問題,根本原因在於黨的指導方針上的」左」傾錯誤。他只是在充分肯定大躍進的前提下,概括地提出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而且所涉及到的許多具體問題,本來也是大家在會上談到和毛澤東所講過的。但彭德懷在談問題時,對問題嚴重性的認識,大大超出了毛澤東認可的程度。在毛澤東看來,有否定大躍進之嫌。同時,彭德懷在寫這封信時,十分倉促,沒有經過仔細斟酌,故一些詞句和意思有值得推敲的地方,不夠嚴密,少數話比較敏感,容易引起誤解。

彭信寫道:1958年的基本建設過急過多了一些,由於對此體會不深,認識過遲,「1959年就不僅沒有把步伐放慢一點,加以適當控制,而且繼續大躍進,這就使不平衡現象沒有得到及時調整,增加了新的暫時困難」。

這似乎是在說1959年繼續大躍進是錯誤的。

彭信認為:「現時我們在建設中所面臨的突出矛盾,是由於比例失調而引起各方面的緊張。就其性質看,這種情況的發展已影響到工農之間、城市各階層之間和農民各階層之間的關係,因此也是具有政治性的。」

他對於消極後果的估計,大大超出了毛澤東所認識和願意承認的程度。

彭信說:「我們在處理經濟建設中的問題時,總還沒有像處理炮轟金門、平定西藏叛亂等政治問題那樣得心應手。」

這種批評,顯然是說我們黨包括毛澤東不大會搞經濟。對這個問題,毛澤東當時是不服氣的。直到兩年後,大躍進完全搞不下去時,毛澤東才自我承認不大懂經濟,對工業、商業不太懂,只懂一點農業。

彭信還對「政治掛帥」提出了批評:「在這些同志看來,只要提出政治掛帥,就可代替一切……政治掛帥不可能代替經濟法則,更不可能代替經濟工作中的具體措施。政治掛帥與經濟工作中的確切有效措施,兩者必須並重,不可偏重偏廢。」

這種批評,不僅直率地否定當時「政治掛帥」的口號,而且似有針對提出這一口號的毛澤東的意思。

彭信提出:「小資產階級的狂熱性,使我們容易犯的錯誤。」他認為1958年下半年,注意了反對右傾保守思想,而忽略了主觀主義「左」的方面,因此「糾正這些左的現象,一般要比反掉右傾保守思想還要困難些,這是我們黨的歷史經驗所證明了的。」

「小資產階級狂熱性」、「左比右難糾正」的提法,在當時提出這類問題,確是十分刺耳。

此外,彭德懷信中還有其他一些話受到批評。如信中在說全民煉鋼帶來了一些損失時,由於抄寫的錯誤,說成「這方面也是有失有得的」這句話,將」失」字放在前面;信中還說,「浮誇風氣,吹遍各地區各部門」,措詞上也是不夠嚴謹。

信送給毛澤東的秘書後,彭德懷如釋重負,臉上又有了一絲笑容。他估計,主席看了他的信,也許會找他去談一談,商量解決辦法;也可能會把信拿到常委會上議一議,聽聽其他常委的意見,然後再吸取一些觀點,加大糾「左」的力度。他唯獨沒想到,會招來毛澤東的嚴厲批評。

一石激起沖天浪。彭德懷給毛澤東的信,被標以《彭德懷同志的意見書》發給中央委員會討論。大多數人都看出凶多吉少,黃克誠、李銳、周小舟等一批湖南籍的犟騾子卻打抱不平,站出來聲援彭德懷,他們的共同心聲是「共產黨人要說實話」。張聞天推波助瀾,把批「左」提高到更深刻的理論層次。柯慶施對毛澤東驚呼:「現在很需要主席出來講話,頂住這股風,不然隊伍就散了。」

彭德懷的信送給毛澤東後,毛澤東沒有立即作出評論,也沒有給彭德懷回音。但有一點已經悄悄發生了變化,就是中央辦公廳於7月15日通知,會議延長。

7月16日,毛澤東把在廬山的常委劉少奇周恩來朱德三人召來,把彭德懷的信擺到了大家的面前,但信的首頁上已被毛澤東加上了一個很不尋常的標題——《彭德懷同志的意見書》,並註明:「印發各同志參考。」

毛澤東對幾位常委說:「要評論這封信的性質。」

如何評論彭德懷的信呢?毛澤東沒有解釋。三位常委雖覺得彭德懷的信可能有什麼差錯,但並沒有把問題看得很嚴重。一直到7月20日前後,當李銳有意乘跳舞的機會詢問周恩來怎麼看彭德懷的信時,周恩來還說:「那沒什麼吧。」意思是指一種正常的情況,最多就像前兩年批周恩來反「冒進」一樣。因此,當毛澤東提出評論彭德懷的信時,幾位常委表示了同意。

在常委會上,毛澤東還決定,讓彭真、陳毅、黃克誠、安子文立即上山來參加討論。他還特地點將:「如果林彪身體還可以,也請他來。」

7月17日上午,《彭德懷同志意見書》印發給到會人員。從這天開始,各小組開始討論《廬山會議的議定記錄》和彭德懷的信。六個小組被打亂重新編排,以便各地區互相交換意見。在討論的過程中,人們的發言由研究《議定記錄》轉向集中討論彭德懷的信。

毛澤東的這一做法,讓彭德懷感到十分突然。他事後曾在一本筆電中寫道:我是給主席個人寫的信,是供他參考的,怎麼一下子變成了《意見書》,事先不打招呼就印發給大家呢?

在討論彭德懷信的初期,會議開得比較和緩。大家根據各自的認識談了看法,還比較實事求是。對彭德懷信中的意見,多數人基本上同意,但也認為一些提法不夠確切,如「小資產階級狂熱性」、「有失有得」。對於彭德懷敢於發表自己意見的精神,許多入給予了肯定。

中央委員之中也有少數人持完全否定的意見,認為彭德懷的信有刺,對問題的估計過於嚴重。一搞運動就來勁的康生給毛澤東寫信,認為彭德懷的信是對著主席的,是反黨反社會主義的行為。

毛澤東沒有公開發表看法,而是採取一旁靜觀的態度。7月17日下午5點至晚上10點,毛澤東找他從前和現在的5個秘書去談話。

這5個秘書是:周小舟、周惠、胡喬木田家英、李銳。他們又被稱為五大秀才,都認為大躍進中的問題比較重,比較贊同彭德懷的觀點。而且除了胡喬木外,他們後來都與彭德懷事件有牽連,這種情況是很少見的。

毛澤東與5個秀才談話時,氣氛融洽,語氣平和,沒有批評其中的任何一個人。毛澤東還請這幾個秀才一起吃飯,喝茅台,還敬了酒。席間,毛澤東說:「現在的情況,實質是反冒進,我是反冒進的頭子,要有幾個右派朋友。」這五個秀才是右派朋友嗎?李銳大惑不解。

秀才們有意提到彭德懷的信,毛澤東沒有多說什麼,只是順便提到1937年的洛川會議,說彭德懷主持的華北軍分區不同意他的游擊戰方針。也許這是毛澤東對秀才的「暗示」,提醒這幾個「右派朋友」不要倒向有歷史問題的彭德懷一邊去。

7月17日這天,黃克誠匆匆趕到廬山。黃克誠不是中央政治局委員,本沒必要專門中途邀他參加廬山政治局擴大會議。毛澤東為什麼特意要黃克誠上山呢?黃克誠後來有個解釋:如果彭德懷有一個反黨集團,他的工作上的主要助手黃克誠怎麼會不是其中的一員呢?

黃克誠上山後,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被安排住在彭德懷的那幢176號別墅。也怪,彭德懷住的別墅,剛好在客廳兩側各有一套住房。彭德懷住了一套,另一套空著。

黃克誠大將是一個很善於思考問題的人,歷來不盲從。因為過去在民主革命時期,他曾多次歷經磨難,一次在黨內鬥爭中險些被殺,幸虧他的上司彭德懷相救。後來周恩來曾說:黃克誠早上了山,彭德懷寫信之事就可能不會發生。

黃克誠上山後,就感到陣勢不對,彭德懷的信捅了婁子。所以當彭德懷問他對信的看法時,他說:「這封信提的意見我贊成,但信寫得不怎麼樣,有刺。有意見當面提嘛,寫信幹什麼?」

7月19日,黃克誠在小組會上所作的發言,沒有直接評價彭德懷的信,但對形勢的總體看法與彭德懷的信是一致的,實際上支持彭德懷的意見。

會議初期的情況出乎毛澤東的意料。不少人贊成彭信,認為彭德懷的精神值得學習,赤膽忠心;信中提出的缺點錯誤,實際是存在的,提出來有好處,只是有些問題的提法和分寸需要斟酌。

與此同時,圍繞《議定記錄》關於成績和缺點的估計問題,也展開了爭論。令毛澤東感到吃驚的是,一向溫文爾雅的張聞天居然在會上發表了充滿批判精神的長篇發言。

彭德懷的信深深地觸動了張聞天。他早就有相似的看法,甚至許多方面思考得比彭德懷還要深。在彭信印發後兩三天,張聞天即準備在小組會上發言,系統地談談自己的看法。這回他自己親自動手,寫了一個詳細的發言提綱。32開的白紙,用原子筆密密麻麻寫了五六張,還用紅筆作了好幾種醒目的記號。

在準備提綱的過程中,田家英給張聞天來了個電話,告訴他不要輕易發言,如果實在要發言的話,「大煉鋼鐵」的問題就別講了,因為「上面」有不同看法。張聞天上山後同田家英、吳冷西、胡喬木等「秀才們」時有接觸,觀點也是相近的。他們知道張聞天要發言。田家英感到風暴將至,怕他在這險要時刻出事。

張聞天接完電話後同秘書蕭揚略談了一下田家英的意見,說:「不去管它!發個言就會犯王法?」蕭揚也向張聞天表示了擔心:「從會議的氣氛來看,作這樣的發言是不合潮流的,後果怕很難說。」對此,張聞天全然不顧。

7月21日早晨,就是張聞天即將發言的那天早晨。胡喬木聽到風聲,預感到會有一場大風暴來臨,特別打電話來關照張聞天,勸他少講一些,尤其是不要講缺點,不要涉及全民煉鋼與得不償失問題。但這個發言對張聞天來說,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

「物不平則鳴。腦袋裡裝了那麼多東西,心裡有那麼多話在,能夠不說嗎?我是共產黨員,應該講真話!」張聞天義無反顧,決心冒險犯難。他站起身來坦然對蕭揚說:「我準備的就是這樣了。」

7月21日下午,張聞天毅然步入重新分組後的第二小組(通稱華東組)會場,神態仍像往常一樣安詳。雖然會上已有華東局的兩位同志擔任記錄,但是,他仍要蕭揚跟著去做記錄,以便會後能迅速地將他的發言整理成文。

下午的會只有張聞天一人發言,他足足講了三個小時。會場上的氣氛相當緊張,張聞天的話被多次打斷。有些人包括組長柯慶施在內,搶著插話,表示不同意張聞天的意見。但張聞天毫不讓步,只是重複自己的觀點,或者就像不曾被打斷那樣,按照原來的設想繼續發言。

蕭揚第一次見到這種場面,不禁為張聞天捏了一把汗。

張聞天的這個發言雖然首先「也贊成」「大躍進」的成績,但不可否認,通篇講的卻是缺點。他在講缺點之前首先申明:

(缺點)方面,同志們講得少一些,我想多講一些,希望不致引起誤會,以為我專找岔子。既講成績,也講缺點,這也是「兩條腿走路」嘛!

指明「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存在那些缺點,這並不是張聞天的獨到見解。在這個問題上,認識也沒有什麼分歧。會上發給大家討論的《議定記錄》概括為比例失調、共產風、命令主義和浮誇風三條,大家都沒有多少異議。分歧在於對缺點的後果、缺點的嚴重程度的認識。張聞天說:

講缺點,就要研究後果之所在。這是為了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以便採取措施,糾正這些缺點。不講缺點產生的後果,對缺點的認識就不具體,印象就不深刻,問題也不容易看清楚。《記錄》草稿的一個缺陷,就是整個文件缺乏有機聯繫,東一糰子,西一糰子。其原因,就是在講了形勢之後,立即轉入對各項任務(讀書、綜合平衡等)的敘述,沒有指明缺點產生的後果。

張聞天高人一籌之處在於:針對包括毛澤東在內的許多人對缺點的嚴重程度及造成的嚴重後果認識不足,從理論上與實踐的結合上,對上述缺點逐條進行了犀利的、有說服力的分析,促人警覺,發人深省。

比如,「全民煉鋼」,這是「大躍進」的標誌,否定了它,也就在實際上否定了「大躍進」。「全民煉鋼」的問題,這在當時最犯忌諱,與會者大多對此蜻蜓點水,諱莫如深。彭德懷在信中講了「全民煉鋼」是「有失有得」,失在前而得在後,已經引起非難。張聞天卻不顧這些,頂風而上:

雖然張聞天認為「全民煉鋼」出現的問題只是「局部性質的問題」,但從他的發言看,他認為「全民煉鋼」的口號本身是不妥當的,全民煉鋼的方法也有問題,而且得失關係也可以研究的論述,幾乎是全面否定了「全民大煉鋼鐵」。這大大超過了毛澤東的心理預期,是後來受到詬病的關鍵之一。

張聞天並沒有就此止住,他進一步分析了缺點產生的原因,這是整篇發言最精采、最見功底的部分。人們一般都指出,「大躍進」中所犯的這些錯誤,主要原因是「缺乏經驗」,並將其推向「客觀」。但張聞天深刻地指出:「缺乏經驗既是主觀的,又是客觀的。」「從研究、總結經驗的角度看,尤其應該著重從思想方法、思想作風方面尋找原因」。可以說,這是張聞天作為一個理論家的過人之處。他這樣說道:

對於主觀和客觀、精神和物質關係的了解有片面性。有一個時期,把主觀能動性強調到荒謬的程度。幹勁雖大,但是強調得過了分,還反對講條件,這就造成了主觀主義。這是違反馬列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的。有良好的願望是好的,但是還要考慮實際可能。好大喜功也是好的,但要合乎實際,否則就會弄巧成拙,欲速不達,好事變壞事。說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是就可以接受經驗教訓而言的。壞事本身並不是好事,我們要儘可能不辦壞事。

這一既深刻又精采的論述,擊中了「左」傾錯誤指導思想的要害。他強調,搞經濟工作一定要實事求是,按客觀經濟規律辦事。他指出:「領導經濟建設,不懂或不熟悉經濟規律是不行的。中國的經濟建設有其特殊性,但是普遍規律在我國的建設中同樣起作用。問題在於要使普遍規律同我們的實際相結合,使馬列主義理論得到發展。否認普遍規律是不對的。我們一定要研究,認識和掌握運用客觀經濟規律。」

張聞天還從關係執政黨成敗、存亡的一個根本問題——黨內民主作風問題上來探討產生缺點的原因。在這個問題上,張聞天發言針對性極強,明快而尖銳,觀點鮮明。他說:

主席常說,要敢於提不同意見,要捨得一身剮,不怕殺頭等等。這是對的。但是,光要求不怕殺頭還不行。人總是怕殺頭的,被國民黨殺頭不緊,被共產黨殺頭還要遺臭萬年。所以,問題的另一面是要領導上造成一種空氣、環境,使得下面敢於發表不同意見,形成生動活潑、能夠自由交換意見的局面。《記錄》草稿的第三部分第二小段有一段話說「……必須在全黨幹部中間提倡說老實話,提倡實事求是的討論。對於有些問題的認識一時可能有參差不齊,只要大家在實際行動中遵守紀律,那麼這種現象是完全正常的,允許的。應該通過真正同志式的交換意見,逐步達到一致,不要採取粗暴武斷辦法,不要隨便扣帽子。」我很欣賞這一段話。

這個問題對我們當權的政黨特別重要。我們不要怕沒有人歌功頌德,講共產黨英明、偉大,講我們的成績,因為這些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怕的是人家不敢向我們提不同意見。決不能因為人家講幾句不同意見,就給扣上種種帽子。是否提錯了意見,就一定是觀潮派、機會主義、右派呢?這也不一定。一個人是否真有問題,要經過一定時間觀察。對一個人,經過長期觀察其言論、行動,證明他確實是右派或觀潮派,再扣上帽子也來得及。這樣做,對團結幹部有利,對工作有利。

總之,民主風氣很重要。要贊成一種生龍活虎、心情舒暢的局面,才會有戰鬥力。過去一個時期就不是這樣,幾句話講的不對,就被扣上懷疑派、觀潮派,還被拔白旗,有些虛誇的反而受獎勵,被樹為紅旗。為什麼這樣呢?為什麼不能聽聽反面意見呢?刀把子、槍桿子,都在我們手裡,怕什麼呢?真正堅持實事求是、堅持群眾路線的人,一定能夠聽,也是一定會聽的。聽反面意見,是堅持群眾路線、堅持實事求是的一個重要條件。毛主席關於群眾路線、實事求是的講話,我認為是講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真正要培養這種風氣不容易。

張聞天這一番話,有婉曲的弦外之音,有坦誠的直言諷諫,顯然是希望毛澤東能夠聽。為了黨和人民利益,他顧不得個人的毀譽得失,希望阻遏給革命事業帶來嚴重損失的個人崇拜。

最後,張聞天提到了彭德懷那封信。他同樣不隱瞞自己的觀點:

這份意見書提出了一些問題,中心內容是希望總結經驗,本意是很好的。但是從各方面的反應看,不少同志似乎對彭德懷同志這個出發點研究不多,只注意了他這封信中的一些具體說法。其實,他的信是好的,是肯定了成績的。他說,成績是基本的。這同大家說的一樣。至於個別說法,說得多一點少一點,關係就不大。

張聞天的發言註定不會受毛澤東的歡迎,有人作過這樣的統計:

全文8,000字,講成績的只有二百七十餘字,用了39個「但」字,在「但是」後面大做文章:13個「比例失調」、12個「生產緊張」,108個「很大損失」或「損失」,字裡行間處處可見「太高」,「太急」,「太快」,「太多」……就連「促退派」也不贊成的「小資產階級的狂熱性」,張聞天也給予了儘量的肯定與支持……」

張聞天的修養和頭腦使他的發言遠比彭德懷的信來得深刻,因此引起了毛澤東的特別注意。據說,毛澤東看這份《發言》時,一連吃掉了兩杯龍井茶的茶葉。

在張聞天發言的次日,柯慶施對毛澤東說:「現在很需要毛主席出來講話,頂住這股風,不然隊伍就散了!」他認為,彭德懷的信是對著總路線的,對著毛主席的。

當天晚上,毛澤東與劉少奇、周恩來商量準備第二天開大會。

如果說,彭德懷的信觸動了毛澤東,對改變毛澤東著力糾「左」的初衷起了主要作用,張聞天的發言則更進一步影響了這個變化;那麼,柯慶施等人對毛澤東的進言,則直接促使毛澤東下了「反右傾」的決心。

這次中央政治局會議開始以來,還一直沒有開過全體會議。7月23日早晨,所有與會者突然得到通知,上午召開全體會議,聽毛澤東講話。

毛澤東會講些什麼呢?大家心裡都沒有底。

責任編輯: 東方白  來源:毛澤東與彭德懷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405/718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