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湯雙輝:芮成鋼事件三問

作者:
一個才華出眾、能力突出的青年人在滿是誘惑的頂級平台上,談笑有達官貴人,往來無窮酸白丁。或貪念頓起,或色慾薰心,或急功近利,稍有不慎,就從神壇跌入牢獄。芮成鋼還是芮成鋼,不會因為他的輝煌燦爛或身陷囹圄而改變,他的事跡還是會被傳頌,只不過人們會加上一句:越是爬的高,越不要學壞。

央視著名記者、主持人芮成鋼即將受審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作為曾經的青年偶像,芮成鋼一度被各方好評甚至被國人神化。但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曾經為人熱捧的明星一朝淪為階下囚,批評嘲諷之聲四起乃至成牆倒眾人推之勢。曾經的捧殺、如今的棒殺,令筆者唏噓不已。

一、五十笑百步:人人皆成鋼,何下落井石?

芮成鋼的求學工作經歷簡直可以被視作寒窗苦讀的莘莘學子的人生藍圖:合肥市高考文科狀元,大學期間各種榮譽集於一身;就職央視,出席國際重大會議、採訪眾多國際政要人物;出版自己的著作,在當代青年中享有較高的聲望。筆者自度比芮成鋼年小几歲,雖不曾有同鄉同窗之誼,但同屬於我們這個教育體系的「產物」,稱其一聲師兄還是說得過去的。我們身上有太多芮成鋼身上相同的特質:浮躁、虛榮、勢利、利己。每個人都有成為下一個芮成鋼的潛質,只不過我們沒有得到那樣的機會、那樣的平台罷了。

十八大以來掀起的反腐風暴,一個個衣著光鮮、開口閉口為人民服務的、身居高位的、光環奪目的體制內成功者們令人不齒的勾當被曝光於世。於是我們猜想那些體制內的成功者多少會沾染些「醬缸」的水,而師兄的鋃鐺入獄,便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一個才華出眾、能力突出的青年人在滿是誘惑的頂級平台上,談笑有達官貴人,往來無窮酸白丁。或貪念頓起,或色慾薰心,或急功近利,稍有不慎,就從神壇跌入牢獄。芮成鋼還是芮成鋼,不會因為他的輝煌燦爛或身陷囹圄而改變,他的事跡還是會被傳頌,只不過人們會加上一句:越是爬的高,越不要學壞。

作為一名中國富有代表性的青年精英,他的倒下引起的轟動不亞於一名省部級官員的下馬。人們同情他、批評他、諷刺他甚至咒罵他,但不能說出來的或許就是其實人人都想成為倒下前的芮成鋼,至於如何能到了他那樣的位置,大概也是沒人關心的。

套用人民日報的評論: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芮成鋼。天下熙熙,皆為名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名利往。笑罵芮成鋼,五十步笑百步而已,而真正讓那顆名利之心不要過於膨脹才是每個人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二、捧殺與棒殺:質疑與批判,媒體有擔當?

芮成鋼事件被曝光後,我便一直在反思主串流媒體應有的社會關懷與社會責任。媒體被視為現代社會的除司法、行政、立法之外的第四權,其影響力在資訊時代越發顯得突出。媒體不僅僅是公民與政府之間信息溝通互動、利益訴求表達的重要橋樑,監督政府工作、揭露社會黑暗面、批判不良現象的重要手段,更是引導社會價值取向的重要機構。

芮成鋼是央視一名能力出眾的記者和主持人,按他高中老師的說法是,芮成鋼僅僅是莘莘學子中勤奮好學、能力突出的一員。那麼除了芮本人的努力之外,難道媒體對其的熱捧不值得我們反思嗎?當一個青年取得了成功,媒體不應該捧殺他;當一個青年人犯了某些過錯,社會也不應該棒殺他。

一個人是否有罪,應當是以法院的判決為依據,決不能用媒體去宣傳某人有罪;一個人是否高尚,更應該是以價值取向和行為選擇為依據,而不應該憑媒體的宣傳而下結論。

我們的媒體太喜歡製造偶像、樹立標杆,甚至於為了樹立而樹立、為了製造而製造,甚至不去考察對象是否真的符合事實。但一個社會事件曝光了,媒體承擔的責任不僅僅是將事件發展脈絡梳理清楚,將問題發生的深層次緣由挖掘出來,也是通過對這件事實的報導中體現對合乎法理、合乎正義之理念的表達和宣揚,這比樹立所謂模範先鋒更為有價值。

媒體缺乏了質疑與批判的勇氣,社會將會被誤解和無知所蒙蔽;媒體失去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民眾便會為謊言與虛偽所欺騙。

三、權力致腐敗:本性有貪婪,為何不設防?

在法院沒有做出對芮成鋼正式判決之前,筆者不願也不能做過多的猜想與揣測。按照人民日報的說法是,為了某得私利,芮成鋼「玩起了左手權力、右手財富的遊戲」。當權力可以用來『玩』的時候,至少可以肯定是,芮成鋼本人的手段高明以及對權力的監管制約做的不夠好。

現代政治發展的一個基本判斷就是:權力是必要的惡,權力不受制約就容易導致腐敗。而權力的行使必須依賴於一個個具體的有著自私自便本性的個人,為防止人利用手中權力謀私利,做壞事,就要要對權力進行嚴密的制約。一個合理的權力行使體系應當是:事前嚴密制約,事中嚴格監管,事後嚴厲問責。在法治中國的歷程中,將權力關進位度的籠子裡是必由之路。

左手權力,右手財富,芮成鋼運用手中的權力得到了那些本不應該得到的財富,如果不是東窗事發,他可能會獲得更多的財富、當更大的官、獲得更多的榮譽。那麼筆者不禁要問,別說事業處於發展期,要一展才華的青年面對權力的誘惑把持不住,就算是知天命的名利雙收的老者也不能不動容,那麼為何不對其手中權力嚴密地進行制約?

筆者無意為芮成鋼辯護,一個法治國家的公民必須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只不過任何一個社會行為都是個人慾望滿足與外部環境約束的產物,如果我們僅僅把他的行為歸咎於其本人的欲望與野心,而忽視對權力的制約與防範,芮成鋼就不僅僅是一個個案了。

芮成鋼的求學和工作經歷給師弟師妹們畫了一幅理想而標準的藍圖,學而優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聲望、權力和財富。相反的,學而差就一輩子沒出息,就會活得沒尊嚴。我們的教育默認甚至倡導一種「叢林法則」:強者通吃,弱者無立錐之地。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幾乎不告訴我們知識本身是什麼,為什麼要追求知識、探索真理,只是告訴我們獲得知識之後你所能得到的。

責任編輯: 江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419/725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