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陳誠回憶失去東北對中日國力影響有多大

作者:

陳誠所著,東方出版社出版的《陳誠回憶錄》記載:日本本身資源實甚貧乏,但自侵占我東北後,情勢為之一變。東北煤、鐵產量極富。煤藏雖不甚厚,但採煤事業極為發達,如撫順年產煤七百萬噸,本溪湖年產煤六十萬噸,兩處產量已可占全國產煤之首席。至於鐵則產量與儲量均為全國各省之冠,遼寧一省之鐵儲量即占全國百分之七十九。民國二十年,全國產鐵二百四十萬噸,而遼寧之鞍山及本溪湖兩處產鐵共計八十七萬噸,占全國產鐵百分之三十七。煤、鐵為重工業之主要資源,日本侵據東北後,足使我重工業發展為不可能。其關係之大如此。

1940年7月,中國統帥部成立第六戰區,陳誠任司令長官(圖源: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抗戰之前,中日兩國的國力懸殊甚大,非到萬不得已,中國實在沒有輕言抗戰的道理。所以委員長在二十四年(一九三五)五全大會席中宣示「和平未到絕望時期,絕不放棄和平;犧牲未到最後關頭,絕不輕言犧牲」。這兩句話沉痛而悲壯,一方面站在人道立場,告訴我們的敵人,不要輕啟戰端;一方面站在國家民族的立場,表示中國忍辱負重,自有其一定限度,實在迫不得已,中國也不惜犧牲一切。可惜日本人自恃其國力雄厚,非中國之所匹敵,認為中國抗戰無異自取滅亡,於是他們就在二十六年(一九三七)七月七日掀起盧溝橋的烽火。和平到此完全絕望,最後關頭的犧牲也就由此畫定。

當時中日國力究竟懸殊到什麼程度,在這一節里我想作一個簡單的比較。

先就軍備方面說

(一)兵力的比較

日本當開戰之初,其陸、海、空軍無論在質量上與數量上均占絕對優勢。他們的現役員兵雖僅三十八萬人,但合預備役及後備役則為二百萬人;第一、二補充兵約為二百四十萬人,合計四百四十萬人。海軍一百九十餘萬噸。空軍飛機二千七百餘架。

我國兵役制度尚在初創,陸軍只有現役兵一百七十餘萬人,補充兵約五十萬人。海軍十一萬噸,尚不及日本十分之一。空軍僅有戰鬥機三百零五架,合各式飛機一共僅有六百架。我陸軍雖有一百八十二個師之番號,但作戰初期預計可使用於第一線之兵力,僅為步兵八十個師、九個獨立旅、九個騎兵師、二個炮兵旅,又十六個獨立團而已。

(二)兵役制度及人力動員比較

日本實行徵兵制度,凡年滿十七歲至四十歲之男子,均有服兵役之義務。其人口總數為一億零五百餘萬人,可動員之人數為二千七百八十餘萬人。兵役區分為:

1、常備兵役:現役:380,000人,預備役:738,000人。

2、後備役:879,000人。

3、第一補充兵:1,579,000人。

4、第二補充兵:905,000人。

5、動員概況:人力:27,830,000人,兵員:8,860,000人。

我國於民國二十二年(一九三三)始公布兵役法,然因募兵制度行之已久,為顧慮事實,未能盡廢。二十五年(一九三六)三月,明令實施兵役法,實則仍采徵募並行辦法。但實行未久,抗戰即已開始,以故我國兵役制度及人力動員,均不足以應付抗戰之要求。在八年抗戰當中,兵役制度雖隨時注意改進,然兵員補充仍時有捉襟見肘之苦。八年間,我動員兵員一千二百二十餘萬人,已感難乎為繼。我國人口有四億五千萬之眾,以視日本一億多人口,而能動員人力二千七百餘萬者,相形見絀多矣。

(三)編制裝備比較

日本戰前輕重工業均已相當發達,軍備充實,裝備補充均無困難,且能適應機宜,隨時裝備特種部隊。其部隊編制裝備,遠較我國優越。計其一個師團戰時兵力,約為官兵二萬二千人,馬五千八百餘匹,步騎槍約九千五百支,輕重機槍六百餘挺,各式火炮一百零八門,戰車二十四輛。

我軍編制向極陳舊,為適應國防需要,預定自二十五年秋至二十七年(一九三八)底,調整六十個師,配以相當特種部隊,以為國防軍之基幹。其編制每師官兵一萬一千人,步騎槍三千八百餘支,輕重機槍三百二十八挺,各式炮及迫擊炮四十六門,擲彈筒二百四十三枚。其劣勢程度,可以想見。尤以重武器短少,不足以組成戰略單位之火力。且大多數編制名額未盡充實,尤為最大弱點。

(四)軍需工業比較

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對輕重工業之建設,不遺餘力。戰爭發動之時,已有金屬工業工廠六千六百餘所,機器工業工廠九千餘所,化學工業工廠四千三百餘所,軍用資料製造廠三十四所。其所有戰爭武器,如飛機、戰車、火炮、船艦、車輛及化學兵器等等,均能自造;且其民用工業發達,在戰時可改裝而從事軍需生產。雖其國內資源貧乏,然可由我東北榨取,並可取給於輸入。故敵人之軍需工業,實非我國所能望其項背。

我國因科學落後,工業基礎脆弱,軍需工業設備簡陋,技工缺乏,尤屬十分幼稚。且復限於財力,無法大事擴充,致重武器多不能自造,往往付之闕如。抗戰軍興後,積極整頓結果,產量倍增,益以盟邦援助,勉強支應而已。

再從政治、經濟、教育各方面看

(一)政治

日本過去的政治,元老、議會、政黨均有舉足輕重之勢。九一八事變後,軍部一朝得勢,少壯派軍人尤為橫行無忌。他們主張積極侵華,元勛宿望如西園寺亦不敢有所可否,政黨、議會更無論矣。到了一九三五年,他們乾脆撇開政黨內閣的常軌,組織所謂舉國一致內閣--亦即軍人專政的內閣--以宰制國內外的一切。於是政黨、議會形同虛設,軍事、政治已完全打成一片,以為加強侵略政策的張本。日本軍人如此驕橫蠻幹,雖非國家長久之計,但以之應付非常時間之事變,確有權力集中、意志統一之便宜。

中國在抗戰以前,雖為一黨訓政之國家,然而黨外有黨,黨內有派,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群言龐雜,茫無標準。甚至為逞一時意氣,為爭小我權利,根本不問是非者,亦大有人在。抗戰發生之前一年,猶有兩廣事變、西安事變之相繼而起。可見中國政情之複雜,在和衷共濟方面遠落敵人之後。幸賴委員長偉大人格之感召,卒成統一團結之局。而共黨乘時崛起,成為抗戰軍興後我肘腋間之一大患。我政府卒能於內憂外患交相煎迫之下,達成最後勝利使命,亦云幸矣!

(二)經濟

日本本身資源實甚貧乏,但自侵占我東北後,情勢為之一變。東北煤、鐵產量極富。煤藏雖不甚厚,但採煤事業極為發達,如撫順年產煤七百萬噸,本溪湖年產煤六十萬噸,兩處產量已可占全國產煤之首席。至於鐵則產量與儲量均為全國各省之冠,遼寧一省之鐵儲量即占全國百分之七十九。民國二十年(一九三一),全國產鐵二百四十萬噸,而遼寧之鞍山及本溪湖兩處產鐵共計八十七萬噸,占全國產鐵百分之三十七。

煤、鐵為重工業之主要資源,日本侵據東北後,足使我重工業發展為不可能。其關係之大如此。

又東北大豆產量占全國百分之七十,占世界百分之六十,產區仍在日益擴大中,實為東北一最大富源。戰前,東北大豆出口占產量半數以上。民國十八年,大豆、豆油、豆餅三項出口價額共計二萬萬三千萬兩,約占全國出口總額四分之一。石油儲量亦甚富,約占全國百分之五十二。製鹽業亦甚發達,年產八百餘萬擔,約占全國百分之十五。此外名產尚多,不勝縷。總之,東北實為中國之生命線,九一八後盡為日本囊括以去。日本經濟基礎雖甚脆弱,得東北足以彌補其缺憾;但在我國,實無異喪失了經濟命脈。抗戰進入第二年,武漢轉進後,我們的經濟生活之艱苦,簡直不堪言狀,而軍民上下終能苦撐到底,神聖抗戰之可歌處在此,可泣處亦在此。

(三)教育

日本教育事業極為發達。清末以來,我國遣送學生留日,盛極一時。日人來華任教者,亦所在多有。即此一事,日本教育之盛,遠非中國所能企及,已可概見。且日本教育以發揚軍國主義為宗旨,對於所謂武士道、大和魂之提倡,不遺餘力。此種教育宗旨如律之以親仁善鄰精神,固大相悖謬,但日本是以侵略鄰邦為國策的國家,則日本教育與其國策是相得益彰的,足以增強其窮兵黷武力量,實可不言而喻。且日本除實施徵兵制力行正規訓練外,並注意於全體國民之組織與訓練。例如十五歲至二十五歲的青年團、中層社會的各種愛國團體,以及全國各地工會、農會的組織與指導等等,都是以國防為目的的變相軍事團體。還有日本退伍軍人所組織的在鄉軍人會,更是日本社會一種龐大的潛在勢力。以視我國文盲充斥,學校教育既異常落後,社會教育方面更屬有名無實。所謂「一盤散沙」的中國社會,即在抗戰發生之前夕,亦殊少有所改進。再說到教育宗旨,除略能作知識之稗販外,無不流於形式與空談,以與日本相較,尤有自慚形穢之感。

我們知道,現代戰爭的勝負是決之於國力之總和的,而不是決之於某一局部之優劣的。國力之總和,不限於前述軍事、政治、經濟、教育幾個部門,但這幾個部門是構成國力最重要的因素。就這幾個部門來看,中國的國力遠不是日本的敵手,不難一望而知。所以委員長絕不輕言犧牲,其故在此。而自濟南慘案發生以後,委員長忍辱負重,不惜集國人盲目怨謗於一身者,其故亦在此。

但當犧牲已到最後關頭,不戰亦不能苟存,此與諸葛武侯所說:「惟坐以待亡,孰與伐之」之處境正等,也就只好奮起抗戰,不能計較太多了。

責任編輯: 東方白  來源:陳誠回憶錄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515/738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