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港媒:六中全會 公示財產議案遇阻

近日,香港媒體披露了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上的部分內幕。其中提及與會者提出的數十件議案中,最棘手的兩個議題之一是中高層官員財產公示問題。此前外媒報導,王岐山推行公示財產阻力巨大。而港媒多次披露,曾慶紅等江派大佬拒不申報個人財產,遭王岐山多次約談警告。

香港《爭鳴》2016年11月號報導稱,據六中全會籌備工作組披露,在十八屆六中全會的各大組討論中,與會人員共聯署提出了30多件議案。其中有爭持未停的,有推行中受挫折的,有積壓十多二十餘年的問題等。

報導稱,在這些議案中,最棘手是兩個議案。其中之一是:十九大前夕,准中央委員、候補委員、准中紀委委員向全黨全國公開公示本人、配偶及家屬經濟來源、財產、境外居留權、國籍等。

此前,香港《動向》雜誌2016年10月號披露,今年9月中旬,趙洪祝、黃樹賢等五名中紀委副書記聯署致信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員,提交了一份關於黨、政、國家機關部門高級幹部公開公示本人及家屬經濟收入、財產來源、境外(國)資產、居留權、國籍等若干要求的提案,並要求列入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將審議的有關「從嚴治黨」的兩個文檔的條例中。

這份提案的重點,就是要求現職的和新一屆的中共中央委員、中央候補委員、中紀委委員、人大常務委員(黨員)、省部(包括副省部)一級幹部,准中央候補委員候選人、准中紀委委員候選人等高官,在規定的時限內,完成本人、配偶、子女的經濟收入、財產來源、境外(國)資產、居留權、國籍的公開公示,接受監督。

2016年10月25日,恰逢中共第十八屆六中全會召開第二天,路透社引述接近北京消息人士爆料稱,自從2012年以來,中紀委書記王岐山一直試圖推動高層官員公布他們財產,但遇到很大阻力。主因是許多共產黨體制內的官員財產來源存有諸多問題。

路透社的報導還透露說,正在召開的這次六中全會上,可能將討論官員財產公示的問題。

六中全會後發布的公報中,並未提到有關公示財產的問題。

王岐山約談江派大佬,發出最後通牒

此前,港媒多次披露,曾慶紅等江派大佬拒不就個人、配偶及子女的財產與經濟來源,在境外、外國的國籍、居留狀況進行申報,遭到王岐山多次約談警告,並在今年7月發出最後通牒。這些江派前高官包括:曾慶紅、李長春、賀國強和賈慶林等。

香港《動向》雜誌2016年8月號披露,今年7月26日,中共政治局舉行會議決定於10月在京舉行十八屆六中全會,制定政治生活準則與修訂黨內監督條例將成為六中全會主要議題。

報導披露,會後,政治局常委會作出決定,由王岐山出面分別約談前中共政治局常委曾慶紅、李長春以及賀國強。

報導說,王岐山在約談時指出,政治局常委、委員以及已退離休的政治局常委,必須高標準遵守、執行相關紀律、規矩和政策,就個人、配偶及子女的財產與經濟來源,在境外、外國的國籍、居留狀況進行申報及公開公示,決不允許以各種所謂理由藉口一再拖延。

王岐山對曾慶紅、李長春等人明確提出4點必須申報並接受監督審查的內容:1、申報個人、配偶和子女直系親屬財產及財產來源;2、子女和直系親屬在境外、外國有否居留權或外國國籍情況;3、子女和直系親屬在境外、外國的財產包括公司企業、債券、物業等情況;4、在境外、外國外資企業擔任高管或在其名下隸屬公司任高職的情況。

王岐山在約談中亮出底牌,明言這是本屆中紀委的工作重心,是一塊啃了近4年並一定要在本屆任期內啃下的「硬骨頭」。王岐山甚至坦然放話稱,如果這個硬骨頭啃不下,反腐工作將遭遇重大挫折甚至夭折,這是自己不敢承擔的「罪責」。

報導稱,王岐山此次約談是有備而來,把中共黨內上層及社會上層的各種舉報材料、國籍社會披露的情況等一一亮相,並坦承中紀委已經承受極大壓力,但這個問題必須要得到解決。

王岐山發出最後通牒式要求,強調務必在10月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前後能夠落實執行。

報導還披露,在此次約談之前,王岐山已經在一次中共黨內密會上點名警告曾慶紅李長春及賈慶林等人,敦促其拿出「實際行動」來糾正過去的錯誤和過失,以免最後造成被動的下場。

據《爭鳴》2016年7月號的報導說,今年6月中旬的一個周末,中共中央在香山中央幹部休養所召開了一個「學習座談會」。會議以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名義,邀請已退休的原中共政治局常委參加,但未邀請兩位前任總書記。

王岐山在此次會上,直接對曾慶紅、李長春、賈慶林、賀國強進行點名,提出三點要求:1,什麼時候簽署關於個人、配偶和子女的財產及收入來源公開公示意見?2,什麼時候簽署關於規範子女及配偶、直系親屬經商辦企業行為?3,應該自律、自覺、遵守執行紀律、規矩、停止一切非正常活動。

上述曾、李、賈、賀四人,通常被視為中共前黨魁江澤民的人馬,曾慶紅和李長春二人更是江派鐵桿人物。

阿波羅網於飛報導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阿波羅網於飛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1104/829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