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段美國導演William James拍攝於1948年的珍貴短片,它向我們全方位地展示當時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從中我們可以一窺當時典型的北平中產家庭的日常生活。
清晨,一座城牆環繞的古都正在從沉睡中醒來。
胡同里的人們開始了新的一天的生活,小販們用自己獨特的叫賣聲,販賣家庭生活必需的一切物品。伴隨著清脆的梆子、鈴鐺聲,他們稱量蔬菜、兜售報紙……自行車、人力車與涌動的人潮遍布每條街道,時而有電車駛過。
胡同里的小販。(視頻截圖)
如果沒有書籍、影像,僅僅憑著老人們講的故事,我們也許已經很難想像這一切了。一些珍貴的殘存資料,讓我們可以隔著時間窺視到當年人們的衣食住行、教育和娛樂。他們的日子,過得好還是不好,且讓我們在簡單的回溯里,一探究竟吧。
在一個四合院裡,住著一戶典型中式大家庭,主人就是生物學家武兆發先生。家裡有父母高堂、妻子、6個女兒、1個兒子,還有一個傭人。
戰後北平生活大不如前,一家人只能吃窩窩頭,由於孩子眾多,太太只能在家中教女兒們讀書,為了供大女兒上學,太太正在醞釀賣首飾。
太太在家中教孩子們讀書。(視頻截圖)
太太在家中教孩子們讀書。(視頻截圖)
雖然生活緊巴,但是一家人其樂融融,溫情而有禮。
生活緊緊巴巴,但是一家人其樂融融,溫情而有禮。(視頻截圖)
這個家庭算得上很龐大了,且生活條件也較優越。住處是獨門獨院,孩子可以在家中花園裡盡情地玩耍:抖空竹、丟沙包、拍皮球……還可以出門去看耍猴戲。
孩子在家中花園裡盡情地玩耍。(視頻截圖)
在簡單的午飯後,也會跟祖父去遊園,感受文化古蹟,也對周圍的花草、金魚產生好奇。
跟祖父去遊園,感受文化古蹟。(視頻截圖)
無論是平日裡還是慶典上,人們仍舊保存著恭敬與謙和的中國傳統禮儀。晚輩向長輩行禮、壽宴上的壽桃和長壽麵、節慶時期乾淨整潔的衣服和髮型……
晚輩向長輩行禮。(視頻截圖)
依然遵照傳統保持著良好的禮儀規範。(視頻截圖)
這樣的大家庭如今幾乎絕跡了。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