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人民幣急跌 中國多位智囊呼籲加強管制

人民幣連續急跌之際,中國多位政府智囊呼籲加強資本管制,並管理好市場預期。

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現任委員黃益平和前任委員余永定、李稻葵以及中國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周四在《財經》2017年年會上不約而同地發表了上述觀點。

國慶節後,隨著美聯儲加息預期強化以及川普美國總統大選中勝出,人民幣兌美元重啟連續貶值模式,過去一周來,人民幣對美元貶值近1.4%,在岸人民幣跌至八年來最低,離岸更屢創歷史新低。

中共官方將人民幣弱勢歸因於美元強勢,並表示,中國經濟基本面決定人民幣並無長期貶值可能。

上述幾位專家周四也認同這一觀點,稱中國經濟基本面不支持人民幣長期貶值,不過目前確實有貶值壓力,一旦貶值預期一致,會導致大量資本外流,進而引發人民幣進一步貶值,因此管理市場預期至關重要,同時也要加強資本管制。

根據李稻葵的說法,中國目前有21萬億美元的現金和存款,這是一巨大的不穩定性因素,隨時可能因人民幣貶值預期加強而外流。

而對如何扭轉市場預期,黃益平建議從經濟基本面著手。

他稱,中國正陷入「風險三角」中,即生產率下降、槓桿率上升以及宏觀經濟政策空間收縮,而人民幣貶值預期背後的根本原因是經濟基本面疲軟,因此,只有通過結構性改革,才能從根本上扭轉這一預期,而不能只靠周期性政策來短暫提振經濟。

張燕生認為,預期管理方面,中國各主管部門要加強和市場的溝通。

除建議加強資本管制和管理預期外,余永定在會上繼續呼籲人民幣一次性貶值。

他表示,央行干預會影響貨幣政策獨立性,緩慢貶值也不能消除貶值預期,因此在加強資本管制之外,應儘快釋放人民幣貶值壓力,儘快實現匯率市場化。

他表示,雖然停止干預後,人民幣短期可能出現超調,但不會有大問題,中國有能力應對這一衝擊。

他稱,貶值並不可怕。他表示,從國際上講,貨幣貶值20%以上會產生四大問題:銀行貨幣錯配、企業外債、主權債以及通貨膨脹,但中國目前上述問題都不存在,而且,以中國目前的狀況,人民幣也不可能貶值20%。

事實上,面對人民幣貶值,中國央行近期的做法和之前已有較大不同。此前貶值加劇時,中國央行往往會幹預市場,遏制貶值速度,但本輪貶值中,央行並未進行任何大規模干預行動,有市場人士甚至驚呼,央行棄守了。

不過,對於人民幣未來走勢,李稻葵還是比較樂觀。他預計今年底人民幣最多會跌至略超7元的水平,明年貶值幅度不會超過5%,最多貶3%。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周四常規交易時段收盤報1美元兌人民幣6.8700元。 Olivia Guo發稿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華爾街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1120/837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