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就像一條欲望的溪流,它流淌的不是溪水,而是人的各種欲望。人類社會卻似一個永遠不會幹涸的欲望海洋,似乎隨時都可能掀起波濤和巨浪。
人類有一個最大的敵人,就是人們的欲望。為什麼這麼多人生活得那麼痛苦,缺乏幸福感?不是因為缺錢,而是被各種無休止的欲望所折磨。
記得中國民間有一首順口溜形容人們的慾壑難填:「終日忙忙為的飢,剛得飽來又思衣。衣食剛得雙足份,家中缺少美貌妻。有了嬌妻並美妾,出入無轎少馬騎。騾馬成群田萬頃,無有官職怕受欺。六品五品嫌官小,四品三品還覺低。當朝一品做宰相,又想面南做皇帝。」
紅樓夢里的甄士隱在釋《好了歌》時說:「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只因嫌官小,致使鎖枷扛」,都是說的人心不足的道理。為了利祿人們常常如燈蛾撲火一般,前仆後繼。
研究過歷史的人,或者對外國歷史有興趣的人,尤其是讀過聖經的人,對於古代猶太國極盛時期的君王所羅門,會有很深的印象。所羅門被稱為充滿智能的君王,他領導的猶太國,國強民富。他個人的聰明才智,超過歷代的學者智士。他的財富名位,也是得心應手。他可以說呼風喚雨,隨心所欲,物質的享受,達到了極點。但是,所羅門滿足了嗎?他是否感覺自己得到了幸福呢?看看他留下的文字就知道了:「空虛而又空虛,萬事全是空虛。太陽底下沒有一件可以留念的東西。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大地仍然常在。」所羅門又說:「智能愈多,煩惱愈多。學問越廣,憂慮越深。」
從所羅門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來,世間的一切,都不能滿足他,都不能使他幸福。他那麼地充滿智能,又是一位極有財富的君王,尚且不能滿足,那麼我們一般的人呢?
《後漢書·岑彭傳》中記載:「東漢初年有兩個地方的勢力首領隗囂和公孫述,分別割據隴(今甘肅東部地區)和蜀(今四川中西部地區)兩地。東漢光武帝派大將軍岑彭等率軍隊去攻打隗囂占據的西城、上邽兩城。當時光武帝給岑彭寫了一封信,說如果攻占了隴地兩城,便可率軍去攻打蜀地的公孫述,並發感嘆說,『人所苦惱的就是不知足,既已平定隴地,又盼望得到蜀地了!』」「得隴望蜀」這個成語就是從這裡得來的,後來常用來形容人的貪慾沒有止境。
人的欲望是無窮的。春秋時荀子說:「從人之欲,則勢不能容,物不能贍也。」荀子認為:縱觀人的欲望,那麼從權勢上來說是不能容忍的,就物資而言是無法滿足的。人生的欲望無窮無盡,生理的欲望,心理的欲望,愛的欲望,被尊重的欲望,成功的欲望……有了欲望,就要求實現;欲望部分實現了,又要求全部實現;欲望一個實現了,又要永恆擁有;一個欲望實現了,新的欲望又產生了。人生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欲望的過程。
荀子還說:「貴為天子,欲不可盡。」意思是,像天子那樣的地位,什麼享受不到呢,即使那樣,仍然還有無窮的欲望要滿足。
我曾經問智者:「我家就兩口人,住多大的房子為合適?」智者回答:「那要看你身邊的人住多大的房子」。我現在住的是120平方米的兩室兩廳的房子,其實兩口人有一室一廳一衛60平方米也就足夠了,但是我周圍的同仁至少都住150平方米的房子,我就顯得有些寒酸、窘迫。
我一個同仁也就兩口人,購置了近三百平方米的房子,回到家裡沒有對講機找不到老婆,據說,家裡房間過多,一些房間長期沒人居住,陰氣鬱積。
我去過山西的常家大院,占地數十萬平方米,房屋上千間,院牆如城堡,東西南北都有高大的門樓,被稱為民間故宮,但是主人多數積勞成疾,壽數都不高。
房舍還有比故宮更多的嗎?1924年馮玉祥逼宮,公開撕毀民國國會優待清室的協議,用大炮架在故宮門口,把末代皇帝趕出故宮。溥儀匆忙出走時僅帶少量的洗換衣物,奇珍異寶數百箱鮮有帶走的。
欲望使人們活得疲累不堪。當我們研究人心的欲望以後,就發現了人是很奇妙的,人的內心充滿了無限的欲望,卻沒有滿足的時候。欲望太多的結果,就使自己不滿足、不知足,甚至恨別人所擁有的、或嫉妒別人比我們更多,以致心裡產生憂愁、憤怒和不平衡。只有放棄欲望你才能得到解脫,從而心裡變得安寧。
在生活中,我們並不是因為擁有的太少變得貧窮,而是因為欲望太多,總是覺得自己擁有的都不夠,從而造成心理的貧窮。欲望有時候也是洪水猛獸,會在你糊塗之時不知不覺地淹沒你,在你清醒之時明目張胆地吞食你。
古代的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這位年輕的國王,僅在三十多歲時就因為感到空虛失望,精神萎靡而去世了。傳說當他臨死的時候,囑咐親友把他枯乾的手,放在棺木外邊,表示他雙手空空,什麼也沒有帶走。
人生苦短,那些什麼都不想放棄的人,其結果必然是對自身生命的最大的放棄,讓自己的一生永遠處在碌碌無為之中。
物慾上永不知足是一種病態,其因多是權利、地位、金錢之類引發的。如果任其發展,其結局只能是自我爆炸,自我毀滅。
最後引用人生哲理家托爾斯泰的一句話:「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