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胡舒立揭中國經濟存在三大失衡與三大危機

1月2日,財新傳媒總編輯胡舒立在《財新周刊》發表文章披露了大陸經濟存在的三大失衡以及面臨的三方面危機。她稱經濟增長已經從約束性指標變為預期性指標。重點防範日益凸顯的金融風險,要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2017年01月02日《財新周刊》刊發財新傳媒總編輯胡舒立的文章「為改革留足空間」,文章稱過往20多年,大陸經濟存在三大失衡,一是實體經濟內部存在供需失衡,一些行業產能過剩,另一些行業需求結構升級卻得不到滿足;二是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失衡,金融業陷入自我循環、自我炒作怪圈,而其競爭力並無顯著提升;三是房地產和其它實體經濟間失衡,房地產染上的金融屬性過多。

她認為,當前中國大陸經濟面臨的危機有三個方面,一是實體經濟領域槓桿率(資產負債表中總資產對權益資本的比重)在攀升,未來不良率可能提高;二是一些地方隱性債務增加;三是一線城市和部分熱點二線城市房價快速上漲,推高了其它實體經濟部門成本,也帶來了潛在的金融風險。

胡舒立稱,唯有糾正三大失衡,中國經濟才能真正激發內生動力。防風險、處置一批風險點,應當是2017年各級政府、各部門工作的重點;而消除風險源別無他途,唯有全面深化改革。

胡舒立稱,唯有糾正三大失衡,中國經濟才能真正激發內生動力。防風險、處置一批風險點,應當是2017年各級政府、各部門工作的重點;而消除風險源別無他途,唯有全面深化改革。

中國政府對增長目標的態度已經發生變化:近年來,經濟增長已經從約束性指標變為預期性指標,2016年增速目標首次採用區間方式。更值得關注的是,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雖然仍將穩增長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卻並未強調「中高速增長」「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增長目標再度被淡化。

去年底,當局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稱,「要把防控中國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著力防控資產泡沫。」對房地產泡沫,會議還明確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新浪財經11月22日刊文「又一實體店陣亡!實體經濟寒冬,5000萬人即將失業!」,對眾多實體商店關門的原因做了分析,其中特別提到房地產經濟對中國實體經濟的傷害。

導致實體經濟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國死保房地產的結果。中國不惜一切代價死保房地產,大量的資源向房地產傾斜,包括財政、貨幣等,導致實體經濟供血不足,很多中小企業隨時倒閉。

當資源湧向房地產領域,賺錢效應很快蔓延,炒房熱度高燒不退,辛辛苦苦做實業一輩子賺的錢都沒有炒房一年賺的多,這種信號一旦蔓延,一些從事製造業、服務業的企業家紛紛把錢轉移到了炒房炒地皮,浮躁和泡沫讓人放棄了在實體經濟領域的研究、創新。

有人感嘆:

七匹狼做地產、美的做地產,海爾做地產,雅戈爾做地產,蘇寧做地產,國美做地產,蘇泊爾做地產,格力做地產,格蘭仕做地產,奧康做地產,娃哈哈做地產,喜之郎做地產,奧克斯做地產、長城床墊做地產、長虹電器做地產,五糧液、郎酒、水井坊、阿里巴巴都在做地產,神奇的地產啊,讓72行最後都殊途同歸!

房地產熱火朝天,需要大量的錢,央行開足馬力印發貨幣,大量貨幣再轉到房地產行業,房地產行業繼續紅火,連續10多年,踩踏著實體經濟,營造著一派虛擬繁榮的假象!

阿波羅網林億報導

責任編輯: 林億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7/0103/861202.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