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一帶一路」:關於消化過剩產能的誤區

作者:

北京的「一帶一路」峰會結束了,世界上那些最重要的經濟體不約而同地與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計劃保持距離,這難免令中共領導人感到尷尬,但是中國的官方媒體仍然在會後開足馬力宣傳「萬邦來朝」的盛事。當然他們的文章主要是給中國普通民眾看的。不少外國媒體說了些批評的話,但是又能如何?中國的媒體和網際網路管制保證能夠將它們隔離在普通民眾的視聽之外。

客觀講,中國的「一帶一路」的確不是一個明智的經濟計劃。無可否認,中國政府提出「一帶一路」計劃帶有十分鮮明的國際政治考量,希望因應地緣政治的變化,通過這個計劃的實施來彰顯其國際領導力。但是它畢竟是一個以投資、貿易為基礎的計劃,因此它在政治上的成功有賴於其在經濟上的成功。問題是,這個計劃不符合經濟學常識,前路充滿了荊棘,成功的機率不大。

在諸多經濟目標中,通過「一帶一路」來消化中國的過剩產能是一個重要考量。長期以來,中國經濟增長的模式是政府控制市場,這種模式無可避免地導致了經濟結構的扭曲,其中包括大量的產能過剩。通過推動向沿途國家出口過剩的產能正是中國推動「一帶一路」的一個重要動機,計劃的制定者以為,沿途國家有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這樣便能消化掉中國的過剩產能。

這是一種對過剩產能和市場供求關係的錯誤認識。所謂的產能過剩固然指的是市場上的供給大於需求,但是這個需求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需要,而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要。例如,中國鋼鐵產能大量過剩,但這不意味著中國不需要這些鋼鐵,中國的城鎮化過程、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仍然需要大量的鋼鐵,只是需要鋼鐵的地方沒有購買鋼鐵的能力,沒有支付能力的需要不等同市場的有效需求。

不僅鋼鐵,還有水泥、造船、機械加工等,中國不是不需要這些產品,而是需要這些產品的地方、企業或者個人沒有支付能力去購買他們,這樣便造成了市場上供給和需求的脫節。假如供應商不計成本地將這些剩餘產品無償送給需要者,他們就無法收回為了生產這些產品所支付的那些生產要素的成本,包括勞動者的工資、購買廠房和其他生產資料的資金以及投資者期待的合理回報。

假如供應商或者生產廠家無法收回生產成本,生產便難以為繼。長期以來,中國廠家之所以在產品無法銷售的情況仍然繼續生產,從而造成日益過剩的產能,這主要是因為各級政府的干預,尤其是政府對大量國有企業給予的特殊的資金供給。而這種寬鬆的資金環境,不僅縱容甚至鼓勵了沒有效益的生產,同時也形成了貨幣超量發行、銀行壞帳累計等系統性金融風險。

那麼,中國政府提出的「一帶一路」方案能否解決這個問題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只要看看是哪些國家和地區對北京峰會、對一帶一路充滿熱情便不難理解。他們大都是一些困難纏身的貧窮國家,需要基礎設施建設,如同中國廣大的農村地區和西部地區需要基礎設施建設一樣,但是他們沒有支付能力,因此無法為中國過剩的產能買單,他們所希望的是無償得到其所需要的中國產品。

產能過剩是中國企業所面臨的諸多困境中的一個,產能過剩只是表象,市場缺乏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才是實質。這個問題顯然無法通過吸納那些購買力低下的國家參與「一帶一路」得到真正的解決。正因為如此,通過「一帶一路」來消化中國過剩產能只是一種似是而非的一廂情願而已,它是不符合經濟學常識,也是無法實現的。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自由亞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7/0520/932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