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林覺民《與妻書》:20世紀最偉大的情書

林覺民《與妻書》:20世紀最偉大的情書(圖:網絡)

1911年4月24日,廣州起義前3天,林覺民愴然寫下一封信,與妻子作別: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

這篇家國大愛與兒女私情對沖,循理而往與心有難捨糾結,慷慨悲壯與纏綿悱惻交集的訣別信,便是令後人讀之無不動容的《與妻書》。

因其字裡行間既貫穿著」為天下人謀永福」的熱血勇毅,也充盈著「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就死也」的綿綿悲情,更被譽為「20世紀中國最美情書」,是最感人的遺書。

林覺民犧牲時只有24歲,留在人間的摯愛的妻子只有22歲。

我們往往只看到了先烈高昂的頭顱,卻忽略了他們正在花季的個體幸福。我們往往只看到了黑暗時代的悲壯選擇,卻忽視了平常歲月自己內心世界的卑微。

《與妻書》作者林覺民(圖:網絡)

第一,林覺民出生在福州三坊七巷安穩富足的大戶人家,社會貧亂本可與他個人無關。

第二,林覺民天性聰慧,掌握漢、日、英、德四種語言,是個典型的學霸,本可用學識救中國,同代學霸有很多人後來都在各自領域成就巨大,但他卻選擇了並無獲勝希望的持槍上陣,選擇了死亡。為什麼?

後面這個問題戳中了我們的痛點。是的,林覺民本可以成為政治家去構想更加理性的社會,可以成為法學家去構築更加公平的環境,可以成為經濟學家、實業家去解救貧困,可以成為教育家去啟迪一代人的心靈,這在今天的我們看來,都是具有更大價值的事業。而持槍上陣你就是個普通一兵,壯烈犧牲你就沒有了更多作為的可能。我們今天的人都會算這筆帳。

然而,林覺民給死亡賦予了意義,他覺得這比活著更重要。

這有我們熟悉的高尚,也有我們陌生的警示。

我們今天的權衡更多是得失而遠非生死,所謂留得青山的隱忍其實不過是猥瑣苟活悶聲發財的可疑藉口,所謂遠大的抱負不過是混跡江湖滿足物慾的寬慰罷了。我們已經不習慣哪怕最微小的個體利益的損失。

林覺民對妻子說:與其我先死,不如你先死。如果兩人都過了八十歲,我們就很容易認定這是摯愛,但那時他們的年紀不過是今天的95後。

妻子對林覺民說,望今後有遠行,必以告妾,妾願隨君行。如果兩人的遷徙是為了謀生,我們就很容易感受其中的浪漫。

生逢偉大的時代,我們今天的個體卻對偉大的基因敬而遠之。

林覺民與廣州起義:此去即永別

林覺民,字意洞,福建福州人。參加過辛亥革命,是著名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林覺民幼時過繼給叔父林孝穎。林孝穎是個飽學多才之士,以詩文聞名。林覺民天性聰慧,讀書過目不忘,深得林孝穎喜愛。

林覺民小時候厭惡科舉,遵父命應考童生,竟在試卷上寫下「少年不望萬戶侯」,第一個交卷。

1902年,林覺民考入福州全閩大學堂文科學習,曾數次領導學生運動。

林覺民的妻子陳意映,是螺江陳氏第十九世孫女,字芳佩。她長相甜美,出身於書香門第,從小受父母教誨,喜愛吟誦詩書。

1905年,18歲的林覺民與17歲的陳意映成婚,住進了福州鬧市區的楊橋巷17號。二人的居所是一座二層小樓,叫雙棲樓,樓前植有蕉梅。

林陳二人的結合雖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結果,但殊為難得的是,他們這種包辦式婚姻,夫妻感情竟也非常融洽,夫唱婦隨始終琴瑟和鳴。

正如《與妻書》所述:「初婚三四月,適冬之望日前後,窗外疏梅篩月影,依稀掩映,吾與汝並肩攜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語,何情不訴?」

林覺民與妻子陳意映(圖:網絡)

陳意映和《與妻書》:此信成絕響

廣州起義失敗後,林覺民被捕的消息很快傳回福州老家。為避一時,陳意映腆著大肚子,帶著一家大小7口人,匆忙搬到光祿坊早題巷一幢偏僻小房子中租住。

在此,她收到了革命黨人輾轉送來的一個小包裹。陳意映打開一看,裡面正是林覺民在香港濱江樓上寫下的兩封遺書。其中之一,就是專門寫給她的那封《與妻書》:

「吾作此書時,尚為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

果如其言!陳意映泣不成聲地讀罷此信,幾欲尋死,只圖立刻追隨亡夫而去。

林覺民的父母雙雙跪在她面前,懇請陳意映念在家中尚有5歲幼兒,而她腹內還有一個小生命,一定要堅強地活下去。

失去丈夫的陳意映日日夜夜忍受著巨大的悲傷。為了安慰她,也為了保住她腹中胎兒,林家把林覺民哥哥的一個女兒過繼給陳意映。

女兒名叫林暖蘇,多少慰藉了陳意映悲傷的心。幾個月後,她「腹中之物」也由早產降生人間,是個活潑可愛的男孩,取名林仲新。

然而不幸的是,由於陳意映一直未能走出失去丈夫的陰影,加上生活變得日益艱難,林仲新才剛2歲時,鬱鬱寡歡的陳意映與世長辭。

古往今來,聖潔美好的愛情在人們心中有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有的轟轟烈烈驚天動地,有的細水長流天荒地老……但還有一種叫作林覺民陳意映式的愛情,因其超越了日常,升華了自我,因而更顯偉大。

在林覺民生平寫給陳意映的這最後一封信中,可以深切感受到他甘」為天下人謀永福」而將生死置之度外的大愛情懷,而他唯一割捨不下的就是對妻子陳意映的殷殷掛懷。

誠然,《與妻書》通篇感人至深,其中最催人淚下的,當屬林覺民寫給陳意映的一段話:

「汝憶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嘗語曰:『與使吾先死也,無寧汝先而死。』汝初聞言而怒,後經吾婉解,雖不謂吾言為是,而亦無詞相答。吾之意蓋謂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與汝,吾心不忍,故寧請汝先死,吾擔悲也。嗟夫。誰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吾真真不能忘汝也。」

當時代風雲以宏大歷史事件的形式沉潛於人心,當事人難以負荷的至重與至痛,通常都並非是「循理」,而是「酌情」。這是一種選擇上的悖論,一種「捨得我命,捨不得我情」式的兩難。

古往今來,舉凡能為家國天下慷慨赴死者,皆屬殉難之人的大愛之舉,理應死而無憾。儘管如此,卻也難免情有掛礙,心存未甘,就如林覺民一樣,只因他尚有摯愛孑遺人間。

他為此寫道:「吾居九泉之下遙聞汝哭聲,當哭相和也。」甚至想像日後一旦死成終局,真希望自己還能化作魂靈趕回人間,日日相陪於愛妻身邊。

說到底,「私情是大愛的一個基礎,回到一個個人最能夠了解、最能夠體諒,有切身之痛的那個私情的時候,他擴大出去的意義會比較不一樣。」而且,「如果沒有私情作為平衡,大愛會很盲目」。

一如林覺民的《與妻書》,其中那番直面死亡時仍有憾恨須要言說的痛楚,那在大愛與私情間掙扎不已的人性,才是其真正動人心魄的調性與底色。

林覺民寫在巾帕上的《與妻書》,實為一份奇特的遺囑,它不僅是一封遺書,還是一封情書。因其文字優美瑰麗,情感悲抑糾結,問世100年來,作為中國歷史上最珍貴的文獻之一,享有「20世紀最偉大情書」的美稱。

附:信件白話文翻譯

與妻書

林覺民寫給妻子陳意映1911年4月24日

意映愛妻,見字如面:

今天,我用這封信與你告別。寫這封信的時候,我還是人世間的一個活人,你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已經成為陰間的一個鬼魂。此刻,我寫著信,淚水和筆墨在一起流。寫不下去時,總想著不寫了,又怕你不了解我的心思,以為我忍心拋下你去死,以為我不知道你不想讓我去死。所以,我忍住悲傷,為你寫下這些話。

我非常愛你。正是因為愛你,才讓我有了去面對死亡的勇氣。自從和你在一起,我就常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但是遍地的血雨腥風,滿街的財狼惡犬,又有幾人家人能稱心如意地過日子呢?我只好用愛你的心,去幫助天下人都能愛其所愛。所以,我才敢先你而死,才選擇了離開。你要理解我的心思,在悲傷之餘,也以天下人為念,你一樣會樂於犧牲了我和你個人的幸福,為天下人謀求永久的幸福的。你,一定不要悲傷。

你還記得嗎,四五年前的一個晚上,我曾經對你說:「與其我先死,還不如你先死。」你剛聽到這話就生氣了,後來經過我反覆解釋,你雖然不認為我說得對,但也不再說話。我的意思是說你身體瘦弱,一定經受不住失去我的悲痛,我先死,把痛苦留給你,我於心不忍。所以,所以我寧願讓你先死,讓我來承受悲傷。唉!誰知道最終還是我要比你先死了呢?我是真的不會忘記你的。剛結婚的三四個月,正好是冬天月圓的日子,窗外疏梅篩月影,依稀掩映。我和你並肩攜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語?何情不訴?現在回想起來,卻只剩下臉上的淚痕。

我又想起六七年前,我逃亡之後回到家中,你哭著跟我說:「希望你以後再有遠行,一定要告訴我,我願意和你一起走。」我當時也答應了你。十幾天前我回家,就想著跟你說說這次的遠行,等到和你相對時,卻又說不出口。何況你又懷孕了,我就更擔心你禁不住悲傷,所以我只好天天呼酒求醉。唉!當時我內心的悲傷,是不能用筆墨來形容的。

我當然願意和你相守到老。但看看今天的社會吧,天災可以要人命,盜賊可以要人命,列強瓜分中國的戰禍可以要人命,貪官污吏禍害百姓還可以要人命。我們這一代人生在現在的中國,無時無刻不在面對死亡的威脅。到那時讓我眼睜睜看著你死,或是讓你眼睜睜看著我死,我能怎麼辦?你又能怎麼辦?就算是我們沒死,又可能夫妻離散不能相見,相隔兩地望眼欲穿化骨成石,你想想古往今來誰見過破鏡能夠重圓的?這比死更痛苦的事,你又能怎麼辦呢?現在,我和你能雙雙健存於世不過是幸運罷了,天下不該死的死了、不願分而分了的人,多到不計其數。在我們相愛的世界,又怎能忍受這一切呢?

這就是我之所以敢率性赴死而不顧你的原因。我現在死而無憾,國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小兒依新已經五歲了,很快就會長大,你要好好撫養他,讓他學我的樣子。你腹中的孩子,我猜是個女兒。女兒長得一定像你,我的心裡特別寬慰。也沒準又是個男孩,那就也讓他以父親的志向為志向,那我死之後,這世界上就還有兩個小林覺民在了。太好了。太好了!我們家以後的日子會很貧窮。貧窮算不上什麼苦,清靜過日子而已。

現在,我的話說完了。我在九泉之下已經遠遠聽到了你的哭聲,我會和你一起哭的。我從前不信有鬼神,現在卻又希望它真的存在。現在也有人說真有心靈感應存在,我也希望這是真的,那樣我死了以後,我的靈魂還能依偎在你身旁,你就不用因為沒人陪你而悲傷了。

我以前沒有把我的志向告訴你,這是我的不對。但跟你說了,又怕你天天為我擔憂。我為國犧牲百死不辭,可是讓你擔憂,又確實是我不能忍受的。我實在太愛你了,所以對你,我唯恐有考慮不周的地方。你幸運地嫁給了我,卻又如此不幸地生在了今天的中國。我幸運地娶到了你,卻又如此不幸地生在了今天的中國!這讓我終將不忍獨善其身。

唉!紙短情長,寫不完的千言萬語,你可以沿著我的思路看到。從今天開始,我就再也見不到你了。你想我的時候,就到夢中與我相會吧。

我,哭了。

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意洞手書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詩詞世界有刪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7/1214/1040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