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吳小暉太子黨媒人陳小魯猝死 死因蹊蹺?網絡炸鍋

據大陸媒體報導,陳毅元帥之子陳小魯因急性大面積心肌梗死,在海南三亞301醫院搶救無效,於2018年2月28日辭世。由於陳小魯背景複雜,所以他的去世外界有諸多猜測。

陳毅之子陳小魯突病逝

據陳毅之子、陳小魯兄長、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原會長陳昊蘇確認,陳小魯於2月28日在海南因心臟病去世。至此,其人生經歷再次引發外界關注。

據「時事前沿」了解,陳小魯昨天白天都很好,上午夫妻倆一起從海口開車返回亞龍灣,中午在萬寧朋友家吃飯。陳小魯中間還躺下休息到兩點多才動身。五點鐘回到球會,沒吃晚飯,夫妻倆一起去對面的喜來登酒店走了一趟。晚上21:20,陳小魯準備洗澡睡覺,解大便很用力。然後就說了一句:小惠,我不好!就倒下了。

報導說陳小魯太太粟惠寧叫120救護車把陳小魯送海棠灣301醫院路上,他就沒有心跳呼吸了,到醫院瞳孔都散了……

公開簡歷顯示,陳小魯,1946年7月生於山東,曾為北京第八中學1966屆高中畢業生。196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任解放軍第39軍244團政治處主任。現為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江西長運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

消息引發網絡震撼,隨後網絡熱傳《後清野史》:復興二年,京城有南人合夥勛貴之後開當,誘以重利募資於民,勾結有司私開海禁,暗輸利益於西洋大錢莊,致庫銀流失,人心惶惶。御史密奏,聖心震怒,嚴旨戶部查禁,開國勛臣世子聞之驚懼,不日暴斃。

陳小魯死因蹊蹺?網絡炸鍋

北京時間3月1日,陳小魯之子陳正國在微信朋友圈發文稱:天氣轉暖了,以為春天不遠了,馬上就要三月了,一切卻都停在了這個惱人的冬天,所有的記憶都是那麼近卻變得遙不可及,沒有來得及多說一句,所有的所有只能留在記憶里隨著時間慢慢吞下心中的悲傷懊悔。眼淚終會流干,背負起您留在我身上的印記用今生所學定不會辜負您此生所願!願天國之路平坦無礙,累了一生,該歇歇了……

陳小魯突然猝逝,外界認為或許與安邦集團被接管及吳小暉被提起公訴有關。有人認為是氣死的,有人認為是嚇死的,也有人認為是被殺人滅口。

網友也認為陳小魯的兒子的話,意有所指。網友「三袖清風」解讀:三月要開會了,卻還是春寒料峭如嚴冬,形勢嚴峻逼人緊。

網友"世事滄桑"就習近平爸爸習仲勛和陳小魯爸爸,以及陳小魯太太的爸爸粟裕,還有鄧小平的孫女婿吳小暉的關係評論說:西野副政委兒子抓了中野政委孫女婿,嚇死了華野司令員兒子。華野副司令之女今天通報了這一消息。

不少網友注意到喜來登酒店的細節。網友"食指小動"問到:去喜來登酒店幹什麼?是不是接受習皇欽差問話?為什麼是法制晚報出的消息?網友「hallofshame」:注意細節:他是去了一趟喜來登後才犯病的。在喜來登7星級酒店的所見人物和所辦的事是關鍵。

網友「自由的射手」認為陳小魯很有影響力:「陳小魯權力不大但能量很大。軍旅出身,性格生猛,俠義直言,敢做敢當。前年站出來向文革被打的老師道歉,屬紅二代中的奇葩另類。今上最怕的就是這種血統正不能碰,與軍界有很深的淵源,敢拍案挑頭兒的平輩同類。」

網友「Heiyaya」說:陳小魯當紅衛兵,手上有人命—-當然自己不承認,還發文懺悔過,但並不影響摟錢。

網友「liu98065」分析陳小魯被逼自殺:自殺(錢可以留著,名毀了),判死刑,還是心臟病突發(名留著,錢也留著),你選吧!

網友「williamsteng」說是嚇死的:估計他認為吳小暉被逮捕了,下一個就是他自己的了,和胡耀邦一樣,被嚇死了。

網友「臘肉蛋炒飯」認為:我看是被滅口了。

不少網友熱議陳小魯老爸陳毅罪行

也有一些網友說道陳小魯老爸陳毅的罪行。網友「不飛」說:「提起陳毅當然會聯想到他當年在上海搞死那麼多民族資本家。自古以來,謀財不害命,這個是做強盜做土匪的最基本底線,所謂盜亦有道。土共當年可是既謀財又害命,把民族資本家逼得跳樓,然後再把他們的資產變成「國有」,再然後就有朱鎔基的改制,把國有資產變成私有!再然後,就沒有了!

陳小魯在這個時候死,死的是非常蹊蹺的,因為土共的嚴密控制,我們是沒有辦法知道真相的。不過,文中的死前細節描寫似有欲蓋彌彰之嫌。

今年的狗年,狗咬狗的鬧劇一定會上演,大家一定會有熱鬧可看!」

有網友表示:老上海不少老闆都是白手起家,腳踏實地創業。哪像這些二代空麻袋背米,靠站台就能發財了啦。

還有網友問到:當年陳毅元帥在上海「五反」,折騰了幾千個資本家跳樓、跳江、喝毒藥。據說陳每天早上到辦公室就問,'今天又有多少空降部隊啊?'陳元帥一定沒有想到他自己的兒子也成了大資本家。似乎還是三座大山之一的「官僚資本主義」類型的。而且偏偏在這個微妙的時刻不幸……只能說對財富的追求是人性,集權的傾軋是天道。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阿波羅網林海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301/1077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