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吳銳:一篇文章讀懂貿易戰

作者:
英國的重商主義者們對國際貿易規定了幾個原則:我賣給你東西,我要占便宜;我買你的東西,我還是要占便宜。所以他們鼓勵國家進口本國缺乏的、不能生產的原材料,這些原材料甚至是免稅進口;限制本國擁有的、可以生產的原材料出口;鼓勵本國工業產品出口;限制其他國家工業產品進口。於是當英國跟清王朝做生意,發現大清國的茶葉把自己的雪花白銀都賺走了的時候,就一定要用鴉片再把銀子換回來。

最近各路媒體鋪天蓋地的都在說貿易戰,壹讀君覺得不聊聊這個話題都跟不上形勢了。今天我們就說說為什麼會有貿易戰,從貿易戰打得你死我活,到國與國之間的貿易互惠,經歷了怎樣的轉變過程。

貿易全球化:大洋對面的朋友握握手吧

原創圖片,侵權必究

在說貿易戰之前,先說說全球貿易的產生。這首先要歸功於歐洲15到18世紀那些實現地理大發現的探險家們,他們發現了通往東方的不同航道,發現了美洲大陸。在東方,有歐洲人喜歡的香料、茶葉、陶瓷,恰好美洲還有大量的銀礦、金礦,可以為貿易往來提供所需的貨幣。就這樣,有商品有貨幣,順理成章地,跨大洋的、大規模的全球貿易產生了。

由於地理大發現帶來的國家之間貿易規模空前,比如明王朝同西班牙貿易賺取的白銀一度成為國家流通貨幣的重要來源,也就自然出現了貿易逆差和貿易順差的概念。

銀礦

貿易順差就是在一定的單位時間裡(通常按年度計算),貿易的雙方互相買賣各種貨物,互相進口與出口,甲方的出口金額大過乙方的出口金額,或甲方的進口金額少於乙方的進口金額,其中的差額,對甲方來說,就叫作貿易順差,反之,對乙方來說,就叫作貿易逆差。

就在跨大洋的全球貿易產生,並出現了順差、逆差這樣的概念的同時,一個影響西方世界幾百年的重要思想也隨之產生——它就是重商主義思想。重商主義最早在英國出現。

重商主義:必須我賺錢,必須你賠錢,ok?

原創圖片,侵權必究

重商主義者認為黃金、白銀可真是好東西啊!可世界上黃金、白銀就這麼多,不是在你兜里就是在我兜里。如果咱倆做生意,金銀都去了你那,那我就成窮光蛋了。所以重商主義者眼中的國際貿易就是一場零和博弈,自己國家必須實現貿易順差,必須讓自己賺錢,讓別國賠錢。

歷史上重商主義的幾位著名學者幾乎都是17世紀的英國人,所以重商主義的理念對英國的影響也最為明顯。

英國的重商主義者們對國際貿易規定了幾個原則:

我賣給你東西,我要占便宜;我買你的東西,我還是要占便宜。所以他們鼓勵國家進口本國缺乏的、不能生產的原材料,這些原材料甚至是免稅進口;限制本國擁有的、可以生產的原材料出口;鼓勵本國工業產品出口;限制其他國家工業產品進口。於是當英國跟清王朝做生意,發現大清國的茶葉把自己的雪花白銀都賺走了的時候,就一定要用鴉片再把銀子換回來。

鴉片戰爭

英國的重商主義者還主張依託中央政府實施貿易壟斷,這被認為是有明顯官商勾結特點的權力尋租。英國為此成立了擁有特許經營權的半官方、半商業性質的東印度公司。東印度公司從東方販運來的茶葉必須先運到英國,先要交稅,扒一層皮,然後才能運到北美殖民地銷售,所以殖民地人民只有高價購買交過稅的行貨茶葉才算是守法公民。後來英國的行貨茶葉競爭不過北美的水貨茶葉,英國政府又轉而向北美低價傾銷茶葉,打擊當地茶商。這成為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導火線。

傾銷是指產品以低於其正常價值的價格出口到另一國家(地區)的行為。

另外,英國重商主義者認為自己要想永遠占便宜,就必須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確保吃虧的一方沒脾氣。於是,林則徐在虎門銷煙的時候,英國艦隊來了;波士頓人民在港口傾倒英國行貨茶葉的時候,英國艦隊也來了。

波士頓傾茶事件

重商主義者還認為人口紅利很重要,大家要多生娃,這樣勞動力才便宜,工資才低,生產成本低才便於商品出口。

重商主義者還主張占領更多的殖民地,以獲得資源,出口工業產品,所以英國在鼎盛時期有100多個殖民地,他們把高附加值的工業產品賣到殖民地,又從殖民地進口低附加值的原材料。

重商主義助推了英國工業革命的實現,因為要實現貿易順差,就要多出口更能賺錢的工業產品嘛!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重商主義的弊端也在英國逐漸顯現,長期貿易順差帶來的黃金白銀造成英國通貨膨脹,物價飛漲,所以說錢太多了也是問題。

另外,唯利是圖的重商主義思想最大的弊端是它並沒有讓普通民眾生活得更好,GDP增長的同時,工人生活水平甚至還倒退了。為實現低成本的出口優勢,企業長期壓低工人工資,工作條件惡劣,嚴重影響了英國受薪階級的身體素質,貧困家庭兒童死亡率高,影響了整個社會人口增長率,英國人口從1751年至1861年,年增長率一般為1%多。相比之下,美國人口在1790-1860年間,年平均增長率達到3.3%。

英國工人

此外英國工人受教育程度也普遍偏低,1832年哈德茲菲爾德眾議院委員會的報告披露:工廠里會寫字的人不超過1%。1870年時,英國6-10歲的兒童,只有40%上學;10-12歲的兒童,則只有33%上學。1858年英國全日制學生人數與總人口的比例是1∶77,而同一時期普魯士為1∶6.27。勞動者綜合素質低,也限制了英國後期經濟的發展。

"靠,老子累死累活地干,還要活得這麼憋屈!"工人們不滿了,於是各種各樣的工人運動在當時的英國不斷上演。

英國工人發動的盧德運動

問題這麼多,看來重商主義是把英國經濟給帶跑偏了,所以需要有新的理論來糾正它,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說的重農主義。

重農主義:樂活天然的經濟哲學

原創圖片,侵權必究

重農主義思想出現的時間比重商主義要晚一些,出現在18世紀的法國,以法國醫生魁奈1757年在《百科全書》上發表論文《農民論》《穀物論》為標誌。

和重商主義相比,重農主義的主張簡直是綠色純天然啊!

重農主義者崇尚自然規律,認為一切人類社會活動要遵從自然規律。不知道他們能不能算是最早的環保主義者呢?

重農主義者重視農業,認為只有農產品可以為社會創造剩餘價值,其他工業產品都遜斃了。

重農主義者主張政府應該儘量不要干預經濟生活,人們應該可以自由地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一個國家內部,或是國家之間都應該取消對商品流通的限制,取消貿易壁壘。

重農主義者提倡生活節儉,主張對富人徵稅。

壹讀君突然覺得自己也是個重農主義者!有趣的是,重農主義代表人物杜爾閣的主要著作《關於財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當年是專門寫給兩個即將回國的中國留學生的。

該書序言說:

是時有留法之中國學生二人,得法王膏火(膏火指留學的學費),將返母邦,杜爾閣之著斯書,即所以貽此二人者。蓋當時法國之經濟學家,皆以中國為修明政治之邦,予二人以膏火者,欲其以國中之實情相告。故杜爾閣特備問題一束以供其解答之用,而同時復作此書以貽之,俾其對於此種問題之目的,有深切之了解焉。"

重農主義產生於法國,對法國影響深遠,以至於法國在工業革命的時代走上了一條和英國完全不同的發展道路。

重農主義有關取消國內貿易限制的主張,是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因素之一。革命爆發後,人民群眾一想,重農主義說了大家可以自由地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那就"打土豪分田地"吧,大量法國貴族被送上了斷頭台。貴族肯定不是都罪至該死,濫殺無辜的情況不可避免地會有,但另一個結果是大量貴族的土地被分給了普通農民,法國農民都擁有了一小塊自己的土地,可以像重農主義宣揚的那樣生活。

這使他們的生活和當時的英國底層的民眾有很大的區別,他們種菜、養點、牛羊,除了用於交易,平時還能喝牛奶,吃牛肉,比工廠里受壓榨的英國工人生活還是愜意不少。

法國農民

英國由於沒有爆發大規模流血革命,所以大量英國農民在工業革命時期被趕進了工廠。當然,英國也因此實現了工業化大生產,而法國則長期以小生產占絕對優勢。

重農主義的法國和重商主義的英國的區別還體現在對待殖民地的態度上。在北美的英國殖民地,英國統治者更傾向於驅逐印第安人,占領他們的土地;而重農主義主張自由貿易,所以在法國殖民地,法國人更傾向於單純地和印第安人進行貿易,比如用槍只、紅酒交換一下皮毛。於是印第安人覺得法國佬還不錯哦,在後來英法爭奪北美的殖民地戰爭中,印第安人更多的是支持法國人。

重農主義VS重商主義:這個世界需不需要貿易戰

原創圖片,侵權必究

回顧工業革命前後各國貿易戰和經濟發展的歷史,始終隱含這兩種觀念的較量,即重商主義VS重農主義。兩種思想最鮮明的一次對決發生在美國。我們都知道美國建國後,北方走上了發展工業的道路;南方走上了以農業為主的發展模式。建國後,美國國會不斷通過有關貿易保護的法案,特別是對英國進口的工業產品加征關稅。1828年,甚至通過了加征62%關稅的法案。

關稅是進出口商品經過一國關境時,由政府所設置的海關向其進出口商所徵收的稅收。增收關稅往往是貿易爭端中採取的一個重要手段。

這一下作為原材料生產方的南方各州急了,他們種的棉花由於英國的貿易反制措施銷量下滑,賺的錢少了,還要花高價購買各種日用品、生產工具。

"為什麼要限制貿易自由,我們和你們這些北方佬拼了!"

美國南北戰爭

南卡羅來納州甚至宣布該法案違反憲法。對於貿易保護政策的分歧,是後來美國爆發南北戰爭的主要原因之一。

就在美國南北方為該不該進行貿易保護爭得臉紅脖子粗,準備大打出手的時候,英國則正在放棄重商主義。1823年,英國議會改革後,廢除了一系列重商主義保護政策,包括廢除《穀物法》和《航海條約》,並且不斷降低關稅。英國決定擁抱自由貿易,一方面是因為重商主義對英國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就是從重農主義衍生出的兩位著名的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的理論日益受到重視。

亞當·斯密

斯密的經濟自由主義理論部分地受到了重農主義思想的影響。他認為讓商品自由交易才會使國家的利益最大化。在此基礎上,經濟學家李嘉圖提出了"比較優勢"理論,李嘉圖認為不同國家都有自己生產成本較低的優勢產品,你生產的汽車更便宜,你就多生產汽車;他養殖的牛羊更便宜,他就養殖牛羊。

然後大家再把自己擅長的產品拿到國際市場上交易,這樣大家都可以最小的代價互通有無,實現雙贏,國際貿易的要義是國際分工。

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的學說就是今天貿易全球化的理論基礎。當然,19世紀以後的歷史發展仍然是曲折的,雖然在發生經濟危機等特殊情況下,貿易保護還時常出現,但自由貿易和雙贏的理念逐漸成為公理。

歷史上真正意義的貿易戰只出現在重商主義盛行的時代,那時國與國之間甚至會為了實現貿易順差大打出手,就像剛才我們說的鴉片戰爭、美國獨立戰爭、美國南北戰爭。但在經濟自由主義和國際分工被廣泛接受的當今時代,貿易戰的所謂"戰"更多的是國與國之間用來談判的籌碼,畢竟就算是雙贏也有個誰賺得多、誰賺得少的問題,但一般最終都會為了大家的共同利益達成共識。

參考資料:

1《英國為何"由盛轉衰"?》,張順洪,《光明日報》

2《停滯的帝國如何理解自由競爭:中英的第一次"貿易戰"》,高昊,《經濟觀察報書評》

3《貿易戰的前世今生》,左立克,《勺TV》

4《英國告別重商主義的啟示》,王東京,《質量文化》

5《世界經濟史》,蕭國亮,北京大學出版社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壹讀微信號yiduiread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418/1101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