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英國密檔解密:八九六四後 英國如何應對中共的外交抗議?

作者:
八九六四後,大批民運人士流亡海外,以期在中共武力鎮壓學運後,在海外以各種方式延續民運。近年解封的六四檔案,不但系統地記錄這些民運人士的活動,更揭露由此產生的中英交涉,令我們從外交層面看到六四事件的細節,以及對今天的啟示。

香港前途研究計劃」研究員彭嘉林指,中共政府為了奪取對於六四的話語權,行為可恥。

八九六四後,大批民運人士流亡海外,以期在中共武力鎮壓學運後,在海外以各種方式延續民運。近年解封的六四檔案,不但系統地記錄這些民運人士的活動,更揭露由此產生的中英交涉,令我們從外交層面看到六四事件的細節,以及對今天的啟示。

抗議吾爾開希訪英英外交部強硬回應

根據解密檔案,中共駐英國大使館林姓參贊(音譯,Councellor Lin;參贊即大使之顧問)於1989年下旬分別兩次抗議吾爾開希在英國的活動。這位中共外交部官員先在8月指控吾爾開希為參與「反革命運動」的通緝犯,抗議英國容許吾爾開希入境英國和公開批評中共政府,又指控英國違背1972年互不干涉對方內政的聯合公報承諾。因此,他要求英國政府採取有效手段阻止吾爾開希的行動,並避免同類事件再次發生。同年12月,林姓參贊亦表明英國政府應根據國際法尊重主權和不干涉內政的原則,阻止吾爾開希擔任副主席的民主中共陣線(Federation for a Democratic China)在英國設立分部,避免英國成為威脅中共安全的基地。

面對中共政府的連番施壓,英國外交部遠東司司長Anthony Millington反駁:吾爾開希未觸犯英國法律,並不是罪犯;英國政府堅定遵從言論自由的原則,吾爾開希在英國可以自由發表個人意見,而英國政府不應被視為認同吾爾開希的觀點,或者正在干涉中共內政。

Millington又「霸氣」回應中方,指中共政府若不喜歡他們的年輕人在外國批評自己,便應該在本國創造條件,令這些聰穎的中共青年不用在外國尋找平台發表意見。

由此,Millington拒絕中共的要求,明確表示不會阻止吾爾開希的行為。此後,Millington重申英國有悠久的傳統容許政治難民到境內宣傳祖國的政治變革,言明這對中共政府來說或許難以接受——但若異見者無法在中共自由發表意見,他們難免會在外國尋找平台來推動他們的立場。

Millington重申只要民運人士的活動合乎英國法律,英國政府則無理由介入。

「反宣傳」行動引中共「巡迴」各國抗議

除了抗議民運人士訪問歐美社會外,中共外交部亦抗議這些民運人士對中共發起的「反宣傳」行動。

八九六四後,中共政府播放斷章取義的政治宣傳片,重奪對八九六四的話語權。但在海外,中共異見人士嚴家其聯同法國雜誌《當代》(Actuel)將大量政治刊物,由法國傳真至中共,當中包括仿冒版本的人民日報,行動更會擴展至英國等歐洲各國。檔案記載,中共駐英大使冀朝鑄向英國外交部抗議,要求英國政府認真看待中英關係,採取行動阻止媒體和民運人士在英國進行類似的行為。

英國外交部回應指,若行動蔓延至英國,英國政府即使希望阻止亦無法阻止,因為任何人有自由使用傳真將文件發送至中共或其他地方,而傳媒只要合法就可自由出版。

然而,冀朝鑄反駁時強調,言論自由不應延伸至以顛覆外國政府為目標的行為。

此時英國外交部回應指顛覆有很多意思,英國政府不會鼓勵顛覆中共,但表達和言論自由是英國最根本的政治權利。

英國外交部官員進一步表達擔憂,指中共政府不認識表達和言論自由在英國的重要性,而英國政府在此權利範圍內可作的行動十分受限——這些理解的缺乏或會導致對英國有誤導性的懷疑和對其行動有錯誤理解。

有趣的是,檔案記載英方發現「反宣傳」行動牽涉的傳媒和國家數量眾多,包括法、英、美、荷等共15個國家的傳媒,甚至遠至南美國家如委內瑞拉和巴西。而傳真至中共的仿冒版本的人民日報,內容主要為批評中共政府鎮壓民運和解放軍鎮壓過程的報導,宣傳品亦附有一批傳真號碼,敦促收到傳真的人將宣傳品傳真至這些號碼,令更多人收到宣傳品。

其後,英國外交部發現中共至少向西德、葡葡牙、法國、西班牙和希臘提出同樣的要求。由此可見,中共政府在八九六四後心存恐懼,難以接納民運人士在別國行使基本人權,務求使反對聲音消失。

民運人士在外國,中共尚且無法直接干涉;而近年北京在香港高舉「全面管治權」,令「港獨」、「自決」、「結束一黨專政」這些政治主張成為禁語,跟當年一樣跨境干預基本的人權和自由。

今非昔比的外交語言

從檔案中我們看到,西方各國政府即使面對中共政府多次抗議施壓,要求制止民運人士的行動,仍堅持自由人權的立場和姿態,拒絕中共的要求。

然而,這種「強硬」畢竟是曇花一現的,會採取「內外有別」的務實態度。在殖民地香港,英國政府對民運人士入境就是截然不同的態度。中共異見人士陳軍在11月曾嘗試入境,在香港大學一論壇擔任講者,港英政府將其遣返美國。衛奕信向傳媒表示,陳軍嘗試入境是外部組織嘗試令香港成為戰場(battleground)的舉動。另外,港英政府亦拒絕另外兩名民運人士的入境。由此可見,英國政府即使同情中共民運人士,但亦有現實政治的考慮。英國政府的態度再強硬,亦不會改變香港需維持不同政治陣營平衡的局面。

時至今日,當中共崛起,成為世界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在人權議題上英國更加不會有當年突然強硬的取態。而面對香港問題上,英國外交部在半年報告中「跪低」指一國兩制「整體上運作良好」,不敢開罪中共,都一再延續和反映了英國外交的軟弱無力。

作者:郭熙堯(香港前途研究計劃成員)

編按:今年是六四事件29周年,隨著英國密檔陸續解封,民間現可從第一手官方資料了解英方如何記錄六四事件,研判六四對香港的影響。「香港前途研究計劃」剖析英國國家檔案館近年解封的六四檔案資料,一連三日撰文,探討六四事件如何影響英國對港政策、中英就民運人士的外交角力以及英國如何在國際社會部署恢復香港的信心。

責任編輯: 秦瑞  來源:蘋果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601/1122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