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插嘴時文】東方無忌:據考證「三個自信」出自衣局長開房之後的雄文

—從「新時代」到「新時代的核心利益」

傳說那幾個自信的來路不正,其最不堪的說法是它們誕生於中共中央編譯局局長衣俊卿和他的情婦常艷博士在某大賓館開房的被窩裡面,此事似乎難證,只看見十八大後第一篇把十八大報告裡誇耀的"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歸結為"三個自信"並詳加闡述的,正是起床以後的該局長在《中國社會科學報》發表的《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三個自信》長文,並受到《人民網》的重點推薦。

沒有"兩個利益"

時文:針對美國白宮29日發布的聲明,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迅速回應表示,我們對白宮發布的策略性聲明既感到出乎意料,但也在意料之中,這顯然有悖於不久前中美雙方在華盛頓達成的共識。無論美方出台什麼舉措,中方都有信心、有能力、有經驗捍衛中國人民利益和國家核心利益。

——新華社2018年5月31日電

插嘴:此次所謂中美貿易戰,他打過來我打過去他跑過來我跑過去今天惡敵明天兄弟今天吵嘴明天吃席,我們百姓實在看不懂,上文的聲明不過劇本中間的一小折,我本無特別興趣。不過看到商務部這位長官的"回應",把我國在"中國人民利益"以外,增加一個"國家核心利益",覺得很是眼生!中共不是一直自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嗎?難道"中國人民利益"之外還有什麼"核心利益"嗎?或者退一萬步說,你又發現了什麼角落裡扔著什麼其它利益,核心的或邊緣的,你能在"全心全意"百分之百的心意之外騰出任何"心意"去"捍衛"嗎?"騰出"以後還算"全心全意"嗎?其實縱觀中共執政幾十年間,那個"全心全意"又的確是一貫百分之百的,它所"服務"的對象也的確只有一個:過去叫做"人民利益",但那"人民"是誰卻未說明白,"利益"到誰頭上誰就是人民;現在到了一切姓黨的新時代,可以坦誠相告了:只有黨的"核心利益",才算"國家利益"或"人民利益";換個說法,所謂"中國人民利益",不過就是黨國自己的"核心利益"而已!

李克強

"海"里也有懂事人

時文:基礎研究屬於發明創造,行政規劃不出來,必須尊重科學規律。要給科學家足夠的產生奇思妙想的時間和空間,釋放他們更大的創新創造活力。大家想一想牛頓坐在蘋果樹下突發奇思妙想發現了'萬有引力',這是事先能夠規劃出來的嗎?恐怕連他本人也規劃不出來。

——李克強:在19次科學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中國政府網》,2018年5月31日

插嘴:聽了這席話,稍稍鬆了一口氣,"海"里原來還有懂得"科學規律"的人,知道"萬有引力"和"實現關鍵技術自主可控"都非"在關鍵領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集合精銳力量"且"不計成本"就造得出來的。但願他的指示不被"集中精銳力量""卡脖子"了。

創立"戰國特色新科學"?

時文:《墨經》中寫道﹐"力﹐形之所以奮也"﹐就是說動力是使物體運動的原因。

——《在中國科學院十九屆院士大會喪的講話》,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8年5月28日

插嘴:這句由哪位大秘起草的講話,使中國科學院的院士科學家們有活兒可幹了:西方物理學家牛頓先生的力學三大定律應當被早他約兩千年的墨翟老爺爺推翻!依據墨老爺的理論,原來物體的性質並非牛某發現的"動者恆動,靜者恆靜"("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而是不知哪裡鑽出來的"動力"推著它運動,從而直接推翻"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的西方帝國主義物理學乃至整個西方自然科學以及受它直接影響的中學物理課本,創立有"戰國(墨爺爺時的"中國"僅指後來的紫禁城)特色社會主義新課本新科學"的偉大壯舉啊!院士們,加油論證吧!

馬克思退位交權

時文:王滬寧表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新時代我們黨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最新理論成果,以一系列原創性戰略性的重大思想觀點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

——《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理論研討會舉行王滬寧出席並講話》,

2018年5月5日《新華網

插嘴:近來時聞"馬克思主義是對的",我急忙重翻馬克思經典,生怕日久忘記了。不過以上講話提醒了我,經過"一系列原創性的重大思想觀點豐富和發展"以後,那主義已經成了習近平思想,它對我爬上書架取下來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一類的"經典",是作了"原創性"發展的,也就是說,根本("原創")上就不是一回事。例如那全集第一卷第一篇寫於1842年1月15日的教導《論普魯士最近的書報檢查令》,馬爺爺就說出他的所有粉絲都記得的妄議政府當局的話:"你們並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羅蘭發出同樣的芳香,但你們為什麼卻要求世界上最豐富的東西——精神只能有一種存在形式呢?"拿它來與2018年的已經當政的"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比較,新馬說全民都須遵守"核心價值觀",而馬爺爺的經典里問的是你為何不規定"核心花香觀"呢!原來新老馬克思主義就是這樣"原創性"地相對立的。

其實,早在百多年前的18世紀70年代,馬克思早就把"馬克思主義"讓出來了,說"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馬克思主義者'"。他的這話看來就是針對"21世紀的馬克思"說的,表示退位交出"原創"之權呢!

北大還有"學問"嗎?

時文:真正讓我感到失望和內疚的,是我的這個錯誤所引起的關注,是人們忽視了我希望通過致詞讓大家理解的思想:"焦慮與質疑並不能創造價值,反而會阻礙我們邁向未來的腳步。"

——《北京大學林建華校長寫了一封道歉信》,2018年5月5日《鳳凰網》

插嘴:北大這位校長在該校百二十年校慶會上讀錯了一個字,惹得校內外海內外嘲笑,乃於次日寫信道歉。其實近年來中國頂尖大學頂尖長官公開宣讀錯別字,已和常見,原因屬於"你懂的",即使道歉也難免再犯。倒是他的道歉表現出一個中國特色,剛剛自刮一耳光,立即回打一榔頭:你們的"焦慮與質疑……阻礙我們邁向未來的腳步"也就是"反動"啊!而一個連對無知的焦慮(所以須"學")和對未知的質疑(所以必"問")都不允許地方,還有"學問"嗎?

為"文化自信"失蹤點讚

時文: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實現中國夢,必須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而這"三個自信"需要我們對核心價值觀的認定作支撐。

——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018年5月4日

插嘴:據我記憶,所謂"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是中共十八大報告裡面的絢麗詞語。它由即將退位的前總書記宣讀,卻是由立即繼位的新總書記領導起草的。按規矩,應該算是十九大正式出台的習近平思想的光輝內容之一。只是後來傳說那幾個自信的來路不正,其最不堪的說法是它們誕生於中共中央編譯局局長衣俊卿和他的情婦常艷博士在某大賓館開房的被窩裡面,此事似乎難證,只看見十八大後第一篇把十八大報告裡誇耀的"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歸結為"三個自信"並詳加闡述的,正是起床以後的該局長在《中國社會科學報》發表的《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三個自信》長文,並受到《人民網》的重點推薦。也許正是由於這種"出身",在十九大把它們列入習近平思想的時候,特意加了一個"文化自信",甚至說它是比"三個自信""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說到底是要堅持文化自信",以和衣局長劃清界限吧?可是怎麼才幾個月,又變回"三個自信"了?不過我認為,後來的這個"文化自信",比起他的三個兄長來,的確更為不堪。因為所謂文化自信,就會自誇自炫我很有文化了!如此一夸一炫,小學生就不上中學了,中學生就不上大學,或者乾脆當博士去了。孔子曰:"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而有了"文化自信"就會"以不知為知,"應該"是蠢也"吧?所以我為當今核心思想里"文化自信"的失蹤點讚。

選地投生吧!

時文:(陝西米脂暴徒屠殺學童事件中)米脂楊家溝有那麼多的警察,為什麼校園門口就連一個巡邏的警察都沒有?事發二十分鐘警車才趕到現場,人 警察察幹什麼要緊的事去了?

——米脂蒙難學生家長:《從4.27慘案談起》,2018年5月1日網文

插嘴:從1949年以來,警察就被稱為"刀把子",近來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里,"確保刀把子牢牢掌握在黨和人民手中"是其重要內容,不過其中的"人民"是被"黨"代表了的,他們自己買把菜刀都須實名登記,事實上全國所有的"刀把子"僅僅合法地掌握在"黨"的手中和非法地掌握在暴徒手中。屬於暴徒的"刀把子"自然到處亂砍,而屬於"黨"的則確有比保護兒童更加"緊要的事":無論米脂楊家溝或北京天安門,如果有人舉個標語呼個口號,"刀把子"們絕對會頃刻出現執法。黨的刀把子的根本任務就是執保黨之法,這是常識。未曾出生的娃娃們,千萬找個有刀把子保護自己的地方投生吧!

或曰,遇見暴徒威脅還有一種辦法,就是立刻喊句反動口號,刀把子警察一定會立即趕到,命當獲救無疑。不過此法涉嫌煽顛,我不推薦。

何謂"新時代"?

時文:不能讓進城務工人員走上不歸路,要給他們在農村留條後路,一旦在城裡待不下去時,還能回到農村。……決不能使中國出現貧民窟!

——《莫迪問習近平:能否講一講中國的"新時代"》,

2018年5月1日《人民日報

插嘴:"進城務工人員"就是已經成為"工人階級"的農民。他們所以在農村"待不下去"而"進城務工",就是因為要擺脫"貧民"的處境。到他們又"在城裡待不下去"即成為失業工人了,現政府不是為他們創造就業的機會或至少在短期內給他們提供救濟,而是把他們從城市新"窟"里趕回農村的老"窟"。這樣一來,城市沒有"貧民窟"了,可是農村的"窟"里不是住著更貧的"貧民"嗎?那裡的"貧民窟"不是"中國"的嗎?連那裡的貧民窟都"決不能出現"了,他們怎麼生存?這就是"中國的新時代"嗎?

責任編輯: 江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608/1126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