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北大副書記建議啟動「上山下鄉」 招200萬大學生農村扶貧被嘲諷

中國文革期間,1600多萬人「上山下鄉」。(Public Domain)

習近平當年也參加了「上山下鄉」。(Public Domain)

中國政治運動一浪高過一浪。北京大學常務副書記於鴻君,「啟動新時期上山下鄉」的建議再被熱炒。他提出要選招200萬大學生到農村任教師、醫護人員、農業技術員、公共服務人員和「村官」,也可以安排到農業產業化企業中,幫助貧困戶脫貧。這一建議,卻惹來網民惡評如潮。

北京大學常務副書記兼任北大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於鴻君,有關啟動「新時期上山下鄉工程」的建議,本周再度成為熱門話題。本周二(7月3日),中國網絡出現一條「建議國家啟動『新時期上山下鄉工程』」文章稱,鑑於高校每年培養大量畢業生,且城市就業壓力容量有限,建議啟動「新時期上山下鄉工程」,內容主要是選招200萬大學生到農村任教師、醫護人員、農業技術員、公共服務人員和「村官」。每位大學生還可聯繫一戶村民,助其脫貧致富。

文章還稱,每批大學生期限可安排兩年,期滿可以返回重新參加畢業分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給予特殊補貼每人每月,大約4000元人民幣。

上述建議惹來眾多網民指責。在天涯社區,網民「走勢之時空概率」評論道,「閉門造車,想當然,脫離實際的所謂學者確實可笑。他們不知道現在偏遠的農村走出的一般院校大學生都很難找到工作?」還有的稱,農村水污染導致每年有很多人患癌症離世,知青下鄉得癌症嗎?農村每年很多人喝農藥離世,知青下鄉想喝農藥嗎?網民「泉水泉泉」發帖稱,「這教授有毛病,大學生大多沒有社會經驗,怎麼幫人脫貧」。另有網民寫道,「我想那個『叫獸』應該還不至於愚蠢到發表這樣愚蠢的觀點,可能是奉旨發表,用來測試民間反應」。

經歷中國文化大革命政治運動的上海維權人士毛恆鳳,本周三對自由亞洲電台稱,現在每一家庭只有一個孩子,農村條件艱苦,沒有家長會同意自己的孩子去農村,況且當年很多「知情」,最終落得一無所有:

「也有人不讓他們進來(上海)的,這些人就比較可憐,他們的婚姻,他們的工作,他們沒地方住,就住在簡易房裡面,有的人在退休的地方(退休金)拿得比較少,每月一千多元收入。現在的家庭都是一個小孩,你就是不去關注,家長都可以養活他們。他們也可以到外企工作。現在的小孩物質太豐富了」。

「上山下鄉」一詞最早見於1965年10月25日,當年毛澤東發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在文革中形成高潮,到1976年為止,中國有1600多萬城市青年赴農村定居。但這場運動的「後遺症」持續數十年。2016年12月中旬,上海還有千餘名「知情」集體維權,要求政府落實退休養老保障制度。

浙江文史學者張春耀接受本台採訪時稱,中國經濟正在快速下滑,因此文革氣氛也愈來愈濃烈:

「上邊對上山下鄉這個問題恐怕又有重新認識,因為習是從那邊(上山下鄉)出來的,他有今天這樣的地位,很多人是很讚賞那個時代有那樣一種決策。這種歷史的包袱,他們是甩不掉的。但是問題是現在他們又覺得那個時代,給這些人帶來了直接利益」。

實際上,於鴻君所謂的新時期上山下鄉工程的建議,早在2009年就已提出,相關文章發表於當年的《中國鄉鎮企業》。不過,分析認為有人現在重提「上山下鄉」,其意圖確實有些耐人尋味。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705/1139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