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8000億股票疑似爆倉 券商一把辛酸淚:誰出錢 誰損失

年初開始滬指一路下行,擔憂的除了上市公司股東,還有給股東們做股權質押融資的券商。目前大部分已爆倉的股票仍躺在券商的託管帳戶里,動彈不得。多位券商人士表示,由於監管和券商自身原因,股價即使跌破平倉線,他們也很少強制平倉。「不是不想,是不能!」

股權質押已經變成燙手山芋。

年初開始滬指一路下行,擔憂的除了上市公司股東,還有給股東們做股權質押融資的券商。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8月1日,A股股權質押總市值超過5萬億元,其中,疑似觸及平倉線市值超過8000億元。但目前大部分已爆倉的股票仍躺在券商的託管帳戶里,動彈不得。

為何不強制平倉止損?「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多位券商人士向筆者表示,由於監管和券商自身原因,股價即使跌破平倉線,他們也很少強制平倉。

一方面,出於對大面積平倉引發系統性風險的擔憂,監管機構對券商平倉行為加強了管控;另一方面,股價過快下跌時,券商即使強行平倉,也無法收回成本,且部分質押股權是限售股,本就無法出售。券商已經進退兩難。

股權質押曾是A股上市公司大股東最主要的融資手段,也是券商、銀行、信託等金融機構非常重視的業務板塊,一度被視為「躺著賺錢」。但從近期各方的反饋來看,該項業務規模正在迅速縮小,部分券商甚至對此諱莫如深。

股權質押現狀如何?上市公司股東能否繼續通過股權質押融資?券商對此是何態度?抱著上述疑問,筆者與幾位券商人士聊了聊,並對其口述內容做了摘錄,希望能從券商角度給出部分解答。

A君某大型券商投行部老鳥——「ST的不做,民營的不做,大股東是個人的更不做」

現在很多(券商)都不願意做了。

券商壓力大,所以現在都一事一議,基本上自有(資金)就不接了,大多是銀行和信託的資金走資管通道,券商掙個通道費。

銀行要求也很高,除非大股東在合作銀行(質押),或者使用銀行授信額度,相當於銀行貸款。而且,被ST的股票肯定不做,民營的(上市公司)也不太做,大股東是個人的更加不會做。當然,像萬科這樣特別好的股票也會接,但總體上是少了。

現在如果質押股票爆倉了,券商平倉也必須遵守減持新規,三個月只能賣1%,大宗交易2%。處置成本上來了,加上二級市場行情也不好,只能降低質押率,同時抬高利率。

場內質押率大概是二、三折,利率8%左右。場外(質押)的股票不能在二級市場直接平倉,利率更高,大概能到10%。

以前沒那麼嚴格,現在不行,爆倉的太多了。

像前段時間的樂視,股票全質押了,現在券商手裡還持有很多,賣的話還要賣一陣子,只能先拿在手裡,等漲上去了再賣吧。

B君某大型券商——股權質押一線「虧損企業不接」

現在肯定還是會接受股權質押業務,只是要求公司的盈利狀況比較好,虧損企業一般不接。

質押率的話,每家公司都不太一樣,利率大概是8%,平倉線、預警線跟每家公司的風控有關係,也不能講出一個固定的。

總體來講,今年股權質押的規模比去年減少了很多。

C君某大型券商營業部大佬——「你現在不讓它爆,總有一天它會爆的」

券商現在也可以用自有資金接盤,主要看是什麼類型的項目。

排名前十的大券商都願意接單筆1000萬以上,融資主體是主板上市、質押比例較低、沒什麼法律風險,同時徵信比較好的項目,(融資額)1000萬以下的項目基本不願意接。

(融資主體)稍微次一點的,像Y券商就會推給外部資金去做,自己做通道,賺個通道費。這個外部資金一般來自於銀行。

差的企業,像TMT領域比較多的輕資產公司,質押比例過高的,比如前段時間出事的天神娛樂,涉及到董事長資金周轉問題。這種質押的風險比較大,一般(券商)就不太願意做。

質押率不太好說。現在(質押率)大體是比以前少了10%~20%,有些可能更多,具體要看標的情況和各家券商的要求。

以前好一點的時候,創業板能給到四折到五折,像A股(主板)的話能給到七折左右。

現在,一般是A股(主板)的話能打個五折,創業板大概三、四折,可能也有一、二折的,非常好的股票能有六折。一般是以三折、五折為基準,要麼券商往下談,要麼融資方往上談。

但是,像Y和H這樣的大型券商,假設你打算質押200萬股,他會要求你把200萬股全部託管過來,然後對200萬股的70%(即140萬股)按三折質押率給你融資,剩下30%股份用於將來的補充質押。相當於打了個折上折,實際質押率就是二折左右。

當然,每個券商不同,小一點的券商可能要求松一點。

利率上也有變化。現在場內質押利率基本在8%左右,去年大概是6.5%。場外質押的利率水平主要看資金方的資金成本,通常會比場內高2個點,現在大概10%左右,也可能更高。

其實現在的行情應該是正常的行情,之前的行情屬於過度擴張。

常人理解的我把證券託管給券商,這個證券就放在那兒了。其實不是這樣的,券商會把你的證券拆借給別人。前幾年一些中小券商為了擴大融資融券業務的規模,必須在市場上拿到更多籌碼(股票)。出於這種擴資源的需求,他們可能無視風險擴張股權質押規模。

大型券商設置的預警線和平倉線一般分別是180%和160%,而一些小券商比較低,大概是150%、130%這樣。

理論上來說,如果股權質押觸及平倉線或者到期了,客戶還不上錢,又拿不出錢或其他質押品補充質押,券商會選擇在二級市場上強行賣出股票來保證資本金的安全。這時,券商會每天以跌停板價格賣出股票,以確保將質押股票全部賣出。

當然,每家券商的做法不同,有些可能可以溝通,但像Y券商基本就沒什麼溝通的餘地。

如果允許強行平倉,大券商平倉線比較高,基本不可能虧損,小券商的風險相對比較高。

但是,股票如果被強行平倉,股價一定每天都跌停板。質押比例比較高的公司還可能不止一個券商賣,一家券商賣了,其他券商很可能跟著賣出。這時候股價可能就會跌得比較狠,容易導致系統性風險。

所以現在就有傳聞說,政策禁止爆倉後平倉,就是爆倉了你也得拿著。

理論上來說確實應該讓券商去強行平倉,讓它市場化。因為本身這件事情(股權質押)就是市場化的行為,你忽然掐住它了,不讓它市場化,那就像房地產一樣。你強行兜住的話,雖然這個盤子在這裡,但遲早會出系統性風險。

之後還是要看監管層怎麼來處理吧。

D君某中小券商資管業務精英——「券商只是個仲介,誰出錢誰損失」

有的(股權質押)還是會接吧,各家風控偏好不一樣。我們公司的標準都是一事一議,今年做的少了,主要是續做。

現在業務減少主要是受大盤影響,跌得都爆倉了,押無可押了。

那些爆倉的股票怎麼辦?司法拍賣?要不拖著?我們也沒太多辦法。好多質押的限售股本身就是無法強制平倉的,這其實是一個盲點。就算真到要平倉了,股價也崩了,資金方也不敢賣了,賣完收不回本。

前期某個出事的上市公司,我們也有他家爆倉的股票,爆了好像就壓手裡了。現在監管不讓我干(平倉),我沒轍啊。

實際上,券商只是個仲介,誰出錢誰損失。銀行的錢是老百姓的,券商的自有資金是股東的。如果券商用自有資金做的質押爆倉的話,有可能會陷進去,但是整個券商的資產負債規模才多大?壓在裡面的大部分資金來自銀行。

至於具體有多少是銀行的資金,你得去問問大頭的那些券商,還有信託、基金子公司。銀行之前大部分是走他們做場外,不過現在也基本上不做了。現在(還在)做的基本上都是(券商)自有資金,銀行這塊業務收縮了。

前兩天有個文章你看了嗎?說現在股票質押是錢就要,確實沒錢做這塊兒業務。

風險的話,現在基本等於質押(強制平倉)風險可控。

結語

結束與上述券商的交流之後,還有一個疑問懸而未決:當前的平倉風險如何化解?

「平倉風險實際上被轉移到金融機構身上了。」深圳君亮資產管理公司創始人吳君亮告訴筆者,當前監管對券商平倉把控頗嚴,後者若想強行平倉,必須先向交易所申請額度。

他認為,監管此舉意在「用時間換空間」,「金融機構的損失作為一筆『不執行的壞帳』,掛在帳上,等到春暖花開」。他也坦言:「在中國,政策的力量確實能解決某些問題,但非市場化的干預,始終不利於市場建立正常的風險意識。」

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張巍也表達了相同的擔憂。

他直言,國內銀行參與股權質押融資業務讓他「看不懂」。在美國,任何人向銀行借錢,必須說明借款用途並接受銀行監督,而股權質押的融資方並不需要說明資金用途,也不會受到後續監管。「股權質押的實質就是債權融資,最終風險還是指向貸方(資金融出方)」。

或許正如上述C君所說,「你現在不讓它爆,總有一天它會爆的」

截至8月1日收盤,滬指收報2824.53點,跌1.8%。券商等待的「春暖花開」會在什麼時候來臨?

the end

責任編輯: 秦瑞  來源:市界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802/1152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