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神僧遺體入火不焚 三十年後儀容不變

元康八年,訶羅竭在石室端坐圓寂。弟子按照西方習俗準備將其火化,結果焚燒數日,遺體依然端坐大火之中,始終不能化為灰燼。弟子們實在沒辦法,只好又將遺體移回石室。 後來西域有一個人,名竺定,字安世,他在東晉成帝咸和年間,去過那個國家(西域小國眾多),親自觀察,發現訶羅竭的遺體儼然平坐,此時距離圓寂之日已有三十多年。竺定後來回到京城,把這件事告訴眾僧俗。

【編者按:兩晉時期,洛陽成為佛教中心,匯聚眾多中外高僧,他們或者埋頭譯經,或者誦經宣講,或者身體力行、廣行善事、印證佛法,為眾僧俗樹立榜樣。在洛陽高僧中,如訶羅竭、耆域和佛圖澄,都名垂青史。訶羅竭大師,就是一位高僧,也被稱為神僧,《高僧傳》《神僧傳》都有相應記載,內容大同小異,此處依《高僧傳》整理為白話文。】

神僧咒語活人無數,端坐圓寂肉身不壞。(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晉時期,有一位高僧訶羅竭,原本是樊陽(小編按:樊陽,或在樊城一帶,有人直接說是襄陽。《神僧傳》未記錄具體籍貫,只說「莫詳氏族」。按照名字判斷,似非中土人氏)人。少年出家,熟誦佛經二百萬言(小編按:當時漢文佛典數量有限,「二百萬言」若是漢文佛經,恐怕早已囊括所有譯本,梵文原典可能性比較大)。天性喜好虛玄之學,嚴格遵守佛門戒律,不僅舉止雍容大方,而且相貌俊美絕倫,長年堅持頭陀苦行,經常一人宿在山野。

晉武帝太康九年時,訶羅竭曾一度前往洛陽,當時洛陽一帶瘟疫流行,死者不計其數。訶羅竭以神奇咒語為人治病(小編按:僧人多數精通醫術),經他治療之後,十有八九都能康復,真是活人無數、功德無量。

到晉惠帝元康元年,訶羅竭離開中原向西行,最後停留在婁至山,在一個石室中坐禪修行。石室距離水源很遠,當時有信眾想為他開鑿水渠,方便引來溪流,解決用水問題,訶羅竭卻對他們說:「不必勞煩大家,我自己來解決。」說完抬起左腳去踹石室西邊岩壁,岩壁應聲而陷,約有手指深淺,訶羅竭將嵌入岩壁的左腳拔出來,當時水就從石洞中流出。這水清香軟美,而且一年四季永不斷絕,來這裡喝水後,不僅能止饑渴,還能治療疾病,真是匪夷所思。

到了元康八年,訶羅竭在石室端坐圓寂。弟子按照西方習俗準備將其火化,結果焚燒數日,遺體依然端坐大火之中,始終不能化為灰燼。弟子們實在沒辦法,只好又將遺體移回石室。

後來西域有一個人,名竺定,字安世,他在東晉成帝咸和年間,去過那個國家(西域小國眾多),親自觀察,發現訶羅竭的遺體儼然平坐,此時距離圓寂之日已有三十多年。竺定後來回到京城,把這件事告訴眾僧俗。

相關資料:《高僧傳》卷十一

訶羅竭者,本樊陽人,少出家,誦經二百萬言。性虛玄,守戒節,善舉厝,美容色,多行頭陀,獨宿山野。晉武帝太康九年,暫至洛陽,時疫疾甚流,死者相繼,竭為咒治,十差八九。至晉惠帝元康元年,乃西入,止婁至山石室中坐禪。此室去水既遠,時人慾為開澗,竭曰:「不假相勞。」乃自起以左腳蹍室西石壁,壁陷沒指,既拔足,水從中出,清香軟美,四時不絕,來飲者皆止饑渴、除疾病。至元康八年,端坐從化。弟子依西國法闍維之,焚燎累日,而屍猶坐火中,永不灰燼,乃移還石室內。後西域人竺定字安世,晉咸和中往其國,親自觀視,屍儼然平坐,已三十餘年。定後至京,傳之道俗。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高僧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1031/1197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