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經濟放緩 企業裁員 外資撤離 中國失業率降至近年最低?

12月5日(周三),中共官方公布的失業率降至近年來低位。研究中國經濟的經濟學家一向不採信中共經濟數據,認為中共經濟數據是為政治服務的工具。目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包括房企、中小企業、券商和IT行業,都在裁員減負;此外,在貿易戰的壓力下,大批外企甚至中國企業已經或準備撤離中國市場,中國正在經歷一場失業高潮。

中國大陸正在經歷一場失業潮。

12月5日(周三),中共官方公布的失業率降至近年來低位。但是,研究中國經濟的經濟學家一向不採信中共經濟數據,認為這些官方經濟數據是為政治服務的工具。目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包括房企、中小企業、券商和IT行業,都在裁員減負;此外,在貿易戰的壓力下,大批外企甚至中國企業已經或準備撤離中國市場,中國大陸正在經歷一場失業高潮。

中共公布的最新失業率降至近年最低

12月5日上午,中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布的最新就業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末,中國大陸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82%,降至近年來低位。

在目前中國經濟增速減緩,房企和中小企業裁員以及外企在貿易戰壓力下紛紛撤離中國大陸轉移到東南亞的背景下,這個數據不得不令人懷疑。

旅美經濟學家何清漣10月16日在《大紀元》撰文表示,中共這類數據從未被分析中國經濟的學者採信。由於中共的就業統計口徑頗具「中國特色」,行家都明白中共的失業率數據無法與真實失業率相符。

何清漣引用2017年中國國內星火記者聯盟的一份真實失業率的調查報告說,在官方的統計口徑裡面只統計城鎮失業人口,而中國大陸農民竟然沒有退休一說,只要活著,就計入「就業人口」中,60歲以上老年農民共有12,928萬,這些竟然也列入就業人口。那麼僅考慮此一項,按照官方統計數據,77,603萬總就業人數—12,928萬老年農民=64,675萬實際就業人口。用適齡人口83,887萬—實際就業人口64,675萬=失業人口19,212萬,中國的真實失業率是19,212萬失業人口/83,887萬適齡人口=22.9%。

經濟研究機構Wigram Capital Advisors駐北京的負責人Rodney Jones與何清漣的看法很接近。他說,中國大陸的經濟數據對於中共是一個政治問題,很敏感,所以中共政府經常會對數據進行「管理」,「管理」後的「數據」,會符合中共對經濟形勢的描述。

中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張義珍也承認,2018年以來,中國大陸就業市場面臨一些新的挑戰,中美經貿摩擦對中國經濟帶來的直接和間接影響,已波及就業領域。

中國大陸三季度GDP創十年來最低

中共靠印鈔放水、大規模政府投資拉動經濟、以及把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的扭曲的經濟發展模式,導致中國大陸企業和居民槓桿率目前到了危險的程度,原有經濟增長模式無法持續。最近幾年,政府和銀行不斷通過去槓桿,降低債務風險和金融風險。這就造成了民營經濟發展進一步困難。P2P爆雷、貿易戰等因素,也加劇了今年以來的經濟繼續下滑。

中共國家統計局10月1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大陸三季度GDP增速創下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最低。

分析師表示,三季度GDP創下十年來新低,內外需均呈現放緩趨勢,加之外貿前幾月有搶單的情況以及貿易衝突的變數,總體經濟壓力在四季度或明年會更加突出。

中國知名經濟學家邱曉華認為,隨著中美貿易摩擦的負面影響逐漸顯現,中國經濟明年預計將面臨更多壓力和困難,整體經濟增速放緩將是大概率事件,估計上半年增速可能下滑到6%以下,全年增速可能在6%左右。

一百三十多家房企裁員過冬

經濟加速下行,房企、中小企業、券商和IT行業,都在裁員減負。

近日,有消息稱,河北榮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河北榮盛)將要淘汰沒有業績員工。

事情是這樣的:河北榮盛下發了一條新指令,要求公司非銷售員工在年底前自購或推薦他人購買一套榮盛在石家莊一項目房源,做不到的員工將被納入淘汰序列。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指出,房企強迫員工買房是在公司現金流遇到巨大困難且沒有其他紓解渠道時不得已的選擇,他估計,榮盛應該遇到了比較大的現金流壓力。

另據陸媒《長江商報》9月份的一個報導,有136家上市房企裁員過冬。這些凍編或者裁員的房企包括綠地、長實、萬科、富力、雅居樂等多家大型上市房企。

報導稱,隨著融資渠道不斷收緊,一些規模較大的房企為了節省開支,開始裁員,甚至採用一些辦法倒逼員工辭職,以規避離職賠償。

同策研究院總監張宏偉表示,裁員只是初步表現,接下來就是市場深度調整。這極有可能從過去房價上漲比較快且幅度較高的城市開始,然後蔓延到全國一二線城市。

中國企業裁員潮

《鋅財經》11月14日報導,據不完全統計,從2018年6月到7月初,共有108家P2P平台爆雷,裁員潮在互金領域搶先發生。8月,美團、拉鉤爆出裁員信息;10月,阿里、京東等企業不同程度祭出「縮員」招數。

市場寒氣愈發逼人,裁員成了企業家們的一條路:

吳嘉文是杭州一家數據科技類公司創始人,今年七月的一天夜裡,他做出裁員50%的決定;30歲的孫芝,擁有一家100餘人的教育類創業公司,今年10月裁掉了30~40人。

裁員還蔓延到證券行業。有券商經紀向媒體表示,他在某龍頭券商營業部工作20年,業績一直較好,也被裁掉了。

他說,「從今年3月份開始,公司大幅度提高考核指標,要求每名經紀人一年為公司創造12萬年淨創收考核指標,否則就會被強制解除合同。」這樣,一大批經紀人被裁掉了。

中國出口企業通過裁員減低貿易戰衝擊

中國大陸裁員潮不僅席捲了房企、中小企業和券商,出口企業在貿易戰的重壓下,也開始裁員。

中央社11月22日援引財新網披露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山東、廣東、福建等部分沿海省份企業在貿易戰的影響下,有兩成以上企業表示,近期可能計劃裁員或透過裁員來緩解貿易摩擦壓力,而且部分外資企業產能向外轉移可能性加大,20%的受影響企業已開始或計劃開始到海外開設生產組裝基地,有的企業甚至考慮關閉在中國大陸的全部產能。

網易刊出的一篇名為《今年上半年國內504萬家企業倒閉,失業人數超過200萬》的文章顯示,2018年上半年倒閉企業504萬家;至2018年3月,全國企業總數約3100萬家,半年就倒閉了六分之一。

當下中國大陸沿海地區還出現了裁員潮,其中最大的伯恩光學一口氣就裁了5000員工,引發了工人圍堵工廠抗議,網絡很多民眾都發帖感概目前的就業前景不妙。

網絡企業也開始大裁員

中央社報導稱,過去幾年盈利不錯、薪資走高的網路企業也出現了問題。

第3季CIER指數顯示,網路/電子商務行業招聘需求人數明顯下降,比第2季減少31.53%,比去年同期減少51%,收縮幅度遠高於平均水準。這與之前傳的沸沸揚揚華為、阿里巴巴停止社會招聘、裁撤部門等消息不謀而合。

何清漣:貿易戰的雙重影響:外資撤離與失業劇增

今年3月開始的中美貿易戰加劇了中國經濟的下滑。目前,儘管中共政府與美國達成了90天的臨時休戰協議,3月1日前不再加征關稅,但是外界都認為,這無法改變貿易戰已經造成的雙重影響:外資撤離與失業劇增。

何清漣上述文章表示,今年外資撤離中國大陸,已成不可逆轉之勢。9月13日,中國美國商會和上海美國商會公布一項對四百三十多家在華美國企業的問卷調查,35%的受訪企業已把生產基地從中國大陸轉移到東南亞等其它國家,或者正在考慮這麼做;據日本共同社統計,截至目前已有六成日本企業從中國大陸轉往其它國家或正在撤離中,而剩下的四成正在部署如何撤資;至於Nike、adidas、Under Armour等台灣鞋、衣代工廠已將生產線移至東南亞和印度。

為了規避即將實施的美國關稅,不僅外資企業撤離,就連中資企業也在撤離,從自行車、輪胎、塑料到紡織品,許多中國大陸工廠正將組裝流水線轉移到國外。馬來西亞華商郭鶴年的嘉里物流是亞洲最大的船運和物流公司,目前該公司正忙於各國客戶的生產線大搬運,從中國大陸搬往馬來西亞、越南、緬甸,甚至寮國。

何清漣寫道,外資撤離對中國大陸的就業影響從一個廣為引用的數據可見一斑:根據官方估算,全部外商投資企業吸納的直接就業人數超過4500萬,此外還有靠著外資生存的無數供應廠商、上下游企業,估計人數以億計。

對於現在依然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2000億美元商品從10%關稅加徵到25%,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Co.)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濱估計,如果美國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出口商品徵收25%的關稅,中共不進行報復,將有300萬人可能失業。如果中共使用下面的方法報復:(1)對美國商品加稅;(2)將人民幣貶值5%;那麼將導致550萬人失業,並抹去1.3%的GDP。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希望之聲記者賀景田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1206/1214402.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