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經濟寒冬有多冷?工人沒活干提前回家過年

現在距中國新年(2月5日)還有兩個多月,許多在企業務工的工人因沒有活干,已經提前買火車票回家過年了。儘管中共官方給出的經濟增長數據是6.5%,但有經濟學家披露,中國經濟增長數據為1.67%,有些測算數據為負。

因沒活干,許多工人提前回家過年。

現在距中國新年(2月5日)還有兩個多月,許多在企業務工的工人因沒有活干,已經提前買火車票回家過年了。儘管中共官方給出的經濟增長數據是6.5%,但有經濟學家披露,中國經濟增長數據為1.67%,有些測算數據為負。

沒活干中國工人提前回家過年

中國經濟寒冬到底有多冷?這或許可以從許多在工廠打工的工人因沒活干,只好提前回家過年的現象略窺一斑。

據《紐約時報》12月17日報導,現在距中國新年還有兩個月,46歲的余洪已經搭上了回湖北老家的火車,他有近三個月的無薪假。他打工的那家東莞燈具廠大幅削減了工資並縮短了工時。

今年50歲、在廣州從事建築行業的李曉紅,過去一個月只工作了兩周,但以前,他每天要工作12個小時,一個月只休息三五天,現在卻沒活可干。目前中國各地的房地產開發商普遍現金不足。

東莞一家塑料廠46歲的工人李書蓮表示,沒有活做了,她和丈夫以及十幾歲的女兒決定回家。

她說,他們打工的工廠10月給他們放了一周的假,11月又放了將近一周的假,兩次放假幾乎都沒有工資。現在,李書蓮月收入幾乎減半,降至大約3000元人民幣。

12月初,他們被告知,三人只能隔天上班,按工領取薪酬。他們決定辭工,回到位於中國中部的家鄉。李書蓮2005年出來打工,今年是第一次這麼早回家。

朱女士是東莞火車站賣廉價塑料行李箱的店主。以往,1月份通常是她最忙的時候,中國新年假期一般從1月開始,但今年她的忙碌期提前了。

由於需求放緩,企業正在削減工時,而在以前,許多工廠都滿負荷運轉。在中國南方的製造業中心廣州和東莞,這种放緩非常明顯。

23歲的工程師劉先生,在中國東南部一家印刷電路板公司工作。公司最近沒接到什麼訂單,老闆給了他九天的無薪假期。

他表示,現在很恐慌,害怕明年企業寒冬降臨,很多在較小企業工作的朋友也很擔心。

不僅中小企業如此,大企業也面臨類似的問題。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區執行長約赫姆·海茲曼(Jochem Heizmann)說,「很容易就能減少加班。」中國上個月汽車生產同比收縮了3.2%,而該公司直接僱傭和通過合資企業僱傭了10萬名中國工人。

中國經濟到底有多糟糕?

中國經濟到底有多糟糕?最近幾個月,中共官方公布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進出口數據以及11月消費和工業增長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出現大幅滑坡。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CNBC)援引加拿大皇家銀行(RBC)資本市場亞洲外匯政策總監鄭蘇(Sue Trinh)的話說,這份數據「很難看」,顯示貿易戰給中國經濟帶來的壓力正在增加,後面情況可能會更糟糕,11月的數據只是開端。

但實際上,這可能還不是最糟糕的。對於研究中國經濟的機構和經濟學家來說,中共為了讓數據顯得「好看」,對所公布的數據會實施「管理」,以便符合中共對經濟形勢的描述。

但最近,一些數據或許經過「管理」也很難看,中共政府下令審查經濟方面的壞消息,甚至停止對一些數據的公布。

僅就官方公開數據看,外國投資上個月大幅下降,過去三個月汽車銷量跌幅創下紀錄,房屋竣工面積大幅下滑,房產市場拐點已現。但中共官方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截至9月份的三個月,中國經濟增長了6.5%。

經濟學家向松祚日前發表演講表示,按照統計局公開公布的數據,2018年經濟增長速度是6.5%,但一個非常重要機構的研究小組,其內部發布的報告顯示,到目前為止,中國GDP的增長數據為1.67%,另外一種測算顯示數據為負。

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經濟學家丁爽表示,需求低迷可能導致了工廠減產:「下行周期還未結束,明年上半年可能還會顯露更多疲軟跡象。」

中共或將調低經濟發展目標

中共年度經濟會議或將在本周三召開,這場閉門會議將制定2019年經濟計劃。

路透12月17日報導,據兩位政策內幕人士表示,由於經濟會從今年開始放緩,有政府顧問及智庫建議,將2019年增長目標設在6.0~6.5%。2018年的目標在6.5%左右。

由於國內外經濟面臨的壓力引發就業擔憂,明年增長6.0%被視為底線。

中國社科院預測,2019年增速將放緩至6.3%,這將創下1990年以來最低。該政府智庫對2018年的預估增速為6.6%。

儘管預期2018年全年經濟增長率將略高於6.5%,但政府官員和中國經濟觀察人士已發出警告,中美貿易摩擦將給明年中國經濟帶來更大風險。

責任編輯: 秦瑞  來源:希望之聲記者賀景田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1218/1219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