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推遲加征關稅 中美雙贏?可否倒逼中共改革?可怕!中國出口用人驟降7成

中美貿易戰進入暫停期,但對中國經濟造成的傷害正逐步顯現。美國的物價並沒因為貿易戰而飆升;貿易戰下大陸商家出口轉內銷,小市民還買了便宜貨。中國的出口加工企業,有仲介公司表示,過年後用人需求急劇萎縮70%,非常可怕。另外,逾5成美企押後或放緩在華投資。美國國際投資人張洵表示,達成短期協議,美中可短期利多,長期不樂觀。倒逼中共改革沒可能。中共整體政策倒退,要對接只會越來越難。

夏業良:中美兩國物價增長溫和,中國民眾得實惠

兩國貿易戰開打8個月,雙方的整體物價增長可算溫和。

華府時評人、經濟學者夏業良教授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美國加征了來自中國的日用品、加工食品、化工材料、橡膠、機械電子零件等10%的關稅,但大多數美國人感受不明顯。特別是對美國的中產家庭,8個月的美中貿易戰對美國的中產影響不大。對於中低收入家庭,有一些感覺,但並不強烈。

夏業良還說,兩國貿易戰開打8個月,雙方的整體物價增長可算溫和。

美國消費者會慢慢把這種消費習慣,從中國這樣的一個產品,慢慢的轉移到其他的一些開發中國家。你比如像越南、孟加拉、南美洲的一些國家。所以美國的這些訂單,也會走向那些更加貧窮落後的一些國家,所以這個問題就是一個替代選擇。對於中低消費者來講,沒有太大的震動。

夏業良援引國內媒體報導稱,內銷市場自中美貿易戰開打以來,中國對美的出口商品在國內出現大幅降價,即使人民幣實際貶值,國內消費品的價格、特別是出口產品的價格在國內都有所下降。大量原來計劃出口的產品,變成了出口轉內銷產品。有分析就指,原本出口的產品內銷,質量提升,價格下降,民眾享受到實惠。

出口加工用人萎縮70%,非常可怕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從深圳一家勞務仲介公司了解到,中美貿易戰對出口企業,和來料加工企業的影響很大。仲介公司指,目前勞務市場的招工需求保守說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0%,非常可怕。

勞務公司經理說:我們這齣口加工的企業比如說製鞋業、紡織業、機械製造等很多的企業,基本上除了多年工以外,從今年看,招新員工基本上不招人了。而且有大量的人他不招了。因為他用不上那麼多人,自己的業務量變小了,他自己的規模也變小了。今年招的情況能達到旺季的五分之一就不錯了,用工數量減少了70%。

而夏業良更指,假如關稅由10%加至25%,商品價格變動就會有感,美國中下層消費習慣要有所調整、美國的進口商也會調整,改由其他渠道進口日用消費品。屆時,對中國出口廠商的打擊會進一步擴大。

張洵:達成短期協議,美中可短期利多

美國國際貿易投資顧問張洵27日在美國之音訪談節目中說,我認為,美中之間的階段性協議目前看可以談成,短期內也可以遵守,主要是中方會被動和被迫地在一定程度上實施,美國因此得到短期利益,貿易戰可能會暫停。

從中長期看,我並不樂觀。我們看到,甚至有人認為,可以通過美中貿易戰來倒逼中共改革,我認為這是沒有希望的,因為中共在貿易戰中答應的結構性改革,都是與中共要維護國內統治這層利益直接相衝突的,就像不可能在同一個碗裡又放熱水又放冰塊一樣。這之間的衝撞是遲早的。

而且中共的對美政策是其整體政策的一部分,而中共的整體政策在倒退,所以要對接只會越來越難。現在達成短期協議,這樣利於股市上揚,也可以避免某種程度的經濟損失,但是,給中國的長期前景並不會帶來什麼希望。

中美貿戰後遺症;逾5成美企押後或放緩在中國投資

中國美國商會周二(26日)發表《中國商務環境調查報告》,有65%受訪在中國大陸美國企業指,中美貿易關係緊張影響了公司的長期業務戰略,其中逾25%企業擬押後在華的投資;另有32%企業預計今年投資放緩,有關數字較去年增加6%。

研究國際貿易的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教授宋恩榮接受自由亞洲電台訪問時指,中國的外資增長得較慢,有些生產線搬到其他地區,其實在中美貿易戰前經已有此趨勢,因為中國的勞工薪酬上升急速,及開始出現勞工短缺,生產成本高於越南等地區得多,自然貿易戰本身加速了該情況。

路透社周二(26日)報導,一間總部在美國新澤西的單車生產商「肯特」(Kent),在美國的關稅措施下,成本開支每年要增加2000萬美元。不過,該在中國大陸設廠的單車生產商,和其他製造商似乎有對應的策略,不必將製造業務轉移到美國,同時也不必停止使用中國零部件。

「肯特」現計劃在柬埔寨生產單車車架,同時繼續購買中國生產的零部件。由於美國規定,只要零部件和勞動力成本的35%來自柬埔寨,則可被視為「柬埔寨製造」,因此出產的單車將可以免關稅進入美國。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0227/1252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