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共默許復播NBA 免300億市場「攬炒」 騰訊:中國人最愛火箭隊

NBA球隊侯斯頓火箭總經理莫雷(Daryl Morey)一句「Fight For Freedom,Stand With Hong Kong」(為自由而戰,與香港站在一起),事件在中美引發巨大爭議,雖然騰訊(700)已局部復播賽事,但風波未有平息跡象。

事件發展至今,中央對事件態度飄忽。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早前被詢問有關復播一事,僅指「我們一般不對個別企業具體的商業行為做出評論。」更強調體育方面的交流一直對增進中美友好;另一方面有指中方要求NBA解僱莫雷,外交部隨即否認。背後原因,可能與NBA在中國影響力越來越大,局勢惡化恐「攬炒」,有損中國企業利益,故默許復播。

爆出火箭隊事件後,隨即有12家中共官方合作夥伴宣布中止與NBA合作,當中3間為在港上市的企業,普遍各行業,包括安踏(2020)、長虹、攜程、德克士、一嗨、康師傅(322)、美菱、蒙牛(2319)、咪咕、吾尊及小贏科技,以及與外國合資的東風(489)日產。

而在中國NBA官網中,共有25間官方合作夥伴,宣布「割席」的品牌並未刪除,至於仍合作的均為外國品牌,包括遊戲商2K、運動品牌adidas、Nike及Under Armour、耳機Beats、飲料佳得樂及芝華士、聯合利華旗下Clear、燃油Mobil、軟體SAP、手錶天梭、運動器材Spalding,而中外合資的中宏保險稱合約已結束。

福布斯:中國5億人看NBA多過美國總人口

據《福布斯》報導,截至2018年2月,該聯盟在中國的業務價值超過40億美元(約313億港元)。而《彭博》統計,通過串流媒體視頻和商品銷售,大約有5億中國人是NBA的球迷和客戶,人數多於美國人口(3.3億)。

最受事件影響的企業,要數到NBA「數字媒體獨家官方合作夥伴」騰訊,公司年報指2018至2019賽季,共有4.9億中國網際網路用戶透過騰訊平台觀看賽事。雙方自2009年開始合作,今年在阿里及字節跳動加入競爭情況下,騰訊在7月時才宣布雙方在現有的版權合同基礎上續約5年至2025年夏季,合同金額約15億美元(約117億港元),是上一份合同的3倍。落實續約後,騰訊主席馬化騰第一時間將消息轉發,可見公司對NBA相當重視。

騰訊體育營運總經理趙國臣曾指,至2017年底,騰訊體育有員工大約350人,其中,NBA項目投入超過150人,相信往後比例有增無減,2016和2017賽季都在毛利上基本達到了盈虧持平。騰訊業績中並沒有公開騰訊體育收入,今年上半年整體收費增值服務訂購帳戶數按年增10%至1.689億。

騰訊禁播後6日後復播NBA,但刪除所有火箭隊賽事。騰訊體育微博仍有更新,最熱門的評論是「主權誠可貴,轉播價更高,若為美元故,祖國亦可拋」;亦有球迷查詢為何沒有火箭隊消息,有網友回覆「這輩子你都不會在看到火箭隊的比賽了」。

事實上,火箭隊對騰訊收入相當重要。在《2018騰訊體育NBA年度大數據報告》中顯示「火箭是中國球迷的第一主隊,擁有最多25歲以上的球迷」。去年常規賽中直播最多觀看人數前三都有火箭隊。而直播途中騰訊會以「免費數次後付費」方式,推出虛擬打氣道具,而去年用戶一共送出5億個道具,當中「火箭必勝」為道具排行第6,而第2至5均是「加油打氣」等字眼。

隨了直播,騰訊亦與NBA合作開發籃球相關的手機遊戲及電競活動。在「NBA遊戲專區內」,相關遊戲多達8款。可見NBA已覆蓋騰訊5大業務中「網路遊戲」、「網絡廣告」及「數字內容」,影響深遠。

東風日產合作多不勝數

《蘋果》翻查蒙牛、康師傅及東風去年年報,皆沒有註明與NBA合作的實際金額。但內媒《營運商財經網》以東風日產為例,雙方合作多不勝數,如贊助NBA中國賽、球迷日、關懷行動、由NBA現役球員和退役球員參與的球迷互動活動,以及推出聯合產品、周邊綜藝等等,有指「割席」令東風日產損失最少數千萬人民幣。

報導亦提到東風日產因與NBA合作,因此成功綁上了體育標籤,令公司體育營銷策略一炮而紅,因此成為歐洲超級盃和歐冠聯賽的全球官方汽車贊助商,明言「中止與NBA合作要付出極大代價」。

至於蒙牛自2007年起已與NBA合作,成為品牌中國的指定乳品供應商。除了推出各種籃球比賽及公益活動外,更曾推出NBA主題包裝牛奶。2016年火箭隊時到訪上海,蒙牛亦有贊助門票,蒙牛總裁盧敏放更在當年更表明與NBA多個領域開展深度合作:「蒙牛將繼續與NBA一同繪製最宏大的健康藍圖,為中國消費者帶去營養與健康結合的完美體驗!」如今因一句說話,立即宣布「割席」。

安踏稱停止實際仍合作

事實上,差不多全球主要體育品牌增長引擎都在中國,因此在今次NBA風波中,大部分都禁聲不評論。

翻查兩大運動品牌年報資料,Nike截至今年5月底止2019財年,NIKE及旗下Converse品牌總收入為391.17億美元(約3068.1億港元),美國以外國際市場則占集團整體收入59%。若單計NIKE品牌,大中華區收入錄62.08億元(約486.92億港元),按年升21%,增幅是所有市場之冠,占NIKE品牌整體17%,是品牌第三大市場,僅次於美國的43%及歐洲中東非洲(EMEA)的26%。

adidas截至去年12月底止2018財年,集團淨銷售額錄219.15億歐元(約1920.2億港元),包括中國的亞太區淨銷售額錄71.41億歐元(約625.7億港元),占整體銷售額32.6%。按固定匯率計增長15%,adidas品牌增長16%,Reebok銷售額則增長3%;今年亞太區市場增長勢頭持續,截至今年6月底至上半年,集團中期淨銷售額錄113.92億歐元(約998.1億港元),包括中國的亞太區淨銷售額錄40.11億歐元(約351.44億港元),按年升10%,是6個市場中增長最快,占整體銷售額35.2%,adidas品牌增長11%,Reebok銷售額則增長10%。

至於在港上市的中國體育用品集團不少都與NBA合作,如安踏(2020)贊助金州勇士隊的Klay Thompson及塞爾特人Gordon Hayward等;而李寧(2331)及361度(1361)亦有贊助NBA球星(見表)。

記者翻查3間公司的官方微博,安踏指「堅決反對並抵制一切損害祖國利益的行為,我們會即刻停止與NBA公司的續約談判」,但有報導引述Gordon Hayward指安踏聯絡他,明言雙方合作關係不受事件影響。而李寧的官方微博指已中止與火箭隊相關合作,但未有覆蓋整個NBA;而361度的官網及微博則沒有表示會否杯葛NBA。有分析指隨騰訊復播NBA,其他公司亦會相繼恢復合作。

責任編輯: 秦瑞  來源:蘋果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1022/1358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