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練乙錚: 香港半年撕裂 「他我分野」觀確立 (圖)

—勝敗常事 烽火連天—反中運動半年結

作者:

四、內外咸認特府失責違憲

於是,九所大學的校長們吃不下這隻死貓,上星期五晚發表聯合聲明,凸顯指出「任何認為大學可以化解這場危機的期望是不切實際的,因為這些極其複雜而艱難的困局,並非由大學造成,亦無法透過大學紀律程序來解決。這些困局反映的是整個香港社會的分歧,政府必須牽頭聯合社會各界,以迅速和具體的行動來化解這一政治僵局,以恢復公共秩序和社會的安定」。九校長如此大腳傳中,把波踢回給特區政府,完全正確。但,可憐,這個特區政府已經無法駕馭局面,因為半年來它的所作所為所不為,在在令它徹底失去管治的正當性。正當性是何物?

特府不是民選產生,乃先天缺陷,然而如果它能嚴格按《基本法》第43條辦事,未嘗不能取得某種程度事實上的管治正當性。43條首先說: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然後說,行政長官對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別行政區負責。這裡說的代表,指的是能夠而且願意爭取與維護香港人利益特別是政治利益者。如果只是個別特首違反43條,那麼換一個特首,問題就可解決。但是,如果特首一個一個地換,43條依然一次一次地違反,而且越來越嚴重,以至特首的屁股越發坐到北人那邊去了,則政權正當性就越發薄弱,以至歸零。高鐵入城中,選勝被 DQ,遊行禁蒙面,黑警打橫行,都是特首失責違憲賣港之過。失掉「43條正當性」之後,特府質變,無可避免成為一個相對於香港人而言的「外來政權」。

五、港人確立「他我分野」觀

特府因長期罔顧乃至損害港人利益(例如送中),把自己打造成一個不折不扣的外來政權,幫助香港人樹立起心目中的「他我分野」。

此前,不少香港人的他我分野模糊不清,不僅一直以來受中國政府好話說盡的宣傳影響,還讓一些充滿低劣種族意識的說法,諸如「血濃於水」、「黃皮膚黑頭髮、龍的傳人」等,弄得是非不辨,敵友混淆。半年來的抗爭非常慘烈,卻讓大家開了竅:林鄭這個中國同胞,要出賣香港人,比誰都更快更徹底;黃皮膚黑頭髮的黑警,要打殺抗爭者,心狠手辣無人及(最近索性把原本用來驅散群眾的催淚彈當子彈用,近距離單一目標打頭);那些血濃於水的白匪,行起凶來,獸性比甚麼人都強。大家如今也很清楚,這個態度最頑劣、手段最卑鄙的他者群,是受中國操控、由中共指揮的。因此,通過目下這場運動,絕大部份香港人確立了「中國/中共及其所有支持者乃他者」的觀念。

有人會問,鑑於反送中運動成為國際焦點之後,外國媒體經常報導香港人遭中國人在世界各地的群體如大學裡襲擊、干擾,那麼上述「他我分野」中的他者,是不是還應該包括「中國人」。我認為還未到這個地步,但至少在統計意義上,「中國人」已經成為「香港人」的一個對立面。據我自己的觀察,明白、同情香港人處境的中國人只占很少數。

六、國際表同情、西方不割席

以前香港民主派到西方遊說,會得到很清晰的印象,就是國際間一不支持港獨,二隻支持完全的和理非,但2014年之後已經有變。西方媒體對香港出現獨自派和勇武抗爭,最初十分冷漠、不解,但後來表現出興趣,加強了這方面的正面報導和評論。今天,經過半年逐步升溫的反中暴力抗爭,接受程度依然不斷提高。略有微言的,大概只有新加坡;但便是李顯龍對香港人抗爭有說法,也得相當技巧,沒敢直接批評運動,而只是說如果事情發生在新加坡,「結果可能更糟,因為新加坡更小和更加脆弱,信心將被摧毀,新加坡會完蛋」。採取比較負面態度的國際主要媒體,除了新加坡的,就是俄羅斯的,但也不是每一則報導或評論都負面。當今之世資訊發達,閉門造車車大炮不怕丑的國家只有中國。

國際輿論有此大變化,其實反映香港內部政治意識的改變。

評論界已經得出「反送中運動」進化成為「反中運動」這個結論。反中,在香港的具體意義幾乎就是港獨。港獨意識隨著催淚煙瀰漫擴散,不僅前線抗爭者入心入肺,穿窗入戶之後,一般人也受感染;起初不習慣的,後來百無禁忌了。這一點,連曾主席在上述法媒訪問里也同意:局面再拖不好,不如特赦了結,否則僵持下去,只會令更多人支持港獨。幾年前香港社運界有統獨之爭,現在無論統派獨派還是自決派,都在反送中運動里合併、合流,整合出一種光譜廣闊的泛分離主義,瀰漫整個社會,頑強對抗京港統治軸心的融合政策。

泛分離主義是意識方面的;但在抗爭手法方面,也同樣出現和勇結合成為最大共識的局面。這兩個內在變化,促使外國政界及國際媒體對香港的社運「另眼相看」。中國近年在世人面前暴露出兩個傾向,對外,採取積極的敵意的擴張主義;對內,實行新極權主義。在這個大氛圍底下,國際上不僅沒有和香港社運割席的跡象,反而對上述香港內部兩個發展予以同情的解讀,其實十分自然。

七、香港的黃花崗

辛亥黃花崗一役,革命黨的四個方面軍因協調出問題,只有黃興領導的那方面130人孤軍作戰,乍看有點冒進,乃是逼不得已;雖然失敗了,但浩氣長存。這段歷史,和近日香港大三罷最後只有理大範圍之內的抗爭者獨力強撐、外圍無法有效救助相類似。理大之役還未了,已悲壯得令人落淚,抗爭者付出和將要付出的代價,令每個支持者都有切膚之痛。奇妙的是,革命的每一損失,都要化成後來更大的能量。歷史如是說。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蘋果日報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1124/1373641.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