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悲劇一場 回首再看中朝關係內幕

—中國對金氏父子已經是仁至義盡

作者:

中共的「抗美援朝」戰爭幫助北朝鮮建立了一個獨裁政權。(網絡圖片)

在國際關係中,各國信守的原則是︰「沒有永久的朋友,沒有永久的敵人,只有永久的利益。」冷戰時期的社會主義陣營,因為有意識形態的紐帶,說什麼「磐石般的牢不可破的友誼」、「同志加兄弟」、「鮮血凝成的友誼」等等,結果,中蘇在珍寶島打起來,「磐石」破碎了;後來又打了一場「中越邊界自衛反擊戰」,「同志加兄弟」翻了臉。中朝的關係會怎麼發展?很難預料。2009年8月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訪朝,金正日暗示,「北韓之所以退出六方會談,旨在擺脫北京的羈絆而已,並非針對美國。他希望直接與美國會談,雙方建立對話關係;一旦美國改變對北韓的政策,平壤將隨時調整外交政策。如果美國對北韓施以援手,北韓將成為對抗中國的最堅強堡壘。北京同平壤的關係的嚴峻性還不止於此。北韓核武器的指向是最敏感的問題,外界揣測只會針對美國、日本或韓國,然而,在稍早同柯林頓會談中,金正日的副手故意說漏嘴地流露,北韓核飛彈打不到美國,卻可以往西邊打,『我們在西邊的國土也需要保護』。至此,對於有朝一日北韓可能掉轉頭來,將中國作為核訛詐的對象的動向,已經躍然紙上。」讀報至此,心頭一驚。難道我國又要被動地在一場「對×自衛反擊戰中」中結束中朝友誼!

沒有志願軍抗美援朝,金政權早已不復存在

說起「鮮血凝成的友誼」,使人回憶起中朝蜜月時期。

南北韓的分裂局面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遺留問題之一。1945年8月,反法西斯盟軍蘇聯軍隊和美國軍隊登上朝鮮半島,占據朝鮮半島35年之久的日本宣告無條件投降。1896年俄國和日本曾經以橫貫半島的北緯38度線瓜分朝鮮。此時蘇美兩國沿用這條歷史分界線劃分了勢力範圍。在朝鮮半島南半部美軍控制地區,1948年8月15日成立了以李承晚為總統的大韓民國政府;在朝鮮半島北半部蘇軍控制地區,1948年9月9日成立了以金日成為首相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而後,根據雅爾達協定,蘇美雙方分別於1948年底和1949年6月從朝鮮半島撤軍。由於意識形態的對立,朝鮮半島的南北政府都有用武力吃掉對方、統一朝鮮的企圖;但1950年6月25日爆發的韓戰,第一槍是北韓打響的,這是必須恢復的歷史真相。

1949年中國內戰尚未結束,為支持朝鮮建立共產政權,毛澤東答應金日成的要求,決定從解放軍中抽調朝鮮人及朝鮮族官兵組成的156、164、166三個師另兩個朝鮮團,編入朝鮮人民軍。當年先後共為北韓提供兵力約6.9萬人,占韓戰前朝鮮人民軍總數的一半,成為人民軍的主力。戰前北韓已經擁有十個步兵師,一個坦克師,一個空軍師,總兵力13.5萬人,有150輛T-34坦克;大量重型火炮;180架高性能作戰飛機。蘇聯援助的其它軍事裝備和武器彈藥也於1950初運到,使部隊齊裝滿員;韓國軍總兵力約9.5萬人,八個師只有四個接近滿員,24架教練機,裝備少得可憐,沒有坦克和重武器,甚至連反坦克地雷都沒有。軍力對比北韓明顯占有優勢。從1950年6月12日起,朝鮮人民軍開始在三八線附近集結,23日完成了進攻部署。

1950年6月25凌晨,金日成的部隊向韓國發動了猛烈的進攻。為了使這次軍事行動帶上防禦的、正義的性質,國防部長的政治命令捏造敵情說︰「南韓軍隊已入侵三八線挑起了一次軍事攻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已經命令朝鮮人民軍進行反擊。」

6月30日,美國總統杜魯門下令美國陸軍介入韓戰。7月1日,美軍第24步兵師從日本空運韓國南端的釜山。7月7日,聯合國通過決議,組織聯合國軍支持韓國作戰,除美軍外,澳大利亞等15個國家也都象徵性地派出了部隊,總計3.9萬人,於7月上旬陸續到達朝鮮。任命麥克阿瑟為聯合國軍總司令。但麥克阿瑟坐鎮東京,7月13日任命美軍第8軍司令沃克中將為聯軍在朝鮮的戰地指揮官。14日韓國總統李承晚也把軍隊指揮權交給了沃克中將。在中國介入前,戰爭實質上變成了北韓軍隊與聯合國軍作戰。

韓戰初期,金日成部隊之所以能勢如破竹般拿下漢城,打垮韓國防禦體,除了武器裝備方面有蘇聯的大力支持外,主要是從中國齊裝滿員回國參戰的三個朝鮮師。這三個師原是中國第四野戰軍林彪的部隊,戰鬥力極其強大。在朝鮮人民軍中,師;旅長以上幹部,全部出身於原東北抗聯和延安義勇軍。原164師師長方虎山被任命為人民軍第5軍團(轄第3、4、7、9、42師)的中將軍團長,於11月15日被授予共和國雙重英雄稱號。

7月5日,朝鮮人民軍與美軍第24師在漢城以南48公里處接戰,繼續以破竹之勢向韓國腹地推進,兩個月,席捲韓國大部分領土,把聯合國軍趕到了北緯35度線上長140公里、寬90公里的釜山半島,背後就是大海。沃克中將在釜山半島組織了頑強的防禦,美軍第1海軍陸戰隊混編旅和第2步兵師於7月底適時趕到投入作戰。8月15日,金日成發布命令,要求在8月份完全解放南韓國土。但朝鮮人民軍已成強弩之末,付出重大傷亡的代價也未能突破釜山防線。

9月15日,麥克阿瑟將軍率領第10軍(由美軍陸戰隊第1師和第7師編成)7萬人和韓國陸戰隊5000人,在260餘艘艦艇和500架飛機的配合下,在朝鮮半島西海岸的蜂腰部月尾島登陸,第二天占領仁川。美步兵第7師往南挺進,在烏山與北進的聯軍會合,斬斷了朝鮮人民軍的後方補給線。9月26日美軍奪回漢城,而後兵分兩路,沿著東海岸和西海岸向三八線推進。朝鮮人民軍主力八個師被隔斷在南方釜山戰線,在後撤突圍中傷亡5.8萬人,後方空虛,節節敗退。10月1日退回三八線以北,10月19日撤出首都平壤。金日成率北韓首腦機關退到距鴨綠江50公里的江界。當時作為共產主義陣營老大哥的史達林提議放棄朝鮮半島,讓金日成撤往通化組織流亡政府;而毛澤東立排眾議,堅決派志願軍入朝參戰。而且在1951年1月,中國又為金日成輸送了10萬名朝鮮族戰士,重建潰敗的朝鮮人民軍。

1950年10月8日毛澤東簽發了《關於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命令》。同日,通過駐朝使館將命令抄送金日成。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新世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1204/1377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