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中國財政部發布消費稅法徵求意見稿,將生產環節的徵稅後移到批發零售等環節,以此增加地方政府收入。貿易戰致中國民眾失業壓力增大,現在稅負又要增加。
生產環節的消費稅徵稅後移到批發零售等環節,增加地方政府收入
消費稅是中國重要稅種之一,自1994年1月1日起開徵消費稅。消費稅的徵稅對象主要為煙、酒、汽油等。數據顯示,1994年至2018年,中國累計徵收國內消費稅105,176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2018年徵收10,632億元,占當期稅收收入的約6.8%,位列全國第四大稅源。
12月3日,中國財政部發布消費稅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徵收環節後移、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等內容在徵求意見稿中皆有體現。
關於稅收征管,徵收的主體未變,依然是稅務機關,進口消費稅由海關代征。但管理的部分變化較大,徵求意見稿規定,納稅人申報的計稅價格和數量明顯偏低且不具有合理商業目的,稅務機關、海關有權核定其計稅價格和數量,增加了海關作為核定部門。
另外此前的條例顯示,納稅人涉及生產、委託加工、進口、銷售等多個環節。後來消費稅徵收環節增加了批發、零售。本次徵求意見稿統一表述為在中國境內銷售、委託加工和進口應稅消費品的單位和個人,為消費稅的納稅人。
隨著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壓力逐漸增大,「消費稅增量部分歸屬地方」是否能為地方財政「解渴」?
據《新京報》報導,北京國家會計學院教授李旭紅表示,消費稅原屬於中央稅,根據消費稅改革的要求將收入增量部分留存地方,可以補充地方稅源,健全地方稅系。至於能為地方財政「解多大的渴」,這主要取決於增量規模所產生的收入對地方的貢獻程度。
在國際上,雖然各國消費稅的徵收環節有所不同,但消費稅的課徵對象較為相似,通常包括煙、酒、鞭炮、焰火、化妝品、成品油、貴重首飾及珠寶玉石、高爾夫球及球具、高檔手錶、遊艇、木製免洗筷、實木地板、摩托車、小汽車、電池、塗料等稅目、有的稅目還進一步劃分若干子目。
中國的消費稅徵收分別採用從價、從量、和複合計稅三種計稅方法。從價計稅辦法徵稅的應稅消費品,計稅依據為應稅消費品的銷售額。從量定額辦法計稅時,通常以每單位應稅消費品的重量、容積或數量為計稅依據。複合計稅就是即從量又從價,計兩遍稅(例如白酒)。
對此,興業證券發表報告認為,整體來看,消費稅改革將擴大消費稅稅基,增加整體消費稅金額,增量部分劃撥地方政府,直接拓展地方政府收入來源。該報告同時認為,此次大的消費稅品類改革尚未涉及,先行試點的三個品類整體貢獻的消費稅收入規模很小,因此,行業層面短期影響不大,但隨著後續制度推進,會將成本轉移給消費者。
另外,增加稅負的同時,中國民眾面臨失業的壓力也在增加。
據《路透社》12月3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表示,目前中美貿易談判進展良好;不過他也稱,在貿易問題上沒有「最終期限」,或許等到2020年11月選舉之後更好。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發布報告認為,中國經濟成長趨緩壓力並沒有消失,未來一段時間,中美貿易戰演變可能嚴重衝擊中國就業。
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於春海強調,現有根據各行業銷售利潤率進行的測算表明,加征關稅的幅度如果達到21至24%,對就業的負面衝擊將會迅速顯露。
他表示,如果關稅進一步提高,通用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橡膠和塑膠製品及金屬製品等行業可能會出現較大規模的失業,廣東、浙江、江蘇和山東等對美出口行業較為集中的省份可能會面臨較大的失業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