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再苦、再累、再難 也要堅持這些底線

作者:

1

第一,再苦,不失信於朋友。

有這樣一位畫家,有一天,他的一位老友登門拜訪,一番談笑風生後,老友不好意思地跟畫家表明這次登門主要是為了求一張畫,但知道他平日繁忙,所以遲遲不敢開口。

這位畫家想了想自己最近的身體狀況有點不好,但看到老友一臉難為情的樣子,就不忍心拒絕。於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說:「我們什麼交情,一張畫而已,不必覺得為難,這幾天就能給你。」老友聽後開心地笑了,再三表示感謝。

然而,畫家因為各種事務纏身,再加上生病,給老友作畫的事情便一拖再拖。一天,一周,一個月,又一個月過去了,畫家接到了老友的兒子送來的訃告,說老友已病故。這個消息對畫家來說如同五雷轟頂,一想到自己有負老友所託,心中又悲傷又自責。

「早知如此,當初就不該隱瞞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答應了,再苦再累也應及時作畫,那樣也不至於讓老友眼巴巴地等著,最後落得一場空歡喜。」失信於老友,讓這位畫家慚愧不已。他隨即揮毫潑墨畫了一幅,題上老友的名字,蓋上印章,攜至後院,將畫點燃,遙祭老友。

他鄭重其事地叮囑兒子,以後若是有老友求畫,一定要提醒他時間。

人活一輩子,離不開朋友。有朋友的相伴,就算再苦,也不會覺得孤苦無依。沒有哪種感情經得起欺騙的傷害。不失信於朋友,捧出真誠之心對待友誼,才能換來朋友的真心相待。

2

第二,再累,不埋怨家人。

有句耳熟能詳的話說:「別人只關心你飛得高不高,只有家人關心你飛得累不累。」

正所謂,關心則亂,家人正是太在意你,才會多問幾句話,才會事無巨細地為你操心。把不愉快的情緒遷怒於家人,將心裡的不痛快撒在家人身上,無疑是對家人一種深深的傷害。

網上曾有一個問題:為什麼那麼多人開車回家前,都要在車裡坐上一會兒,發會兒呆?有人說,這是因為回到家,推開門就是溫暖,需要那一小會兒來調整好心情。如此,才能不因勞累而埋怨家人,不因為工作上的煩躁而遷怒於家人。

家人,是用來守護的,不是用來埋怨的。有的人,當受到命運的不公對待時,心中憤懣不已,就會不自覺地埋怨起家人;有的人,當遭遇情感挫折時,也會怪自己的家人在小時候沒有給自己足夠的關愛……似乎自己所有的缺點,都是家人的錯。

生活有時的確不是公平的,但得到多少,其實最終還是取決於你做到了多少。我們如此,家人亦是。

所以,再累,也不要埋怨家人,這是一個人的修養。我們都應該明白,誰才是真正愛自己的人,而自己又應該對人生承擔起什麼責任。

3

第三,再難,也不自暴自棄。

曾經有學生因生活不順而鬱鬱寡歡,便問老師:「怎樣才能避開煩惱?」老師反問:「為什麼要避開呢?」

老師的話引人深思。在我們眼裡,煩惱就像洪水猛獸,讓人望而生畏,只想逃避。但換個角度想,煩惱也並非全是壞事,人,很多時候,便是在逆境和艱難中成長起來的。

其實,沒有哪一種命運是對人的懲罰。因一時的打擊而一蹶不振、自暴自棄,才是最大的悲劇。

如果當初孫臏因身體的殘疾而自甘墮落,就沒有後來奠定齊國霸業的馬陵之戰的輝煌勝利;如果當初蒲松齡因屢考屢敗而妄自菲薄,就不會有後來聞名於世的《聊齋志異》。

一個人,如果因眼前的迷茫而一路垂頭喪氣,那他就會錯過清風、錯過鮮花、錯過一切值得人欣喜的事。

遇到難題,要保持好心態,不要被困難嚇倒,踏踏實實地做好該做的,相信總有機會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新浪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1209/1380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