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體溫不是越低越好 長期低於36度 顯示身體有「病變」 4招拯救

估計最近大家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測體溫,進出小區得測體溫,復工回單位得測體溫,回到家感覺不舒服也會測體溫,測體溫的工具也不一樣,從水銀體溫計到電子體溫計,再到體溫槍,各種設備齊上陣。可以說每個人都盯著自己的體溫,生怕體溫超過了37度,哪怕到了36.9度也是心裡顫顫的,不過有人注意過嗎?是不是不有時候自己的體溫測出來會低於36度呢?雖然沒有超標會感覺比較安心,但如果測出來的體溫經常低於36度以下是不是也沒事呢?

我們都知道人的正常體溫在36.1-37.3之間,超過了說明有發熱情況,一般是感染、炎症等情況,但如果長期低於36度也並不是什麼好事,低於36度體溫是人體不健康的信號,一般來講體溫過低,跟人體免疫力、肥胖、慢性病有緊密的聯繫,甚至可能提示腫瘤和癌症。那麼為什麼低體溫會和這些問題有關呢?

為什麼會有體溫長期過低的問題?

體溫即身體內產生的熱量與消失的熱量所維持的差額,而體溫的平衡,則為維持生命的要素,所以體溫也被稱為生命徵象之一。體溫長期比較低的原因有三:

一、激素分泌紊亂

這種情況多見於女性,但也有男性出現,因為激素分泌紊亂造成身體組織、臟器功能失調,血液循環減慢,產熱量不足,但人體自我的散熱仍然持續,導致體溫下降。這種情況常會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容易導致感染,遷延時間長也會導致臟腑機能失調,甚至出現相關的慢性疾病。

二、貧血、身體虛弱、大病初癒

這種情況,估計大家好理解,主要是身體虛弱或者是營養跟不上,導致體溫過低,而貧血、虛弱往往跟慢性病以及腫瘤、癌症有一定的關係,如果長期不明原因低溫,一定要對身體進行一個全面檢查,對於惡性疾病能夠早診斷、早治療。

三、人體自律神經的調節失衡

當人體自律神經調節出現問題,交感神經有可能出現緊張,這樣就引起血管的收縮,循環受限後,就發生體溫降低的情況。而自律神經跟人體多種疾病有關,比如胃腸道疾病,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代謝疾病,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動脈硬化、心梗;以及各種疼痛、帕金森症候群等等。

除此之外,有些肥胖的患者導致自身肥胖的原因是基礎代謝過低,而體溫降低也是其中的主因,正是因為如此,保持身體健康、維持穩定的體溫是每個人都應該努力的方向,那麼那些人屬於低體溫的高危人群呢?

自我判斷是否屬於體溫過低人群?

有一個簡單的鑑別方法,那就是感覺自己是否比家人更容易怕冷,或者平常容易出現手腳冰冷的情況,當然如果日常多測量不同時間的體溫做總結比較更準確一些,如果這些問題存在的話,那麼就可能屬於低體溫的人群,需要特別注意了!可以通過日常的一些調整,來逐漸改變現狀。

改善低體溫可以從下面幾個方向做:

飲食型態調整

日常的三餐需要定時定量,定時吃早餐可以避免攝入熱量和消耗熱量發生不均衡的情況,養生定時的進餐方式有助於平衡體溫,恢復正常。暴飲暴食的飲食方式也不利於保持體溫的恆定,會給體溫調節中樞帶來負擔,時間長了容易罷工。

當然避免冷飲和過冷的食物也是很好的改善方法。

生活型態調整

泡熱水澡、跑腳,平時如果體溫比較低,可以考慮居家通過泡熱水澡、泡腳的方式來改善,這兩種方法都可以通過熱水的問題促進血液循環,血液循環改善後人體的新陳代謝加快,產生更多的熱量,從而保證體溫的正常平衡。

緩解壓力,避免緊張,情緒會對體溫產生影響,工作和生活的壓力會造成人體肌肉緊張,這也是人體會感覺身體酸疼的原因之一,同時血管收縮,兩者加劇了循環功能的惡化。而且,由於壓力會讓自律神經失衡,也會導致體溫下降。所以,良好的休息、休閒方式都是讓體溫保持正常的方法。

儘量少用空調,過多使用空調就相當於在外部干涉體溫的調節,會破壞人體原有的調節機制,尤其是在夏季長時間使用空調讓人體自我調節問題的能力減弱,最終導致體溫過低。

運動習慣調整

這個自然是多運動,會讓身體產生更多的熱量,而且促進循環,現代人尤其是上班族,工作的時候基本上是久坐不動,容易導致體溫低,改善的方式就是坐一個小時就要適當站起身運動一下,或者爬爬樓梯,哪怕就是去接杯水都會改善。據研究顯示,站著和坐著熱量差距有一成左右,所以對體溫的影響較大。

養成運動習慣,研究顯示每周運動5次,每次30分鐘能夠保持身體健康,身體機能平衡,同時也有助於體溫調節平衡。

從事家務活動,如果沒有時間,也可以從事家務工作,別看做家務活動量不大,但有很多瑣碎的工作,加起來熱量消耗也非常大!

不是特別需要時,避免使用藥物

有不少藥物的副作用能讓體溫下降,如果沒有必要儘量減少使用。而且,有些人因為筋骨關節疼痛、或者身體其他部位疼痛,使用止痛藥,這些藥物含有較多的解熱鎮痛成分,會抑制體溫。長期使用也會干擾正常體溫調節!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荊山浮屠話健康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319/1424606.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