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北美新聞 > 正文

美國大數據預測:六月就是疫情盡頭

全球正壟罩於武漢肺炎疫情,各國政府祭出不同強度的防疫政策,最新預測數據顯示,人與人之間保持充分的社交距離,對於疫情趨緩高度有效,就看民眾的配合程度了。華盛頓大學健康數據評估中心(IHME)於5日發布最新的預測資料指,如果美國社會維持充分的社交距離,武漢肺炎的總死亡人數有望於5月中旬至6月中旬到達頂點,不再升高。

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數據評估中心(IHME)預測,如果美國社會維持充分的社交距離,武漢肺炎的總死亡人數有望於5月中旬至6月中旬到達頂點,不再升高。

IHME自今年三月下旬陸續藉由中國武漢以及西班牙、義大利境內的七個地點的大數據推估疫情變化,這幾個地點都在政府祭出封城等禁令後不久,境內疫情似乎就達到高峰。

IHME最新預測資料顯示,如果美國社會維持充分的社交距離,包括學校停課、待在家、避免非必要的商務往來等,全美武漢肺炎疫情將快速趨緩,每日死亡人數以及臨床需要的病床與呼吸器數量有望於4月中旬達到高峰,總死亡人數則有望於5月中旬至6月中旬到達頂點,不再升高。如果各州實施的防疫措施更嚴格,疫情高峰有可能再往前拉。

不過,疫情走向涉及的變數太多,像這樣的預測資料可能有局限。中山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廖勇柏解釋,觀看大數據資料時,應考量取樣的數據來源國家是否都擁有類似的條件(例如,應考慮這些國家祭出的措施與民眾配合情形是否雷同),以及資料本身的正確性(例如,如果一個國家或地區提供的資料涉有隱瞞,其提供的大數據所作的推測就有偏誤),因此預測結果僅能作為參考與提醒。

一如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曾經預測台灣疫情可能是全球第二慘,但至今綜覽全球防疫成績,顯然預測失准了。廖勇柏舉例,這是因為,美國學者提出這項預測之初,未料到台灣會持續拉高邊境圍堵強度、投入大量人力進行疫調與匡列采檢高風險群,他們也沒想到台灣民眾高度警覺、在疫情之初政府就緊急成立口罩國家隊,民眾排隊買口罩作足自我防護,這些變數均是影響疫情走向的關鍵。

"不過,IHME這份預測資料仍給了台灣很重要的提醒,那就是,人與人之間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對於疫情趨緩高度有效。"

當前台灣武漢肺炎確診病例多數為境外移入,且美國是主要來源國之一,如果美國疫情能像IHME所預測那樣,於5月中旬至6月中旬後趨緩,台灣的疫情會在何時開始走低?

對此,廖勇柏也不敢斷言。他說,美國疫情趨緩後,包含台灣在內的世界各國的疫情肯定連帶受益,但疫情發展牽扯的因素多,像是部分國家采相對放任的"佛系防疫"策略,如此疫病傳播範圍可能持續向外擴大。

"因此,無論學界以何種模型預測出什麼樣的結果,最終均應回歸我們自身能做的事,那就是政府端持續提前部署、民眾端配合防疫。"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世界新聞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408/1433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