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大清最後17年的三大致命錯誤

作者:

大清自1860年代開始「開洋革新」以來,特別是由於打開國門,外貿型經濟得以發展,中國社會獲得了意想不到得好處,國力大幅提高,乃至80年代一度自詡為「中興」。假如不是最後17年連出昏招,也許清廷不至在辛亥那年滅亡。

大清最後半個世紀的發展,倒不是來自清廷做了什麼,而在於他們受西方逼迫,被迫放開了一些經濟權利給民眾,因此社會實現了快速發展。事實上,他們哪個地方不管,哪個地方少管,哪個地方就一定會得到發展。問題是,清廷見國力「強大」,開始想做點事,結果都給做砸了,簡直就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最終招致大清覆滅。

第一件,發展海軍,干預周邊,妄開邊釁。

清廷手裡有了倆錢,首先想到的是擴軍,特別是海軍。一開始要建四支,最終北洋海軍規模最大,共有大小軍艦25艘,輔助軍艦50艘,運輸船30艘,官兵4千多,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九(前八是:英、法、俄、德、西、奧匈、意、美)。

有了這麼「強大」的海軍,清廷腰杆立馬硬了。那時「洋人」已經不怎麼來打擾大清了,唯獨旁邊的日本可氣,國力也是蒸蒸日上,而且有意染指朝鮮。「強大」起來的大清,對此當然是不服的,又認為朝鮮本是中國一衣帶水的「藩屬」,越南已經丟給了法國,但朝鮮不能丟給小小的日本的,因此一定要管到底。

同時,按照世界「兵器譜」的排名,日本海軍不過居於第十一位,應該不是老九的對手。儘管清廷也不想真的開戰,那個海軍本來也就是裝裝門面的,但清廷在朝鮮問題上畢竟開始托大,陸海軍往朝鮮發了不少,最終與日本不可避免的打了起來。

甲午戰爭的過程就不用說了,結局很重要——北洋海軍全軍覆沒,標誌著大清30多年的「開洋革新」徹底失敗,近代化成果化為烏有。清廷外強中乾的紙老虎面目被日本輕輕戳穿,又是割地又是賠款,威信掃地。西方列強才發現以前對大清真是太客氣了,而清廷竟然連一個日本都打不過,此後不能再予以「尊重」,清廷的國際地位急劇下降,在國際上開始受到孤立和「霸凌」。

第二件,企圖回頭,利用暴民,盲目排位。

這就是我寫了很多次的義和拳作亂和八國聯軍進京「維權」事件,過程也不用說了,重點是老佛爺為何執意「回頭」?

其實,清廷與洋人打交道確實是很不舒服的,不僅沒有面子,關鍵是列強的那套制度非常「危險」,容易把大清子民帶壞了。因此,慈禧在內心本來就不想跟他們平等交往,最多是虛與委蛇,如果能切斷往來就太好了。

但打又打不過,過去打不過洋人,後來連個彈丸日本也打不過。怎麼辦呢?在理論上,張之洞的「中體西用」學說已經無法與康梁譚的維新聲浪相抗衡,不能再繼續忽悠讀書人了,清廷和慈禧也沒發明出什麼新的理論,如果想排外的話,那麼只好藉助義和拳這種「國粹」了。歷史的這一必然邏輯,其實就來自慈禧的心路歷程。

走回頭路的故事,如今其實比比皆是,比如二戰後的中東世界,特別是1979年執意要走回頭路的伊朗

如果說1894年跟日本開戰,還比較「科學」,因為硬體本來不差,差在「軟體」。但1900年老佛爺向全世界宣戰,則太不「科學」了,因此連東南督撫都拒不聽命了,搞起了「互保」。

幸而列強此時也沒有「接管」大清的準備,當年英國「接收」一個散漫的印度都花了整整200年的時間。於是清廷還是被列強允許繼續存在下去。同時,也正像瓦德西元帥看到並指出的那樣,這幫人也不是太好管,還是讓中國人自己管吧。

不過,比照日清《馬關條約》,洋人也不能自跌身價,於是簽了一個《辛丑條約》,著著實實要了4.5億,連本帶利9.8億。在那個時代,這可是一個天文數字,大致相當於現在的一兩萬億美元。也就是說,清廷你可以活,但其實是要為列強打工、收稅、看場子。

第三件,經濟回頭,收回路權,激起民變。

一般都知道,辛亥革命的導火線是「保路運動」,而保路運動源自清廷「朝進民退」政策。

說簡單點,就是清廷本來允許南方各地民間集資修鐵路,結果朝廷後來又說還是由正腐來修,你們就別修了。這也沒什麼,把民間集資款退了就好,但此時清廷的做法卻惹了眾怒,他們或者少退,或者不退,反正就是要生割韭菜,你們看怎麼吧?

那時的老百姓可不一樣,事實上有著強烈的產權意識,因為那時的土地、房產和企業,都是屬於自己的。農民也有強烈的「小農意識」,這其實是一件好事,這恰恰說明那時還存在著小土地所有者,他們對自己的土地以及其他權益,有著根深蒂固的確認與理直氣壯的捍衛。

事實上,沒有保路運動造成的形勢,就沒有整個南方社會動盪不安的氛圍,也就沒有湖北舊軍調去四川的可能,也就沒有武昌新軍發動起義的機會。因此,保路運動是武昌起義的導火線,造就了辛亥革命。

顯然,清廷最後17年可謂是昏招連發,但這又是歷史的必然。因為滿洲權貴不想放棄手裡的權力,拒絕實質性的變歌,因此內外交困,只好一步步這樣滑落下去,最終了結自己的宿命。

當然,對於拒絕進步的清廷,他們犯點錯其實也有好處,或者說這是歷史進步的唯一途徑。因為有兩次鴉片戰爭,才有洋務;有洋務,才有甲午;有甲午,才有維新;有維新失敗,才有庚子回頭;有庚子之難,才有歌名浪潮洶湧澎湃;有庚子失敗,才有新政;有新政,才有保路運動;有保路運動,才有武昌起義。你看,少了誰都不行。

既然歷史的道路不能順著開闢,那麼只好假借清廷之手,逆著開闢,也許反而更快一些。因此,清廷的「錯誤」,反而是他們的「功績」,只是老百姓在轉折過程中要多受點罪而已。

歷史在大的構造上,還是有一個必然性的,歷史當事人不是被拉著走,就是被推著走,總之有一個內在邏輯,儘管很多人看不到。

責任編輯: 時方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502/1445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