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一把好牌打成稀爛 楊廣是怎麼做到的?

多難可能興邦,多難未必興邦。興邦的前提條件是,這個民族,至少是其中的大部分人,能夠吸取歷史的教訓,認識普遍的常識,尊重普遍的規律,設置合理的規則。否則,多難只能證明自身的低劣。

你可能難以相信,中國人千百年來所津津樂道的「貞觀之治」結束的時候,盛世大唐的國力還沒有達到五十年前的水準,也就是隋朝的「開皇之治」後期的水準。

原因是,貞觀之治開始前,隋煬帝的已經將國力消耗殆盡,隨後又引發了隋唐更迭過程中十幾年的戰亂,導致人口急劇減少,國家極其衰弱。

社會財富的積累,人口的增長,一方面需要給百姓減負,讓他們日子能夠過好,能夠放心地生孩子,生下孩子能夠養大,休養百姓才有國家生息。另外一方面,也需要相當時間的積累,幾代人、十幾代人的辛勤勞動,財富代代疊加,才能形成比較充盈的國力。貞觀之治的效果,也需要時間才能充分顯示。隋朝開皇時代的繁榮也不是天賜,而是長時間地執行正確的政策,加上楊文的父親一身謹小慎微,宵衣旰食才得到的。

楊廣拿到了一手好牌。他可以說是非常非常幸運的,比唐太宗李世民還要幸運得多。他含著金鑰匙出生,十一歲就被封為晉王,三十五歲當上了皇帝,而且他捕手的這個帝國是當時世界最強大的帝國,當時的隋朝國力強盛,國勢蒸蒸日上。上天給了他這樣一把好得不能再好的好牌,他只要正常出牌,就能舒舒服服地做他的人生大贏家,命運對楊廣已經無法更加眷顧了。

不過最終他卻成了輸家,而且是大大的輸家,輸得一敗塗地。他不但自身橫死,而且葬送了他父親一世心血造就的帝國,甚至不可避免地禍及妻子兒孫,也給天下百姓帶來深重的災難。他自己在年富力強的時候,被他信任的部下處死。他的皇后,被他的部下宇文化及搶去做妾,後來又被其他人輾轉搶奪,做過很多人的玩物。他的子孫被造反者當作工具使用,不用以後就給予處死。強大的隋朝在他手上瓦解,國家落入李淵父子手中。他背上昏君和暴君的惡名,永遠也無法洗清。

楊廣,他是怎麼把一手好牌打成稀爛的?

首先,他為了獲得偉大政績和奢侈享受,不斷興建宏偉的工程。在十幾年時間裡,他大肆營建東都洛陽,在各地修建豪華的離宮和別館,還有巡遊各地的壯觀的馳道,其中工程量最大的,當然是舉世聞名的京杭大運河。這些工程無一不需要耗費大量的財富,並且需要調動大量的民眾。這些工程很多並不是必要的,也有些是需要但是並不那麼急迫的。大運河固然是大大有利於鞏固國家一統,商品人員往來,但是短時間內完成這個巨大工程,也會給百姓帶來的太過沉重的負擔。

其次,他不斷征討周邊的民族和國家。短短十來年,他向南征討越南、琉球,向西征討吐谷渾,向東北征討契丹和高句麗。其中耗費人力物力最大、損失最慘重的是三次征討高句麗,死傷的百姓達到數百萬。這些戰爭大部分都是主動出擊,並沒有十分的必要。無窮無盡的戰爭帶來的是大量的死傷,這點終於讓百姓忍無可忍了。

其三,他為了「萬邦來朝」的假象和虛名,大肆揮霍國家財富。他帶著龐大的隨從隊伍,擺著豪華的排場,跑到北方草原會見突厥的可汗,然後又召見北方各族的首領。這些人這麼給面子遠道而來,當然要賞賜,他慷慨地賞賜那些首領以無數金銀財寶和綾羅綢緞。然後又同樣地跑去西域,在焉支山設下豪華營地,威逼利誘西域二十餘國君主前來拜見,然後還是賞大量的賞賜,讓這些人滿載而歸。他還在洛陽招倈周邊數十個國家的使節和客商,舉行大規模的盛會,極盡奢華的加以招待和賞賜。高熲和賀若弼等為建立隋朝立下大功的柱國重臣,認為給突厥賞賜太多,表示非常心痛,居然就被楊廣處死,家人還被流放為奴。楊廣豪氣沖天地大撒錢財,其實也沒有落到好名聲,而是被外國的當作傻瓜冤大頭。當時就有外國人在街上說,中國固然富有,但是也有很多衣不蔽體的窮人,幹嘛要裝著錢多花不完的樣子?後來,受賞賜最多的突厥甚至發兵圍困落魄的隋煬帝,差點把他打死。

隋煬帝在短短十幾年時間裡,這麼一番折騰下來,終於把天下給逼反了。全國烽火四起,大大小小的造反勢力多達二百多股,最後分化組合成十幾支強大的割據勢力。而那些王公大臣,比如寵臣宇文化及和親表弟李淵等人,也趁機出手,開始逐鹿中原,搶奪這大好江山。

楊廣很傻嗎?

不,他一點都不傻。他讀書很好,寫的詩文質量很高,文學水準遠遠高於英明神武的唐太宗。他不但讀書很好,軍事組織能力也不差。他二十歲時就以大元帥身份率領賀若弼、韓擒虎等一代名將出征江南,乾脆利落地滅亡了南陳。他為隋統一全國立下頭功,這讓太子也非常嫉妒。他甚至能夠十幾年如一日地偽裝自己,他的父母也就是隋文帝楊堅和皇后獨孤伽羅,覺得他不但能幹,而且具有孝順、自律、謙虛和節儉的品格。這使得隋文帝最終下定了極大的決心,不惜違背祖制,廢掉太子,以次子楊廣取而代之。

這些足以說明楊廣的智商很高,能力也很強吧?

既然智商高,能力強,怎麼把一個富裕強大的國家快速地給折騰沒了呢?

第一,他急於向世人證明自己的能力,也過於熱衷樹立個人的名聲。楊廣是通過陰謀手段成為儲君的,上台前又經歷了被廢掉的兇險,他急迫間快刀斬亂麻,採取了弒父殺兄的殘忍措施,才得以安然登上皇位。因為這些經歷,他迫切地要做一番宏偉的事業,要讓天下人認識他的超凡能力,頌揚他的偉大功績。他不但想要超過他的父親,他甚至要超過秦皇漢武。他太過急迫了,沒想到的是,急功近利的結果反而是適得其反。

第二,他出身富貴,不懂得百姓疾苦,更不懂得尊重百姓的財產和生命。他的高貴出身,他一帆風順的人生經歷,使得他的眼裡只有君主的無上威嚴,國家的宏圖大業,而老百姓,只不過是一群螻蟻罷了,或者只是完成自己目標的一把棋子而已,自己可以根據需要隨心所欲地進行調配運用。

第三,他的權力完全沒有制約,甚至連勸諫和真話都被他屏蔽了。他殘酷地處死說真話和提意見的人,於是勸諫的人沒有了。他重用說好聽話和無原則服從的人,於是身邊就只有奴才而沒有能人了。於是乎,他可以獨居深宮,肆意暢想,為所欲為,連一絲雜音都聽不到,何等暢快!何等美妙!

唐太宗李世民的個人出生、經歷和資質與隋煬帝非常相似,甚至有很多人認為隋煬帝資質還要高於李世民。李世民之所以能夠留下美名,在於他和楊廣有一點區別:他能夠吸取楊廣失敗的教訓,他讓人說話,並且是說真話;他能夠虛心聽取各方面的批評和意見,這樣一來,避免了很多個人難以避免的錯誤。

所以,全世界都已經形成了一個共識,也可以說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常識中的常識: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個人能力和品格上,國家的下層要全面發揮所有人的智慧和能量,國家的上層要形成合理的分工負責和互相制約與協調,這樣的國家才能穩固長久,穩步前進。如果無視這個常識,那只能在治亂中不斷循環,永遠無法擺脫歷史的周期律。

多難可能興邦,多難未必興邦。興邦的前提條件是,這個民族,至少是其中的大部分人,能夠吸取歷史的教訓,認識普遍的常識,尊重普遍的規律,設置合理的規則。否則,多難只能證明自身的低劣。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史域獨行者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710/1475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