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民意 > 正文

親子之間:玉不琢 不成器

作者:

兒子小學畢業時,學校發給最後一個學期的成績單,上面除了有各項科目的成績之外,還有一段老師的評語。他的導師給他的這段評語如下:「某某(兒子的名字)是塊待琢的寶玉,有資質但缺乏努力,在學習上不能投機取巧,需要用心認真,才能發出光華,再加油吧!」

我當下看到這段評語時,其實很感動於老師的用心與期許。尤其這第一句話「是塊待琢的寶玉」更能顯示出老師的用心良苦,以及望子(學生)成龍、恨鐵不成鋼的心情。我跟兒子說,光是因為這一句話,你就應該好好努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現出來,來回報老師對你的深重期待。兒子聽不太懂,於是我就跟他進一步解釋。

我問了兒子說他有沒有看過寶玉?兒子回答說「有」。我再問他說,那他有沒有看過還沒有被開採前的玉石?兒子說沒有。於是我跟他說玉石還沒被開採出來前,其實是包裹在石頭之中,外觀看起來就是一顆石頭。我舉例說坊間常見一種開運的裝飾品叫做水晶洞,通常都是兩邊一對,就像把石頭從中剖開,露出裡面的水晶結晶。兒子說他有印象,我說水晶洞跟玉石的原理是一樣的,就是外層的石頭包裹著裡面的水晶或玉石,只有很有經驗的人,才能看出裡面有水晶或玉石,然後再想辦法雕琢或切割,把石頭的外層去除後,就能顯露出裡面的水晶或玉石。

剛好最近我要兒子開始讀《古文觀止》,正好讀過「完璧歸趙」的故事,於是我就跟他引申說明。我說「完璧歸趙」裡面,大家搶著要的那塊「和氏璧」,除了是一塊很漂亮、號稱完美無瑕的玉石之外,它的由來還有另一個典故。於是,我就簡單講了一下「和氏璧」由來的故事給兒子聽,我說那個發現「和氏璧」的人卞和即使被兩任君王砍斷雙腳,還是堅持那塊石頭裡有著絕世的寶玉,最後終於被雕琢出來,成為稀世珍寶的「和氏璧」。

我跟兒子說,你的老師在成績單上面的評語,根本可以不用寫「是塊待琢的寶玉」這一句話,就直接寫「有資質但缺乏努力…」也就可以了,但是老師堅持把這句話放在最前面,不就像是卞和一樣,看出你真正是個人才(寶玉),可是如果荒廢了自己,不踏實學習、只會走捷徑做表面,那就像是《禮記.學記》或《三字經》中講的「玉不琢,不成器」,也就永遠是塊石頭,無法顯露出寶玉的內在。

我說老師跟你就是兩年的師生之緣,這還是你畢業前的最後一份成績單,這個老師以後也沒有機會再繼續教導你,所以如果不是對你抱持很大的信心與期許,根本就不需要這樣寫的,但是老師願意在最後一張成績單上面的評語還如此的用心,你除了要感謝老師的「知遇之恩」外,也一定要自我要求、自我勉勵,把自己內在的這塊寶玉開採出來,顯露出來,以回報老師的這份心意。

兒子聽了認真的點點頭,我從他眼中看到了堅定的眼神與意願。我期待另一塊「和氏璧」可以在未來發光發熱,以無愧自己寶玉的資質與恩師的期許。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新三才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1011/1510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