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診斷糖尿病的新指標終於來了 糖化血紅蛋白≥6.5%

相信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空腹血糖、餐後2h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HbA1c)這幾個指標都不會陌生,它們都是糖尿病的重要的診斷與評價指標。隨著國內糖尿病發病率的逐年上升,我國在糖尿病的防治上也越來越重視,這在每隔2-3年就更新一版的《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已充分體現。

指南每一次更新都會有新的內容,而最近在今年11月底發布的最新一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其中的亮點之一就是將HbA1c納入到了診斷標準中,下面我們一起來解讀一下其中的意義吧。

HbA1c在糖尿病中的作用

HbA1c是血紅蛋白發生非酶糖化的產物,詳細點說是其中的珠蛋白β鏈N端纈氨酸殘基與葡萄糖發生非酶結合而來。而且它們就像親密的戰友,一旦結合在一起就牢不可破,很難再分開。

血糖越高,結合就會越多,而且它們結合後可在血液循環中存活至少3個月,所以通過測定HbA1c可以反映2-3個月平均血糖的水平高低,在糖尿病的管理中具有重要價值。歐洲、加拿大、美國和國際糖尿病聯盟等多個地區的學會和組織均推薦一般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1c控制目標為<7%。

我國新指南終於將HbA1c列入診斷標準

在國際上,WHO早在2011年就建議在條件具備的國家和地區採用HbA1c診斷糖尿病,診斷切點為≥6.5%,但之前由於我國各地區測定HbA1c標準化差別較大,尚未能統一診斷標準,所以在我國之前的指南中,均未把HbA1c作為我國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而是作為血糖控制的評價指標。一直以來國內許多專家學者也認為,HbA1c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被低估了,呼籲與國際接軌,把HbA1c納入到診斷標準中。

終於在最新版的指南里,在經典的3項診斷標準後面,增加了HbA1c,其標準與WHO的推薦一致,為≥6.5%,可見我國學界對HbA1c越來越重視了。

HbA1c在新指南中還有哪些改變?

在新指南中,除了把HbA1c加入到診斷標準以外,其實還新增了個體化HbA1c控制目標設定的「主要影響因素」。雖然對於大多數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推薦的HbA1c控制目標為<7%,但由於每一位患者的年齡、病程以及合併症等都不相同,所以一直以來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的專家學者均建議HbA1c的控制目標也應該遵循個體化原則。

這個個體化原則的主要影響因素包括了年齡、糖尿病病程、預期壽命、併發症以及有無合併心血管疾病等,指南提出對於年輕、病程較短、預期壽命長、無併發症、不合併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推薦HbA1c控制目標為<6.5%甚至更接近正常。

對於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則分以下幾種情況:

(1)健康狀況良好的,建議將HbA1c控制目標設定為<7.5%;

(2)健康中度受損的,建議將HbA1c控制目標設定為<8.0%;

(3)健康狀態差的,建議將HbA1c控制目標設定為<9.0%;

(4)對於合併阿爾茨海默病的老年患者,若預期壽命<5年,HbA1c可控制在<9.0%;若預期壽命較長,HbA1c可控制在<7.5%左右。

結語

從新指南可以看出,我國在2型糖尿病的診斷上又向前跨出了一大步,將使糖尿病的診斷與防治更加精準,個體化及人性化。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藥師方健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1222/1536769.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