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古人忠告:「四十多欲 大勢已去;五十多情 雞犬不寧」 何意?

人生就像一輛沒有返程票的列車,不管你願不願意,都要跟隨這輛列車往前行駛,直至生命的終點。每個人經歷的事情不同,看到的風景也有很大差別,但對於所有人來說,有一點是非常公平的,那就是時間。無論富貴還是貧窮,每天都擁有二十四小時,不會多一分鐘,也不會少一分鐘。

按照成長軌跡,可以把人生分為五個階段,即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和晚年。農村有句老話,處於什麼樣的年紀,就要明白自己該做什麼樣的事,否則就屬於不務正業。文聖人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十五歲立下學習的志向,並且養成終身學習的好習慣,成為當時最博學的人,開創了儒家學派。在孔子看來,三十歲的年紀能夠自立,包括精神和物質;四十歲做到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看淡一切,懂得天命所在,餘生才能不後悔。

誰也不知道自己的壽命有多長,但也不要為此苦惱,做好自己最重要。生命的意義不在於長度,而在於寬度,不留遺憾就是滿意的答卷。人過中年之後,應該怎樣規劃後半生呢?關於這一點,古人曾給出忠告:「四十多欲,大勢已去;五十多情,雞犬不寧。」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一、四十多欲,大勢已去

古人把三十歲視為半輩子,因為那時候人們的平均壽命較短,活到六十已經算不錯的了。但是,按照現代人的平均壽命,三十歲正值壯年,四十歲還被稱為一枝花,四十歲過後,將會開啟人生的下半場,從而慢慢進入暮年。所以,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四十歲屬於人生的分水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此處的「欲」,指的是人的各種欲望,比如對財富的貪婪,對名利的追逐,以及在各種不良嗜好中迷失自我。俗話說,君子愛財,物質有道,財富也好,名利也罷,適當追求這些東西,不僅沒有壞處,反而能夠體現自己價值,在追求的過程中感到快樂,享受成功帶來的喜悅。

但是,凡事都要有度,過猶不及。年輕的時候,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可以為了所謂的夢想付出一切,哪怕頭破血流,也有大把時間和精力調整。一旦過了四十,不管你承不承認,與年輕時的自己相比,精力上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必須扛起家庭責任,孩子需要照顧,父母需要贍養。

學會放棄以前的一些欲望,尤其是不良嗜好,比如打牌、玩遊戲等。把時間和精力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用來工作,讓日子越過越好,另外一部分用來陪伴家人。可以有欲望,但切記欲望太多,認清自身的能力,儘量做到適可而止。假如過了四十歲,你還像以前那般隨心所欲,餘生很難被幸福光顧。

二、五十多情,雞犬不寧

老祖宗常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只要與人打交道,就離不開「人情世故」四個字。二十多歲的年紀,或許不懂得珍惜感情,交往過好幾個對象,有的刻骨銘心,有的只是蜻蜓點水。等到三四十歲,思想逐漸變得成熟起來,但也有可能經不起誘惑,在花叢中迷失方向,做出不理智的行為。

等到五十歲之後,一定要管好自己,即便偶爾產生多情的心理,也要及時調整。這裡的「多情」,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操心太多,自尋煩惱;一種是太花心,做出傷害妻子的舉動。對於第一種情況,試著學會看淡,不該管的事情不要管,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遠憂,不要整天想太多,否則只是徒增煩惱。

對於第二種情況,經常發生在事業有成的人身上,妻子容顏不再,加上身邊出現太多誘惑,不乏年輕漂亮的女人,稍不留神,就有可能犯錯。新鮮感只是暫時的,當新鮮感消失之後,留下的只是愧疚和自責,萬一被發現,輕則被家人責怪,重則妻離子散。所以,拋棄那些多情的念頭,於人於己都有好處。

人過中年,若想餘生更幸福快樂,希望牢記古人「四十多欲,大勢已去;五十多情,雞犬不寧」的忠告,越早明白越好。各位看官,如果你事業有成,能否做到不忘初心,不被花花草草迷惑呢?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史學界的007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1226/1538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