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古人

古人怎樣避暑?中國最早的「冰箱」,已有2000多年歷史(圖集)
2022-12-30

曾侯乙墓中的青銅冰鑒,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人類最早的原始「冰箱」。 曾候乙銅冰鑒個頭不小,高60多厘米,重170公斤,實際上是一個二合一的組合器皿,分成雙層,外為青銅方鑒,內為盛放食品的尊缶。 鑒與缶之間有較大的空隙,用來裝冰塊,在缶內裝酒,蓋上蓋子冷藏一下,夏日就可以喝到冰鎮的美酒了。更牛的是,一些冰鑒上還有氣孔,可以把冷氣釋放出來,有點兒冰箱空調一體機的意思。

說說古人用什麼洗頭髮?(組圖)
2022-08-29

古人重視頭髮,所以也重視洗頭髮。「沐浴」一詞中的「沐」字,最初就是指洗頭髮。漢朝時,公務員每五天放假一天,就是讓他們回家洗頭髮,這個假期被稱為「休沐」。

古人避暑絕招,看完徹底被折服(組圖)
2022-07-16

炎炎夏日,現代人都是呆在空調房中不肯出來,充分享受了科技發展所帶來的紅利。萬瓦鱗鱗若火龍,日車不動汗珠融.無因羽翮氛埃外,坐覺蒸炊釜甑中.這是節選自陸游的詩《苦熱》,說的是日光火辣辣的像條火龍,人就像坐在蒸籠里,身上汗水滂沱而下。而同樣面對酷暑環境的古人又是怎樣避暑的呢?一、宮廷...

古人傳遞信息的方式
2022-04-01

教堂的鐘樓往往是一地最高的建築,悠揚的鐘聲傳盪四方,承擔了報時、示警,以及提醒人們參加宗教活動的使命。圖為美國華府國家城市基督教堂的鐘樓。(Mladen Antonov/AFP)古代也有新聞傳播?有一種騎馬傳遞的信息,由專人扛著牌報或露布騎馬沿路展示公告;揭帖則是印寫著消息的紙片...

從0歲到100歲:古人對年齡的稱謂,原來這麼美!!(組圖)
2022-03-07

古時,人們交流時,不會直接說自己多少歲。而是會用年齡稱謂來代替,這些在詩詞中也常有體現。比如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這裡的黃髮指老人,古時,黃髮是長壽的象徵。垂髫,垂下來的頭髮,用來指小孩子。髫,小孩垂下的短髮。今天,詩詞君和大家一起...

抹額:那一抹絕色 古人額間的專屬飾物(組圖)
2022-02-01

清朝貴族女子喜歡配戴抹額,形制多樣而華美。圖為《雍正十二美人圖》之桐蔭品茗烘爐觀雪消夏賞蝶。(公有領域)抹額,一種覆蓋於額頭上的傳統飾品。你能在古代小說的世家子女身上,找到它的身影;也能在傳世國畫和老照片中,一窺它的形貌。這幾寸寬的帶狀飾物,或嵌以珠玉,或...

古人言「寧可試人棺,莫穿他人鞋」,很多人不明白,其實道理簡單(組圖)
2021-09-12

現在科學技術的發展讓很多人體會到了高科技的魅力,很多東西只需要科學程序驗證就可以得出結論。但是,在科技並不發達,或者說是沒有科技力量的時候。很多經驗都是古人經過自己的實踐記錄下來,並且經過數千年的代代驗證成為了如今我們的生活經驗。像是在農村地區,就有很多老...

古人常說:「好男有毛值萬金,好女無毛旺三代」啥意思?(組圖)
2021-09-09

古人常說:好男有毛值萬金,好女無毛旺三代啥意思?中國是一個有著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在這個國家中,因為有了很長時間的發展,所以每個朝代都積累下來了很多的文學作品。但是我們也知道,古代是很少有人能夠去學堂學習的,尤其是窮人家的孩子。所以,他們就利用自己的智慧和...

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北向:古人如何睡眠養生?(圖集)
2021-09-07

睡覺這件事,歷來受中國養生家們的重視。中國人自古就很注意睡眠養生之道,古人有不覓仙方覓睡方的說法。其實現代人面臨的睡眠問題更加嚴重,更應該注重睡眠養生,了解古人睡眠養生經驗,會給我們一些有益的借鑑。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北向什麼叫做寢不橫屍?它出自於《論...

古人天黑就睡覺?其實他們比我們想像中會玩得多
2021-09-06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都認為古人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了晚上就睡覺,幾乎沒有所謂的夜生活。但實際上,古人的夜生活比我們想像得還是要豐富得多的。首先我們必須得了解一個重要的時間點,那就是隋朝。在隋朝之前,中原經歷了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兩個加起來長達近千年的亂...

古人的秋天真精緻(圖集)
2021-09-04

有話道:夏去秋來,日日自新。這個季節,最適合在午後品讀唐詩宋詞,一杯清茶,一碟點心,偷得浮生,半日閒。有人說:秋天是寂寞的,也有人說,秋天是淡然的。那麼,在古人眼裡的秋天是什麼樣的呢?古代生活節奏慢,尤其是文人雅士,強調享受生活,與天地同樂。古代愛好風雅的...

古人是如何刷牙的?古代有沒有牙刷?(圖)
2021-07-23

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中出現了許多著名的人物,他們的諸多發明至今都被廣泛的運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我國的四大發明,今天就由小編來說說,中國不僅僅只有四大發明,牙刷的發明比西方早800多年,看一支牙刷的進化史。牙齒不僅能咀嚼食物、幫助發音,而且對面容美觀有很大影響。...

中國古代的床最科學 藏風聚氣 體現了古人的智慧(組圖)
2021-07-14

古人對床的追求更是達到了極致,我們從古代的架子床便可以看出古人對床的要求極其嚴格,幾百年的歷史長河中架子床被設計成「最科學的床」。它選材的精良、造型的多樣、做工的考究,無一不反映出古人的審美與智慧,也使得架子床成為明清時期的經典家具。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一直到明代,架子床的結構樣式才固定下來。

除了「以胖為美」外,你還知道哪些古人對美的奇葩定義嗎?(組圖)
2021-06-12

白居易在《長恨歌》中是這樣描寫楊貴妃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這種極高的評價,說明在白居易所處的時代,楊貴妃堪稱是美人的標準,其傾國傾城的容貌,讓唐玄宗深陷其中……自古有英雄難過美人關,孔子也說:食色性也。那麼,不同的朝代對美女的定義是什麼樣的呢...

真問真答:古人為什麼說「女子無才便是德」?(組圖)
2021-05-09

根據現有考據,這句話最早是出現在明末陳繼儒所著的《安得長者言》一書中。遺憾的是,這句很可能不是陳繼儒原創,因為該書是一部格言語錄集,記錄了陳繼儒遊學時,從各地長者那裡汲取的人生的經驗。陳繼儒(1558~1639),字仲醇,號眉公,明代文學家、書法家及畫家。...

趣說古人的退休詩(圖)
2021-03-30

歷代的賢達之士,一到退休年齡就主動請求退下來,有的甚至年齡還不到,也提前請退。許多人還以詩言志,留下不少膾炙人口、妙趣橫生的「退休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