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孩子多大開始識字合適?心理學家用5年研究告訴你答案

寶媽們在孩子上幼兒園後一般都會遇到一個問題:多大讓孩子開始識字比較好?

尤其是現在的幼兒園禁止學習小學內容,不少家長都著急,就怕孩子上了小學跟不上,我身邊就有寶媽決定親自在家教孩子!

但是,孩子多大開始識字才合適?怎麼教效果最好呢?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Jennifer Zosh這個歷經5年的研究應該能給你答案!

Zosh教授對孩子學習詞彙的研究很感興趣,他曾帶領團隊對研究孩子在什麼樣的條件下對學習新詞彙更感興趣的課題。

在一次實驗中,研究人員選擇了48個3-3.5歲的孩子,並教他們認知一些物體的名字。

教的方法有兩種:1、直接告訴孩子名字;2、引導孩子通過推理的方法去發現物體的名字。

最後,研究員檢驗了孩子們學習新單詞的效果,得出結論:通過引導學習的效果比死記硬背的效果好得多!

由Jennifer Zosh教授的實驗我們可以知道,孩子在3歲左右完全可以開始識字,但是不能用死記硬背的方式,而是要很有耐心的引導孩子。

如何引導孩子識字?

1、觀察生活中的字

讓孩子識字不僅是為了以後的學習,更是為了讓孩子能在生活中使用漢字。

同時,只有讓孩子發現漢字很有用、很有趣,他才會願意主動探索「這是什麼字?」

我教兒子識字的時候,都是趁著出門遛娃的機會告訴他那個牌子是「**倉買」,那個是「***水果店」,慢慢的兒子就把周圍的幾家店名上的漢字全都記住了。

還有讀繪本的時候,我會告訴他這本書叫什麼,重複幾次兒子也就記住了。

這樣來來回回的教,兒子的識字量很快就上去了。

2、通過簡單詞識記高級詞

等孩子學會一些常用字之後,家長就可以利用簡單的詞彙幫助他識記高級詞。

舉個例子:

孩子認知「狗」字,家長就可以幫他拓展「拉布拉多」、「金毛」等更高級的字詞。

像是用「好笑」拓展出「滑稽」、用「看」拓展出「瀏覽」、「閱讀」、「觀看」等詞,幫助孩子豐富自己的詞庫,增加識字量。

我當時還自創了一個小遊戲,將孩子原本認知的字和後來拓展到字打亂列在左右兩邊,孩子一邊讀一邊連線,玩著玩著就學會了。

3、通過閱讀將字、詞連接起來

最後,光是識字其實沒啥用,識字最終的目的是通過閱讀字理解字背後的意思。

所以當孩子有一定識字量之後,家長就應該讓孩子嘗試閱讀,練習閱讀理解能力,尤其是理解字詞放在句子中的用法。

剛開始自己閱讀時,孩子可能會遇到一些不會的字,我建議家長為孩子選一些簡單的繪本,最好是將生字控制在每句2個以下

當孩子遇到生字時,家長要教他把字圈起來,然後直接略過去,先讀句子、看圖理解大概的意思,等一個故事讀完了,再問或者查字的意思。這樣能儘量減少生字對孩子閱讀理解的影響

這三個方法短期內可能效果都一般,但是長期堅持下來,不僅能提升識字量,更能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

當孩子看到生字就主動問、能夠通過一個字學到更多字、養成閱讀的習慣,孩子的學習能力遲早會迎來質的改變。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詹詹育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1230/1539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