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淞滬戰役的歷史真相

作者:

【摘要】國民黨在上海主動點燃戰火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吸引西方國家介入調停,以扭轉平津淪陷所導致的局勢失控,不料調停失敗,戰局失控,淞滬戰役的結局,走向了國民黨意願的反面。

1932年1月28日,為了掩護滿洲國建國,駐上海租界日本僑民區的日本軍隊以「中國人打死日本僧人」為藉口(事實上是日本特務打死),向國民革命軍發動攻擊,時稱「一二八事變」,後稱「淞滬抗戰」,當年5月5日,在英、美、法、意等西洋外交代表的調停下,中日雙方達成了《淞滬停戰協定》。

《淞滬停戰協定》的主要內容是:日本軍隊退回虹口日僑區,而國民黨軍隊則留守原地,即上海郊區的安亭鎮至滸浦一線,中日兩軍日後都要堅守原地,不得進駐兩地的中間地帶,其主旨就是為了防止兩軍再次爆發軍事衝突。

讀者中有熟悉上海地理的都知道,從虹口到安亭鎮兩地之間距離將近四十公里,今天打個計程車要耗費一百多塊錢人民幣,應該說,這樣的距離,如果一方不挑釁的話,應該是足以相安無事。

那麼有的讀者會有這樣的疑問:上海虹口是我中國的地方,日本憑什麼駐兵在虹口?這個問題就牽涉到當時的遠東國際秩序,首先毫無疑問的是,日本駐兵在上海虹口日僑聚居地,顯然是沒有給予中國主權足夠的尊重,但是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外國駐兵租界其實是一個慣例。

也就是說,在當時的中華民國,並不僅僅是日本駐兵租界,其實英、美、法、意等國家的部隊,也駐紮在上海租界、天津租界等地,換句話說,日本駐兵虹口,在當時的背景下,結合各國的實際情況,對國民黨而言,還並不視為不可接受的事。

《淞滬停戰協定》達成之後,上海贏得了五年的和平,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華北燃起戰火,但是直至1937年8月初,上海還是比較平靜,並未過多受到華北戰火的影響,為什麼呢?因為當時日本帝國將「盧溝橋事變」看作是一起地方性衝突,想在地方的層面上,就地解決。

然而,國民黨中央軍北上向日本施壓的行為,以及日本政府於7月11日決議增兵華北向中方反施壓的行為,都促使華北事態升級和失控,平津淪陷之後,國民黨以去年的西安事變為鑑,認為這個時候如果還不發動全面抗戰的話,那麼民國必然會爆發內亂,到時候內亂加上外侮,亡國將是頃刻之間的事情。

國民黨認為自己已經沒有退路,於是作出決定:主動在上海點燃戰火,在上海打一仗,爭取英美法德意等國家介入調停,挽救國家於危亡。於是,蔣介石命令張治中的部隊進駐虹橋機場布防,準備在時機成熟的時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對虹口的日本駐兵發動突然襲擊。

熟悉上海地理的讀者都知道,虹橋機場正是位於安亭鎮與虹口的中間位置,正是《淞滬停戰協定》所規定的中日雙方不得駐兵的非武裝地帶。

張治中當然知道《淞滬停戰協定》,所以張治中命令他的部隊脫下正規軍的制服、換上保全隊制服,進駐虹橋機場,為什麼要換成保全隊的制服呢?因為保全隊是警察性質的,這樣可以躲避日本偵探的耳目。

但是,消息靈通的虹口日本駐兵,還是打聽到了「中國軍隊進駐虹橋機場」的風聲,為了打探消息,有兩名日本兵駕車到虹橋機場去探個究竟,這兩名日本兵分別名叫大山勇夫和齋藤要藏。

1937年8月9日,大山勇夫和齋藤要藏駕駛一輛車來到虹橋機場的大門口時,被張治中的化裝正規軍發現,中國大兵一見車內是日本人,立馬雙眼發紅,果斷開槍,眾槍齊發,當場擊斃了車內的大山勇夫,而齋藤要藏則逃出車外,奪路逃生,也迅速被擊斃。根據後來的屍檢資料,兩人全身被打成馬蜂窩狀。

日本歷史學家笠原十九司認為大山與齋藤二人是故意送死,以引發中日大戰,然而從齋藤跳車逃生行為以及8月9日日本在上海不到五千人的兵力部署看來,笠原十九司的看法仍然有待商榷,退一步而言,即便笠原十九司的說法成立,仍然無法扭轉國民黨在淞滬戰役中的主動地位。

打死兩個日本兵之後,張治中的化裝部隊向上海警備司令部報告,警備司令部參謀童元亮和上海市長俞鴻鈞商量之後,想出了一招:從上海的監獄抽了一個名叫時景哲的死囚出來,脫下囚服、換上保全隊的服裝,然後將時景哲一槍打死在虹橋機場的大門口,再然後對外統一口徑:說是日本兵大山勇夫開槍打死我方的保全隊員在先,說我方是被迫還擊、屬於正當防衛。

8月10日,日方派人過來收屍,但對被打死的「保全隊隊員」時景哲的屍首表示懷疑,要求驗屍,驗屍之後發現:時景哲的屍首有在生前被捆綁過的痕跡,而且其所中的子彈是中方慣用的駁殼槍子彈,不是日本軍人所慣用的白朗寧手槍子彈。事實完全敗露。

日本海軍駐上海第三艦隊司令長谷川清得知調查結果之後,要求日本本土海軍火速增援上海。與此同時,大山勇夫二人被殺的真相在日本見報,輿論大嘩,8月12日,日本海軍陸戰隊陸續登陸上海。日方要求中方履行1932年《淞滬停戰協定》、拆除上海各街道的一切工事,中方則指責日方的增兵行為使上海局勢火上加油。

走到這一步,國民黨見木已成舟、米已成炊,感到戰爭很難再避免,為掌握戰爭主動權,國民黨遂命令張治中部隊集中絕對優勢兵力、率五萬大軍對虹口四千多名日本駐兵發動了猛烈的進攻,「八一三」淞滬戰役正式打響,潘多拉的盒子,正式打開。

日本帝國在淞滬戰役中的戰略目的,最初只是保護上海的日僑,後來演變成占領上海以北地區,再到全殲上海周邊的中國守軍,最後逐步升級到攻擊南京,所以我們看到日方在淞滬戰役中的輜重準備根本不足,而且有一個「逐次增兵」的奇怪現象,要知道逐次增兵是兵家大忌,可見日本在淞滬戰役當中,其戰爭動機十分混亂。

日本在淞滬戰役中是一兩萬人、一兩萬人逐次增兵,連李宗仁都覺得日本人笨,直到晚年時候,李宗仁在《李宗仁回憶錄》裡仍然感到迷惑不解,他說你既然要亡我,為何不傾巢而出,而要逐次增兵?

日本人不是笨,而是根本就沒有準備,日本在淞滬戰役當中的地位是被動應戰的,他們是不想打、也根本沒有計劃要打這一場戰爭,戰後面世的幾乎所有的原始史料,都指向這個最基本的事實真相。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馮學榮讀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1231/1540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