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從韓戰看毛判斷力的混亂

作者:

李鴻章說過,「天下最容易的事便是做官,倘使這個人連官都不會做了,那就太不中用了。」有許多中國人對這個簡單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真理不認識,反而認為官做得越大本事越大。毛澤東官做得最大,所以他本事也最大,其實極不然。

毛時代的中國,為做官最容易作了充分的證明。王洪文陳永貴張鐵生都是鐵證。其實,每個大單位里都有憑資格而根本不會做事的官,他們官做得很容易。他們能做官的有其以前的歷史資格,如入黨早,流過血,跟對了領導等,但也不一定如此。比如,上級指定要提拔個女的,黨員,留過蘇聯的,不是文革造反派的人做官。符合這四個條件的,全市只有一個人,這就是靠或然率做成的官。

做官要作決定,決定來自對問題的認識和判斷。毛的政治判斷能力相當有限的,九屆二中全會上,對張春橋的圍攻,就是毛沒有料到文革那麼不得人心。本文是看「抗美援朝」時,毛的政治認識和判斷。毛那時的荒謬太多了,只能在這裡選幾個例子。

1950年11月初,第一戰役結束。中國靠偷襲和重大犧牲打了勝仗,美軍在包圍及惡劣的天氣下突圍逃走。

11月18日,毛致電彭德懷:「美國人是可以戰勝的,美國軍隊比起蔣介石的某些能戰的軍隊其戰鬥力還要差些——美英法對我毫無辦法,悲觀情緒籠罩各國,只要我軍多打幾個勝仗,殲滅幾萬敵軍,整個國際局勢就會改觀。」毛憑什麼知道美國軍隊比國民黨軍隊還差?「殲滅幾萬敵軍,整個國際局勢就會改觀。」說得太輕鬆了。這說明毛這個「偉大的」軍事家還不知道戰爭是各種力量,因素和後勤的綜合較量。毛騙老百姓,美國兵是少爺兵。說得多了,他的將軍,比如第9兵團司令兼政委宋時輪將軍就相信了,反饋上來,毛最後也受了自己的騙,以為自己是戰無不勝的,消滅幾萬美軍不是難事,不過是自己的軍隊死了十幾萬而已。希特勒到頭來相信了他自己的謊言,毛也一定這樣的。毛的歷史是不斷地重複地自作自受:毛欺騙下面的人,其結果是他也被下面的人欺騙。他用簡單的行政辦法解決經濟問題,好不得意,結果是他自己長期受蒙。1951年時,毛根本不在乎參加聯合國,然而20年後,毛卻為進入聯合國而大喜。

1951年1月14日,毛電告彭德懷,美國會在象徵性地抵抗後,退到Pusan作很強的抵抗,然後撤離朝鮮。毛的無知和主觀是登峰造極的了。憑什麼根據,美國要先象徵性地抵抗,為什麼退到Pusan再抵抗呢?因為金日成打到南方去時,美軍在Pusan堅決抵抗。毛對此印象深刻,好像美國一定要這樣做的。毛就沒有問一問自己,美國會不會抵抗呢?美國要退的話,為什麼一定要退到Pusan後才撤退呢?毛把腦子裡現存的經驗和知識,直接投影成為未來的必然,還自以為是。

12月7日,周恩來回答印度等中立國的停戰呼籲時,提出條件包括美國撤出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聯合國,驅蔣介石代表。

1950年12月30日到1951年1月8日誌願軍進行第三戰役,占領漢城,推進到37線。彭德懷本欲挾第二、第三次戰役勝利之餘威,向敵方提出舉行停戰談判的要求。如果當時能按照彭德懷的意見開始談判,也許中國能獲得實利,然而,當時毛看到志願軍向前推進,根本看不到戰鬥的艱苦,(劉伯承那時已看到)就想進一步擴大戰果,他那時也許還有更大的夢。因而,中國政府提出了四項強硬的停戰談判先決條件:外國軍隊撤出朝鮮、朝鮮人民自決內政、美軍撤出台灣、聯合國接納中國。其意圖是讓聯合國軍無法接受、從而得不到喘息的機會。

哪裡知道,1月11日聯合國停戰委員會建議(1)停火,(2)政治會議討論和平,(3)撤出所有外國軍隊,(4)安排整個朝鮮的行政,(5)美國英國蘇聯中國一起解決遠東問題,包括台灣和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停戰線會在38度的南面一些,那是當時的實際戰線。

聯合國停戰委員會的這個建議,包括了許多中國原先的要求。接受的話,美國國內的反對會很厲害,失掉了中國的杜魯門政府會受到嚴重的攻擊。聯合國停戰委員會裡有印度的積極活動,英國的背後支持,美國難於公然拒絕。美國國務卿艾奇森和杜魯門在激烈的爭論後,決定冒一個險,支持聯合國停戰委員會的建議,艾奇森估計中國不會接受。結果艾奇森的政治判斷對了,中國果然不接受。不然的話,真會把「美國搞到國內崩潰」的地步,這是艾奇森事後的回憶。

中國沒有接受這樣的符合中方自己要求的停戰建議,這樣一來,在世界面前就是中國要繼續打,美國參戰的道義度增加了。1951年2月1日,聯合國通過譴責中國的決議案,中國對此強硬反應,於是2月4日中方只好停止休整,開始第四次戰役。常叫「不打無準備的仗」的毛,早就沉不住氣了,於是倉促開戰。

2月11日彭德懷軍受挫,14師被滅。3月15日中國軍隊主動放棄漢城。4月27-28日中國最後努力,進攻沒有效果。5月20日美軍開始進攻,5月21日彭德懷主動撤退,1951年6月23日蘇聯外長 Yakov Malik提出停戰。7月,中國軍隊退了25-50英里。

從此,毛在戰場上走下坡路,在談判桌上不講道理,不講國際慣例,強硬在先,默認在後。

現在回顧這段歷史,應該認識到這是毛的歷史必然。

作為一個國家領導人,毛應當看到大局,中國有台灣問題,聯合國席位,和西方及美國的關係,國內的經濟困難等,在此前提下,毛要向史達林表忠心,消除史達林對中共的疑心,並在國際共產主義給中共個重要地位,就得出兵朝鮮,但出到什麼程度,要心裡有個度。毛沒有這個度,而且他常被勝利沖昏了頭腦,做過頭,要撞破頭才肯停下來的。史達林知道適可而止,這是他比希特勒和毛強的地方。

毛更沒有世界眼光。戰後,世界上有美蘇在鬥,世界上還有許多國家第三世界的國家,中國是個大國,應當在世界上站在什麼地位,採取什麼政策,最有利於中國呢?有利於解放台灣,收回或者不承認外蒙古,怎樣有利於向蘇聯要援助,有利於討價呢。印度的尼赫魯就有這樣的世界眼光,他也確實做到了不結盟國家的領袖,他倒拿到了前蘇聯很多的援助。

毛看到美國大使司徒雷登南京不走,擔心史達林懷疑,「別了,司徒雷登」就是發表給史達林看的:我毛澤東是要投你門下的。「一邊倒」就是向全黨宣布的總政策。

那時,在中共中央內部,是不是有個大討論,讓大家提出幾種方案來呢?沒有。毛會不會請張聞天設計幾種外交政策供選擇呢?不會。這樣一做,不是再起用張聞天了嗎?張聞天可是做過第一把手的人,再用他,對毛的首腦地位會是隱患啊!

當時,中共內部當然有強烈倒向蘇聯的傾向。但是,中共內也有更強的民族情緒,也並不崇拜蘇聯,可是,毛卻做了相反的決定。毛的個性是君權的,而且嚇人的,他的決定是不許反對和分歧的。

到1950年,中共的黨風已經是唯上,不獨立思考。誰反對上級,誰最終要大倒霉。上級聽下面的話,先要看說話人的背景,他不是革命同志,他的話就不要聽。1954年,中印訂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時,尼赫魯給了周恩來一張邊界地圖,周恩來接受了,沒有說異議的話。我猜,談判時,周恩來身邊的人,可能沒有人看得出地圖上的問題。當時國民黨的蒙藏委員會的人多數留在大陸,他們當中有中印邊境問題的專家,可他們是不會被任用為談判顧問的。

美國總統卡特在要訪問韓國前,曾經提出他的設想,到朝鮮板門店去進行南北韓與美國的三方談判。美國駐韓國大使Gleysteen強烈反對,威脅要辭職。在其他許多人的反對下,卡特悄悄地收回了他的想法,連韓國總統朴正熙都不知道此事。在毛「抗美」時,中共內部是不會有這樣的事發生的!誰敢說辭職不幹了,你不要命了,你不要家人了?這就是民主政治少犯錯誤的根本所在。彭德懷在朝鮮打得很苦的,他敢威脅毛澤東要辭職嗎?這裡,提一個林彪為什麼不肯到朝鮮去抗美的新解釋。林彪深知毛的為人,去抗美絕對不是他林彪可以獨當一面去指揮的。事實就是這樣,毛不僅是整個戰局的決策者,還是幾個戰役乃至某些戰鬥的具體指揮員。後來的事實也證明,在戰場指揮上,都是彭對毛錯。經過這樣的事情後,彭德懷會心服毛嗎?毛心裡也知道,他能不打倒彭德懷嗎?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華夏文摘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102/1540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