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辰路:亞里士多德為何質疑《理想國》?

作者:

任何人以「超群」的智力為名,代替社會民眾做出單一的經濟安排、政治安排與教育安排,都孕育著暴政與恐怖政策的高度風險。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不少人將這句話當成自己學生時代的座右銘,鼓勵自己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要因為對老師的尊敬和愛,就不敢質疑老師的觀點。這句名言最早出自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之口。他和柏拉圖,構成了人類思想史上名聲最為響亮、思想地位最為重要的一對師徒關係。眾所周知,柏拉圖在他的名著《理想國》中提出了一套理想的政治設想。

那麼,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為什麼會為此感到不滿並且提出批評呢?

一、質疑老師的亞里士多德

公元前384年,亞里士多德出生在希臘古城斯塔吉拉的一個貴族家庭之中。斯塔吉拉並不處於傳統希臘半島的地理範圍之內,但它受到了泛希臘化的影響,形成了頗有希臘氣質的文化氛圍。斯塔吉拉毗鄰當時逐漸崛起的馬其頓王國,而亞里士多德一家與馬其頓王室也有密不分可的關係。他的父親是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的御醫和朋友。

18歲時,亞里士多德出於對最高學術殿堂的嚮往,前往雅典的阿卡德米學園(即柏拉圖學園)學習,受教於大名鼎鼎的哲學家柏拉圖門下。亞里士多德在學園內呆了整整19年時間,他曾經深受柏拉圖的賞識,被稱為「卓越的講師」和「學園之子」。但是,亞里士多德在眾多議題上堅持獨立思考,經常與老師發生爭執。師徒兩人的關係也因學術觀點上的分歧越來越冷淡。

公元前347年,柏拉圖去世後,阿卡德米學園的掌門人由他的侄子兼弟子斯彪西波繼承。與此同時,亞里士多德與部分弟子選擇離開學園。有傳統觀點認為,柏拉圖最終選擇了與自己學術觀點相近的弟子斯彪西波作為接班人,這引發了亞里士多德的不滿。於是,亞里士多德負氣出走。

這其實不完全對。柏拉圖晚期思想更偏向畢達哥拉斯學派的數理論,採用一些更加神秘的數學理念來解釋世界,斯彪西波後來繼承了這一發展傾向。亞里士多德一直對數理論的解釋方向不滿,他認為純粹抽象的數字演繹已經偏離了現實社會的解釋需求。亞里士多德意識到阿卡德米學園的整體學術風向已經越走越偏,那麼他與學園的決裂也只是遲早的事情。

畢達哥拉斯學派理解的數要比今天我們理解的「數學」含義要廣得多。該學派認為數是一種可以被感知的客觀存在,認為數是萬物的本原,帶有很強的神秘色彩。晚年柏拉圖深受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影響。

柏拉圖以提倡哲人王教育出名。他主張賢能政治、精英政治,認為政治只適合個別天賦出眾的精英。這部分人要接受一種特殊的哲人王教育,保障他們在執政時遵循​​正義與理性的原則。柏拉圖和他的學生們在當時頗受希臘各城邦的青睞,許多城邦的統治者希望能夠得到柏拉圖等人的指導。

離開學園的亞里士多德就接到了阿塔紐斯城邦主赫爾米亞的邀請。赫爾米亞也是一個傳奇人物,他出身卑賤、白手起家,依靠自己的打拼成為了統治一方的統治者。赫爾米亞為了穩固自己身份的合法地位,特意向柏拉圖寫信虛心求教知識,並長期接受柏拉圖及其學生的政治改革指導。亞里士多德到來後,他也負責教授給赫爾米亞辯證法、天文學等哲人王課程的工作。據記載,赫爾米亞在臨終前的最後一句話是:「告訴我的朋友和同伴,我沒有做任何配不上哲學或者有失哲學身份的事情。」

湊巧的是,赫爾米亞與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有著良好的盟友關係。通過赫米阿斯,腓力二世得知自己原先御醫的兒子學有所成。公元前343年,腓力二世正式聘請亞里士多德擔任此時年僅13歲的亞歷山大的老師。有不少人會認為,兩人之間的關係非常和睦。偉大的思想家造就了偉大的帝王,亞里士多德和亞歷山大的故事是歷史中有名的師生佳話。但這一觀點是很有問題的。

在亞歷山大年輕時期,他們兩人的師生關係確實十分融洽。亞里士多德教導亞歷山大《伊利亞特》等希臘史詩,還為他撰寫了《君主國》和《殖民地》等政治著作。在一段時間內,師徒二人還經常收集希臘各城邦的信息,這些都成為了日後亞里士多德撰寫《政治學》的重要材料。在亞里士多德眼裡,亞歷山大顯然是一位冉冉升起的哲人王新星。

公元前340年,亞歷山大替父攝政後,他的注意力從哲學轉向軍事征服。師徒兩人的關係出現裂縫,亞歷山大已經不太願意聽自己老師教授空洞的哲學道理。公元前338年,年僅18歲的亞歷山大率領馬其頓軍隊在喀羅尼亞戰役中擊潰希臘聯軍,奠定了馬其頓領導下希臘統一的格局。

亞歷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23年,馬其頓王國國王。他的老師是著名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他軍事能力極強,先後統一希臘全境,進而橫掃中東地區,蕩平波斯帝國,征服全境約500萬平方公里。

亞里士多德原本期待他的弟子完成對希臘城邦的統一後,重新建立起理想的政治制度,恢復希臘歷史上政治自由與民主的光榮傳統。但是亞歷山大並沒有停下自己的征服步伐,在他父親腓力二世去世後,亞歷山大進一步採取了征服波斯與遠征東方的策略,最終建立起一個橫跨歐亞非的超級軍事帝國。在希臘哲學教育和馬其頓騎士精神的選擇中,亞歷山大最後還是選擇了後者。

亞里士多德非常強烈地反對自己弟子過度的軍事征服行動。在公元前336年亞歷山大正式即位之後,亞歷山大加緊部署對波斯和東方的戰爭計劃。此時的亞里士多德意識到自己的哲人王教育已經走向失敗,他選擇離開宮廷,回到雅典。他在雅典城外的東北部尋覓到了一片樹林,這片樹林曾是蘇格拉底經常喜歡去的地方。在那裡,亞里士多德創辦了鼎鼎有名的呂克昂學園。在白天,亞里士多德和學生們散步在樹林之中,講授高深的哲學問題;而在下午或晚上,亞里士多德會向公眾舉辦一些普及類的講座。

呂克昂學園的創辦確實得到了亞歷山大的支持,據傳,亞歷山大給了他老師800名助手,方便他收集材料。亞歷山大還經常吩咐各地官員向他的老師寄送科學材料。但根據英國學者羅斯的分析,這些數據有誇大的嫌疑。呂克昂學園的大多數工作是由亞里士多德本人和學生完成的。他們還收集了當時各類豐厚的手稿,創建了西方歷史上第一個大型圖書館。總的來說,兩人之間的關係在亞歷山大決定遠征波斯之後開始變得冷淡,之後保持著只能說是不溫不火的關係。

早期亞里士多德還是受到柏拉圖的影響,在赫爾米亞、亞歷山大身上試驗哲人王教育。可是赫爾米亞的成就不足,亞歷山大劍走偏鋒、迷戀於軍事征服。基於哲人王的政治實驗失敗了。由於個體具有很強的偶然性,仰賴單個統治者的城邦很難實現一個穩定的理想政治。在遠離政治之後,亞里士多德終於可以沉下心來,專注於自己在政治哲學上的思考。在呂克昂學園期間,亞里士多德講授並寫成了著名的《政治學》、《尼各馬可倫理學》等著作。在那裡他溯本清源,決定向自己老師柏拉圖的理論發起批判、反思與修正。

二、壓制人性慾望的政治方案可行嗎?

當我們今天提到「共產主義」這個詞的時候,我們會本能地把它與馬克思主義理論關聯起來。但事實上,馬克思並不是歷史上第一個提出「共產主義」設想的思想家。兩千多年前的柏拉圖早在《理想國》中就提到了「共產」制度,並把它視作理想政體的形式。

城邦中自然區分為哲人王、護衛者和生產者三大階層。柏拉圖把欲望看作人性中最低級、最低劣的部分,它會阻礙甚至敗壞勇敢與理智的發揮。柏拉圖持有「精英政治」的立場,認為只有天賦優質的哲人王和護衛者才有資格從事城邦的政治活動,他將廣大生產者排除在了政治活動之外。然而,哲人王數量稀少且有足夠高的天資,他們可以自覺抵制欲望的誘惑;但是處於中間階層的護衛者人數眾多,他們的靈魂時常在聽從理性和欲望之間搖擺不定。因此,柏拉圖設計中的公有制主要針對的就是護衛者。為了引導城邦中的護衛者更關注靈魂的高級部分,柏拉圖想方設法壓制他們的欲望。他想出了兩個辦法:

第一個辦法是共產。柏拉圖認為財產正是現實中個人慾望的體現,只有取消掉私人財產,才能使人擺脫欲望的誘惑。他設計的理想國中,護衛者除了絕對的必需品外,任何人不得有任何私產。他們居住的房子都是屬於公有的,糧食也是按照需要定量分配的。護衛者們必須同住同吃,身上不得掛一點金銀的飾品,甚至不能用金杯、銀杯來飲酒。

古希臘的軍隊基本由城邦公民組成,財產等級較高的組成騎兵,較低的組成重裝步兵、輕裝步兵與海軍。在《理想國》中,護衛者指的就是這部分人群,也是柏拉圖的重要訓練對象。

第二個辦法是共妻。私人家庭是使人難以擺脫私己欲望的另一大根源,而柏拉圖對此的看法在整個思想史上也頗為極端:他認為必須取消私人家庭,將所有的妻子、小孩公有化。理想國中生育的基本原則是,最好的男人與最好的女人儘可能多的結合在一起,生下來的孩子由國家統一進行託管教育。

柏拉圖還設想了一種日曆識別的方式來取代傳統的親屬關係:「當護衛者中間有一個做了新郎以後,他就把所有在他結婚後第十個月或第七個月里出生的男孩作為他的兒子,女孩作為他的女兒;他們都叫他父親。所有孩子都把父母生自己期間出生的男孩女孩稱呼為兄弟姐妹。」

柏拉圖將人身上的欲望視作洪水猛獸,試圖採取各種嚴格的制度設計壓制欲望。他最終的目的是為了達成一種「整齊劃一」的公有制城邦狀態。理想國中的護衛者嚴格執行與欲望絕緣的共產共妻制度。這一制度的理想效果是:整個國家就像是一個人。每個人對同樣的東西,能夠同樣地說「我的」、「非我的」。如果有任何一個人境遇好,大家都會說「我的境遇好」;任何一個人的境遇不好,大家也都會說「我的境遇不好」。

在《政治學》中,亞里士多德把柏拉圖的「共產共妻」方案當作了批評的靶子。他認為柏拉圖的方案非但不能達到他設想的和諧友愛的局面,相反會造成社會蕭條動盪的情況。針對「共產」制度,亞里士多德提出一條著名的觀點:凡是屬於最多數人的公共事務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顧的事物。因為人們通常是關懷自己的所有物,而忽視公共的事物的。即便人們關注公共事物,那麼也只是留心到其中對他個人多少有些相關的事物。

美國生態學家加勒特·哈丁在1968年《科學》期刊上發表的《公地悲劇》一文中,明確提出了「公地悲劇」這一概念。哈丁在文中舉例說,草地假如向所有牧羊人開放的話,單個牧羊人就會帶過量的羊來放牧,即便他知曉過度放牧草地是會承受不住的。而當所有人都跟進放牧行為後,就會造成草地最終的枯竭,引發悲劇。公共資源的低效率利用是「公地悲劇」理論的核心理念,而這一理念恰恰就可以追溯到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中。

經濟學上有一個著名的「公共地悲劇」理論,指的是有限的資源註定因自由使用和不受限的要求而被過度剝削。由於每一個個體都企求擴大自身可使用的資源,最終就會因資源有限而引發衝突,損害所有人的利益。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讀嘉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123/1548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