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拜登就職演講比川普的水平差了一個歐巴馬

比照原文分析一下,為什麼你會感覺拜登的就職演講那麼冗長。

截止寫這篇稿子為止,美國歷史上在任時間最短的總統,是1841年上任的亨利·哈里森。

老先生上任時已經68歲了,是美國截止到當時就任時年齡最老的總統。也許是為了向公眾展示他「廉頗未老」,哈里森老爺子在就職儀式當天頂著寒風凜冽,發表了一個超長篇演講,足足嘚吧嘚了將近倆小時,然後住進白宮裡就病倒了,一個月以後就與世長辭。

當地時間2021年1月20日,在看美國新聞網站直播的拜登就職典禮時,我腦子裡一直在想這個段子。

因為我的第一感覺,是拜登總統的這篇演講太長了,我真擔心這位78歲的老爺子身子骨能不能扛得住。

可等他講完,我抬眼對了一下表,發現他也就是講了二十分鐘出點頭的樣子,遠沒有哈里森倆小時那麼誇張。

川普上任時,其就職演講演講掐頭去尾,也就十五分鐘的樣子。拜登與之相比,本來多不了多少。

但為什麼很多人都會感覺川普當初講的特別短,而拜登講的特別長呢?

我覺得問題的關鍵,在於與川普相比,拜登的這篇就職演說,缺乏內在的一致性。通篇講稿給人的感覺是在各個議題上撒芝麻鹽,當然,他盡力想把演講串好,但失敗了。

思維不連貫,結果就是他說的也累,觀眾聽得更累。

其實,這本也在意料之中。我曾經在《剩者為王·拜登傳》一文中提到過,拜登的勝選的原因,是民主黨替他成功拼湊出了一個反川普大聯盟。

於是,他的演講必須要說給聯盟內每一個群體聽,去分別討好他們。我在聽著的時候幾乎都能挑出來:這句是他說給BLM(黑命貴)組織的,那句是說給女權運動的,這句是安撫全球主義者的,那句是說給環保主義者。這個說給希拉蕊柯林頓夫婦的,那段是說給「桑書記」和他的美國左翼主義運動的……

區別在於,川普當年15分鐘的演講每一秒都是說給他的核心川粉們聽的。但拜登20多分鐘的演講要同時討好這麼多人,光穿起來就很不容易了,顯得冗長也在所難免。

不過,在他真正開腔之前,我還是期望他能講出點反應自己心聲的東西。美國政治演化到今天的這個程度,講得天花亂墜、幹得一塌糊塗的總統不乏其人,拜登曾給其打下手的歐巴馬就是一例,雖然在任八年成績不多,但你看人奧小黑口活多好啊,去德雲社謀個差事不成問題。

但很遺憾,拜登偏偏沒有這個本事,也許真的是參議院宦海沉浮四十多年,已經耗盡了他在這方面的心力,失去了哪怕表面上的煽動力和感染力。

下面,我們來逐字逐句的解讀一下拜登這篇演講,看看他字裡行間的「微言大義」是什麼,他的得失(主要是失敗)又出現在哪裡。

(害怕行文太長,就不用英文原文了,藍字為漢語譯文,紅字為我的點評。)

對於一篇演講而言,開場問候看似格式化,但實則最見功底。問候誰,什麼位次,都有很大的學問。

四年以前川普上任時,其開場問候是這樣的:

「首席大法官羅伯茨先生,卡特總統,柯林頓總統,布希總統,歐巴馬總統,美國的同胞們,全世界的人民,謝謝你們。」

相比於拜登的開場,川普的這種「總統堆砌」不僅更大氣而有韻律感、而且配合之後的「The people」,有一種層層推進的感覺。考慮到川普之後通篇的演講對象都是他口中的「The people」,川普的開場白就更顯統一、有力。

而相比之下,拜登的開場似乎就是在點人頭。

當然,他這樣說也有原因:由於川普的不到場,他不能完成「總統堆砌」,而此次美國大選中的波折,讓他最終的上台,確實是兩黨建制派合意的結果,所以拜登在開場中點名問候彭斯、麥康奈爾和舒默,也算「統戰」需要。

所以,拜總沒特總有氣勢,但也算迫不得已、不過不失吧。

這頭兩段,是讓我覺得最吃驚的,也是我認為拜登在這篇演講中最大的敗筆。

因為拜登試圖通過這段言辭,將自己演講的主旨(如果說還有的話)錨定在「民主」上。

的確,自冷戰時代以來,美國為了跟蘇聯唱對台戲,經常將民主當旗號來打,但你用心觀察會發現,美國總統在就職演說很少提民主問題。

因為總統大選本身就是一個民主程序,現在民主程序已經走完了,合眾國授予總統極大的權力,民眾此時想聽的是你接下來要用這麼大的權力去幹啥,而不是聽你論證你獲得這個權力的過程有多麼合法。

但拜登總統,恰恰將有限的演講時間花在了論證自己的勝利是民主的勝利上。這只能解釋為,他已經認識到自己面對的美國公眾中有很多是不服他的。

所以他要搶先占據「民主」的制高點,批評對方的「不民主」。

這又是一個無奈的選擇。

這段沒什麼可說的,美國總統就職演說一般要感謝一下前任,但拜特兩人鬧成那樣,拜登只能感謝一下「兩黨前輩」們了。

唯一的意外是他特地提了一下卡特。

卡特應該是近半個世紀以來最失敗的美國總統,沒有之一。我不知拜登為啥要提他,可能他只是想說明,他得到了除川普外所有在世前總統的認可。

所以又是個為了論證其合法性的無奈選擇。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是革命的首要問題。」在這三段中,拜登通過重塑歷史敘事,暗示了他政權的主要敵人:政治極端主義、白人至上、國內恐怖主義。

這三種力量其實條條都指向川普留下的「川派餘孽」,拜登誓言要與之鬥爭到底。所以,幻想美國在其治下彌合分歧是希望不大的。

那麼他要怎麼鬥呢?繼續往下看。

嗯,「以鬥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退讓求團結,則團結亡。」拜總前面剛說「鬥爭」,後面話鋒一轉,又說要團結,看來《矛盾論》學的很好麼。

而尤其是值得注意的是,拜登在這裡引用了林肯的典故。前段時間美國大選塵埃未定之前,很多挺川派朋友都在猜川普要學林肯、用鐵腕彌合分歧,結果川普沒敢干。

而現在看來,很可能真正會學林肯的是拜登,輪到人家「以鬥爭求團結」了。

這幾段當中,拜總試圖給他的支持者們發糖,做出美好承諾。他許諾底層工作、許諾重振中產,許諾少數族裔平權,許諾美國重歸國際領導力量。

但所有許諾都是需要憑證的,許諾了這麼多,你憑什麼說你能辦到呢?

拜總在這個問題上,進入玄學模式,說因為美國從沒失敗過、因為他們「本性中有善良天使」,還因為美國人團結……

我覺得,他與其這麼說,還真不如像歐巴馬當年那樣,用一句「Yes,We can!」糊弄過去。反正都是喊口號麼,你看你老上司喊得多振奮人心。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海邊的西塞羅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123/1548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