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民生 > 正文

上海土著家庭窮的到底有多窮?

看了一則新聞,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上海還有這樣一大群本地人,住在這樣的環境裡,比如,5平方米的房間要住人,還要加個馬桶進去。

一般我們在上海的外地人大多都認為上海本地人家庭都特別有錢,就算有些掙錢能力不強,起碼有房,至少也是幾百萬資產啊!

直到有一次在肯德基無聊和一個上海本地大叔聊天,他說他自己名下沒有房,住的是丈母娘家的房子,連洗澡間都沒有,讓我感覺還挺驚訝的。

那我想問,上海本地家庭,最窮的到底有多窮?

他們見過有錢的生活是怎樣

對於自己窮困的現實感受

這是一種焦灼,怨恨卻無法逃脫的窘境

搭車失誤的土著

我姨婆家大致有一點競爭之力。

一家六口人住在陝西南路,知青回城後照顧的公產房,使用面積32.27平方米,總體呈五角形,中間用隔斷打成兩個區域,兒子一家三口住一半,老兩口帶著老母親住一半。這套房對應學區特別牛批,市價每平方米六位數,然並卵,這是公產,還要給房管局交房租的。

他家人八十年代初回到上海,之後都在長樂路陝西南路一片工作。姨爹在糧站,姨婆輾轉幾處做售貨員,當年都算是好工作。但姨爹終生凡事張口閉口「法租界」,絕口不提尤其痛恨自己祖上其實來自蘇北,能到上海純屬運氣使然。85年他們有了兒子,姨婆就開始張羅著換房,但法租界的房子豈是那麼容易就買到手的?

九十年代初家中另一位長輩退休回到上海,在浦東買房定居,姨婆又開始心動。當時上海有動遷優惠政策,假如搬到親戚居住的周家渡,只要兩萬元差不多就能買到六十平方米的兩居室。當時住房貸款很容易申請,但姨婆不敢和銀行打交道,只是寫信通知娘家各路親戚,大家都很支持。我媽當時月工資38元,得知她要換房之後,還匯去一百五十元以表心意。

但到了姨爹那裡就是尋死覓活的不行,浦東那是什麼地方,堅決不去,撒潑打滾。姨婆性格本就軟弱,想想兒子也剛上小學,學校是全上海最好的幾所之一——咬咬牙也就放棄了計劃,打算在亭子間裡再忍忍,忍到兒子初中畢業。看上的新房子畢竟在浦東,體面人誰會買浦東的房子呢!

然而,還沒等到兒子上初中,浦東就修成了新的世紀大道,糧食系統的鐵飯碗卻風雨飄搖,最終慘遭裁撤。原本想著靠兒子翻盤,兒子卻「不意外」地繼承了我家男性普遍不成器的特質,爹娘砸進了老本才勉強送進了一所不起眼的普高,三年後更是繼續向西,考到了青浦的某所大專,逃離了亭子間。

新世紀之後,他們這種老售貨員在百貨行業不再吃香,一到年齡立刻被退休政策送回家。姨婆夫妻倆年輕時候都在聽從號召,從來沒拿到什麼文憑,中年之後一直在愁房子愁日子,再就業十分艱難,縱使如此姨婆也不想在家裡對著姨爹,寧可去做服務員也要出去工作,只是晚上回來洗漱睡覺。姨爹每天在家守著老娘,自己也不耐煩,但兒子老婆都不在,只能硬著頭皮端茶倒水伺候著。

兒子畢業後回到家,勉強托關係在邊緣機關找了個小螞蟻工作。姨婆還是在外打工,只是晚上回來。那時候智能機還沒發展起來,三個人經常在家裡互相大眼瞪小眼,用找茬挑刺來消磨生活的無趣。(我去過一次他家的亭子間,電腦放在樓梯下木頭打的一個小空間裡。當時流行攝影頭網戀,孫子一開攝影頭,奶奶或者父親就必定湊到後邊展示她松垮的白色/花色大背心)這樣的日子兩三年後兒子終於忍無可忍,跑到單位旁邊自己租了一間房,也開始談女朋友。

無奈薪水微薄,不到半年後就被迫向母親求援。姨婆跑去看了看兒子,對兒子開始談朋友這件事表現出極大的欣慰,並允諾替他付房租,但姨爹不同意,姨爹堅持一家人就要齊齊整整,何況奶奶還需要人照顧……但沒人理他,姨婆也順勢搬進了店裡的集體宿舍,乾脆只有周末才回家。

分開後這家人難得安生了兩三年,但好景不長,姨婆在工作時巧遇親戚,親戚把她在火鍋店打工的事情爆料給了娘家人,娘家人集體勃然大怒,上門質問姨爹;另一方面亭子間第N次可能拆遷,兒子借著這波傳言趁機和女朋友領了證。因為有喜事,親戚就沒有太質問姨爹父子倆,只是警告了一下,另外苦勸姨婆不要再辛苦打工,娘家會保證她的生活費,留下錢便走了。

可能因為年近三十,兒子在套牢女朋友時手段相當過激,兩人實際上是奉子成婚。孩子很快出生,拆遷卻沒了影兒。不僅沒影,還終於被打上了保護區的戳。等到小夫妻加上新生兒也被迫擠進這個逼仄的亭子間時,姨爹和奶奶為了孫子選擇了風平浪靜,但小夫妻兩人開始不停地抱怨,新媳婦抱怨兒子騙婚,兒子辱罵父母沒本事,要他們再掏錢,供自己一家三口出去租房住。

但這時已經是2014年,以姨爹和姨婆的內退工資,怎麼也不可能有閒錢再支撐小兩口帶著孩子出去租房。一大家子人憋在亭子間裡,每天都活的像44年的IJN。熬了一段時間後姨婆忍無可忍,再次溜出家門去火鍋店打工,但這時她已經快七十歲,老闆不敢用她做服務員,好說歹說才讓她在後廚做個配菜。姨婆找到工作後便不太顧家,兒媳婦沒見過這情況不知道,兒子立刻動了心思,再次提出要姨婆出錢給他們租房住。姨婆考慮老人們的身體都已經開始不好,原單位也沒了(這種情況職工醫保周期長,真有事了靠不住),便拒絕了兒子的要求,直說要存錢養老……

兒子大怒,曠工跑到素未謀面的他大姨那裡投訴自己的母親,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要錢……

他大姨也就是我姥姥聽完整個人都不好了,帶著姐妹、女兒和孫女們殺到上海。之前那次去姨婆家質問的親戚年紀頗大,可能忍耐力比較高,但我們一到他家整個就震驚了,我們早就知道是小小的「團結戶」亭子間,卻不知道能住成這個樣子。屋裡所有風貌跟八十年代剛搬進來的時候幾乎沒有區別,做飯出門上廁所靠痰盂,沒有空調,只有摺疊扇和小窗機。

不成器的兒子很快和老婆離了婚,孩子在互相推卸責任之後決定給男方撫養。之前我去上海時勉強走了個親戚,看到別人問小孩:「上周你媽帶你跟誰出去玩,是二爸爸還是三爸爸」。

……就,好吧。

土著窮95%因為搭車失誤,在他們家身上體現的尤為明顯。

這時候還要說顏值的重要性:

姨婆從小到大雖然一直不斷在響應號召,但從未像她的兄姐一樣吃過什麼苦,為什麼,因為長的特別可愛。不是大美女,是特別惹人憐愛的可愛,用明星舉例的話大概是安達佑實那種長相……

她的幾個姐姐都是先去新疆或者黑龍江修地球,百般爭取才能勉強兼職去做個孩子王教教書;而姨婆插隊從來沒種過一天地,直接進供銷社做售貨員;回城時也沒跑幾趟沒求人,為了要房子找人結婚,立刻大把的單身狗湊上來給她挑(當時已經30+)。五十多歲的時候依然很漂亮,如果不是後來兒子反覆作,她可能現在還像照片裡那麼可愛。

娘家人殺到上海的幾年後老夫妻倆最終選擇離婚,姨婆婉拒了兄姐們的同居邀請,獨自住進了郊區的養老院,日子突然變得陽光燦爛心情愉快。

這裡講前史。

姨爹的媽媽和外婆都是二三十年代的「揚州姆媽」,我姥姥給我講的八卦里,她們當時為什麼反對姨婆嫁過去,原因之一就是她們根本不認姨爹這個「上海知青」,據說解放前他家根本沒有自己住處,都是住主人家裡,解放後用保姆的變成了「山東幹部」,一家子住的也是單位提供的小宿舍,上學住學校宿舍,一直住宿舍沒有家,算不得正經的有規矩的上海人。

這個講述應該有水分,但水分估計不怎麼大……所以某種意義上我覺得這也是姨爹一家子八十年代死活要完全回上海,九十年代絕對不去浦東,兒子結婚後也一口咬定誰也不能離開上海的深層原因。

焦灼,怨恨卻無法逃脫的窘境

應該就是像我這樣的吧。父親本地人,母親外來務工,兩人都是半文盲。

從小和父母住在40平的房子裡,至今26歲都沒有自己的房間,想搬出去住,但捨不得房租。

家裡沒有存款,全被病弱的爸爸拿去看病了。

我上幼兒園,是家裡最窮的時候,交不起學費,被老師要債要到家裡。因為從來沒有見過橘子,在幼兒園,所有小朋友都會剝橘子,只有我,直接啃。

穿新衣服的時候弄髒了,第一反應是心疼得大哭。

小學到高中,每年都申請補助金,又不想被同學知道,只能悄悄地去老師辦公室填寫資料。

每年的春秋遊,都找藉口不去,就是為了省那點活動費和買零食的錢。對父母都稱不喜歡出去玩。從來沒有和父母一起去過遊樂園之類的場所,因為不想看到父母心疼門票和在外吃飯的錢。

想要的東西從來不好意思開口,也從來不過生日,因為買蛋糕和準備一桌好吃的會給父母增加壓力。也不好意思說自己想要上興趣班,雖然愛死了小提琴,但是一次也沒有透露過。

上大學後,成績還不錯,獲得一次交換生資格,美國,半年需要9萬,我終於忍不住向父母開了口,但是結果就如同我預料的那樣,我沒能去。名額讓給了另一個同學,從此再也沒有和她打過招呼,因為我覺得我已經輸給他了。

工作以後,在每個月的工資,80%都存下來了,朋友問我為什麼那麼節約,因為我要給自己存嫁妝。沒有辦法靠家裡。喜歡的東西,通常放在購物車裡,很長一段時間,都達不到心理價位,最後也就刪掉了。

到了我這個年紀,26,27歲,身邊的朋友都結婚生孩子了。我也相親過,挑選相親對象時,也很有自知之明,不會挑跨越階級的,我本人外貌條件中等偏上,所以一般都不會被拒絕,但是了解我家裡條件之後,很少有再對我熱情的了。

小的時候不知道什麼叫做差距,現在身邊的朋友聊天時候,都是換房子,買車子,上海牌照的時候,我終於了解了自己的一無所有。有時候真的很羨慕,他們背後還有可以依仗的父母,但是我必須靠自己。並且,時間長了,朋友也會發現你的格格不入,漸漸的,來往也少了。

最近父母在鬧離婚,我擁有了26年的小小的房子,終於也要不屬於我了。我唯一慶幸的是,我工作的這些年存下了一些錢,也許可以把它買下來吧。

說實話,我目前的工資,如果不考慮家裡,已經足夠讓節儉的我過上比較輕鬆的生活。但是我的窮,不僅僅是物質金錢方面的,我的精神,我的自尊心,我對生活的熱情,都極度貧窮。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人生茶館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124/1549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