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消融,溪水潺潺,看到遠山漸綠的顏色,那是春的語言;
草長鶯飛,絲絛拂堤,看到枝頭重現的雀躍,那是春的呢喃;
向陽草木青,明媚春光暖,春天有太多的面目。
李白眼中的春天是:「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白居易描摹的春天是:「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而韓愈筆下的春天是:「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那麼在蘇軾的眼中,春天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關於春天,蘇軾說:
春天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
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春天是「歸去。歸去。江上一犁春雨。」
《如夢令·有寄》
為向東坡傳語。人在玉堂深處。
別後有誰來,雪壓小橋無路。
歸去。歸去。江上一犁春雨。
春天是「鶯初解語,最是一年春好處。」
《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
鶯初解語,最是一年春好處。
微雨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休辭醉倒,花不看開人易老。
莫待春回,顛倒紅英間綠苔。
看著這萬物復甦的美妙場景,看河邊的蔞蒿長得那麼茂盛,河豚逆流而上,黃鶯開始啼叫,這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
生活中,我們總會經歷寒冬,可只要堅持,最終也將迎來春暖花開的季節。
不論經歷多少蹉跎,都要心懷美好,保持著一份對生活的熱愛,對未來的期許。
白天抬頭微笑,夜晚從容入眠,隨緣而行,隨遇而安,情趣亦是盎然。
蘇軾一生樂觀豁達,面對春天的美景,縱使身有疾病,也由衷感嘆:
「衰病少悰,疏慵自放,惟愛日高眠。」
《一叢花·初春病起》
今年春淺臘侵年,冰雪破春妍。
東風有信無人見,露微意、柳際花邊。
寒夜縱長,孤衾易暖,鐘鼓漸清圓。
朝來初日半銜山,樓閣淡疏煙。
遊人便作尋芳計,小桃杏、應已爭先。
衰病少悰,疏慵自放,惟愛日高眠。
春天,溫度在慢慢上升,疫情也在慢慢好轉,但是我們的防範意識斷不能下降。
生病的時候,越能明白健康的可貴;生死臨界點的時候,越能明白生命的可貴。
健康的活著,就是一種勝利,只要你健康的活著,你不僅贏得了起點,還贏得了終點,最主要的是,你贏得了過程。
輸了健康,輸了一切;贏得健康,贏得一生。所以,疫情過後,你要珍惜身體,更加珍惜每一天。
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當蘇軾為了一件事傷心不快時,他轉念一想: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蝶戀花·春景》
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
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春意闌珊,就連蘇軾這樣豁達的詞人都不免感傷。也許他感傷的並不是春景,而是逝去的青春、多舛的命運。
朝雲知道這首詞暗含蘇軾這些年宦海沉浮、天涯漂泊的感傷,所以一唱到「天涯何處無芳草」就不禁落淚。
在蘇軾被貶失意的那段日子裡,有朝雲這樣的紅顏知己相伴,也算是一種幸運了。
其實,花謝花飛,春去秋來,萬物自有其道。
遠在他鄉時,看到萬物新生的美好景色,蘇軾突然就想起了自己的家鄉,不過他認為: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
試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咨嗟。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詩酒趁年華。
問:如何才算不辜負生活?
答:珍惜當下。
誰都會懷舊,誰都會思鄉,最都會苦悶,可如果只是煩惱,並不能改善自己的心情半分。
昨日像那東流水,只可逝,不可追。與其一味感懷過去,不如珍惜當下,幸福可期。
每天忙忙碌碌,偶然得了空閒,蘇軾就外出踏青了,見到如此美景,他不禁感慨:
「昨日出東城,拭探春情。」
《浪淘沙·探春》
昨日出東城,拭探春情。
牆頭紅杏暗如傾。
檻內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
綺陌斂香塵,雪霽前村。
東君用意不辭辛。
料想春光先到處,吹綻梅英。
生活是忙碌的,偶爾給疲憊的心靈放個假,想像著美好和明媚,就在來的路上,內心便無比喜悅。
一直覺得好光陰是心底有暖意,臉上有笑容,眼裡有歡喜。
閒來,讀書喝茶,伺弄花草,左手生活,右手生活,把一粥一飯當成幸福,讓心在塵世煙火中升騰。
唯有一顆輕盈的心,才能等到春天的微笑,只有保持舒展的心情,才能看到生命最美的樣子。
春天,不單單是萬物青睞和渴望,也是每一個人青睞和渴望;
春天,不單單給萬物帶來生機和活力,也給每一個人帶來生機和活力;
春天,不單單是萬物存活的希望,更是萬物生長的力量!
春天來了,帶走了寒冷和黑暗,帶來了明媚和春光。來一趟春天不容易,踏一步人生尤可貴。
春天是播種的季節,把握好生命中的每一個春天,走好春天裡的每一步路,就是對生命最大的敬畏和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