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為了小愛好,這些年輕人有多敢花錢?

視覺中國。

最近,13歲女孩找畫師約稿,半年內偷刷父母70萬一事登上微博熱搜。同時將背後的小眾「設圈」帶向大眾視野。「設」指的是人設,「設圈」的玩法是,買主找畫手根據二次元人設畫圖,創作理想的「紙片人」並持續約稿「養設」;越有名氣的畫師報價越高,高昂的價格之下,有些人還會選擇多人「共養」一設。

事件中13歲女孩大手筆消費被家長發現後,家長找畫師要求索回畫款,引發爭議。

無獨有偶,幾天之前,#飯圈集資量力而行#登上微博熱搜,一個網友求助到,因為追星「打投」(指為偶像打榜和投票),把家裡放在自己這裡的2萬存款花得只剩200元,務農的媽媽連買種子的錢都沒有了。

漫畫、漢服、玩具熊、獸裝、盲盒、手辦......一些年輕人,為了自己的愛好、為了混圈子,就像中了魔咒一樣,不停地進行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消費。

有的人剛拿到1500元的實習工資,就買了一套1300元的洛麗塔裙子;有的人大學一年花3萬多追星,翹課跑遍韓國泰國日本,甚至途中與家長失聯;也有人因為愛好過於燒錢,把愛好發展成了賺錢的副業。

來源/微博

本期小酒館,我們和6個小眾圈子裡的年輕人聊了聊,看他們如何在愛好上「燒錢」,而這些愛好又究竟能給他們帶來什麼。

1500元實習工資到手,立刻拿1300元買Lo裙

馬茗|24歲研一學生

我是從2015年上大學開始入了Lolita(洛麗塔指一種服飾風格的總稱,主要風格為甜美、古典、哥特等)的坑。迷上Lolita是因為自己上大學後經常刷B站宅舞區的視頻、參加一些漫展,每次看到身穿華麗精緻Lo裙(Lolita風格裙子)的漂亮小姐姐時,都會很激動,於是也開始自己買Lo裙。

一套Lo裙便宜的兩三百,當然也有高奢款,一些日本品牌一套近3萬。剛入這個圈時,我看到什麼都很新奇,什麼都想買,還經常盯著一些品牌店家的新款上新,搶限時優惠款,一年下來,我在Lolita方面的消費能達到2-3萬。

來源/受訪者供圖

愛上Lo裙的時候我還是大學生,當時沒有太多零花錢,但為了買Lo裙,我會努力拿獎學金、還經常打工實習賺錢。最狂熱的時候,有一次暑假實習了10天賺了1500元,工資到手後我立馬下單了一套1300元的Lo裙。

在Lolita上花多少錢,我認為跟個人的消費能力有關係。我身邊也有一些比較「瘋狂」的「同好」(有共同興趣愛好的人),可能家裡條件也比較好,她們有的一年會買好幾套日牌Lo裙,每套裙子都在兩萬以上,還有人會一種版式的Lo裙買好幾套同款不同色的。

我們家人不怎麼反對我買Lo裙,某種意義上說,還是比較支持的。因為我媽媽是英語老師,她非常喜歡歐洲古典宮廷服飾,自己也會買一些cla系(古典優雅系)裙子。

於我而言,穿Lo裙確實是可以提升氣質的。只要穿上Lo裙,自己就好像變成了優雅的公主,內心會有一個聲音告訴我:不能再和往常一樣大大咧咧了。穿Lo裙走路時也會不由自主地挺胸抬頭。為了給華麗的Lo裙搭配精緻的妝容,我也不得不在B站、小紅書上認真學化妝。穿著Lo裙,和同好們一起去漫展打卡集郵,大家互相拍照交流穿搭技巧和妝容技巧,非常開心。

2015年剛接觸Lo圈時,會感覺這個圈有隱形鄙視鏈,比如一些穿日牌的,看不起穿國牌的。因為當時日牌需要海外代購,比較稀缺。不過現在,快遞很方便,日牌也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東西了,這種鄙視也就沒有那麼強了。

但在這個圈子待久了,也還是能感到這個圈子一些不好的風氣,尤其是在閒魚上。我感觸比較深的是,閒魚上的Lo裙h價(high價,高於原價)以及打包捆綁銷售。一些小紅款(較受歡迎的款式)Lo裙發布時是需要搶的,會有一些黃牛專門搶下來然後在閒魚上高價賣出。

我曾經特別想買一套草莓裙,原價在280-320元之間,首批僅僅發布了幾百套,我沒有搶上,最後在閒魚上花了600塊,還打包買了一些其他周邊才收到這套裙子。

另外,閒魚上還有一些男用戶,會經常主動來打招呼:「妹妹,我這裡有稀有的小紅款,感興趣的話面交呀!」如果真的去面交了,可能就會發生一些不好的事情。我的同好們也都受到過類似的騷擾。我們能夠判斷他明顯是騙子,但對於一些辨別是非能力不強,又非常想要某套Lo裙的初高中生而言,還是蠻有風險的。

來源/受訪者供圖

入坑6年,其實我已經不像最開始那麼狂熱了,在微博上刷Lo圈動態的頻次明顯降低。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提升,我有了更多的愛好,精力也被Lo圈之外更多的事情所分散。但現在看到喜歡的Lo裙還是會買,去年考上研究生後,我就獎勵自己買了一套近2000塊的Lo裙。

為追星翹課跑遍韓國泰國日本,途中還與家長失聯

曉欣|22歲大四學生

我是99年的,現在大四,從高中就開始追星,追的是韓國偶像男團The winner。

韓國這邊追星首先是買專輯,一般是100多塊錢一本,通常我會買四五張。但是簽售有這樣一個規則,可能會從買專輯的人中抽30個人去參加現場簽售會。專輯買的越多,被抽中的概率越大。這種簽售,我會同時買三四十張,也就是一次花三四千塊錢。如果沒有抽中,這筆錢就打水漂了。

我們粉絲也會集資買專輯,每個人一次出十塊二十塊的,在韓國當地買,不用運回國內,比如放到公共場所或捐給學校。粉絲集資我基本每次都會參與,因為飯圈有這種風氣,大家常說「省一杯奶茶,你哥哥就能多一些銷量」,非常有鼓動性,你很難不參與。集資一般會提前幾個月開始,而且不是一次性的,會分很多批,中間會有人不停催你去打錢,到最後出專輯的時候,你可能已經投了兩三千了。

另外就是演唱會。正常票價本來不貴,但靠前的位置正常渠道買不到,得找黃牛,一張票四五千。有一次演唱會在韓國,連續兩場我都參加了,其中一場票價是4500,另一場是3000多。那一趟我大概花了9000多塊錢。

來源/ Pexels

最瘋狂的一次,是去泰國。那是去年1月份,演唱會在泰國,我媽不同意我去,於是我就找了一個義工組織,去泰國做義工,用這個幌子繞過了我媽。義工活動是七天,但其實只有三天。那個時候正是疫情爆發前幾天。我剛到泰國,就出現了幾例疫情。

我的這個追星計劃本來看起來天衣無縫。但誰知道那幾天我正好有點感冒,我媽知道後非常擔心,隔三差五就給我打電話。有一次給我打電話,我正好在演唱會現場,手機開飛行模式了,然後我媽聯繫不上我,電話打到輔導員那裡去了,她通過輔導員又聯繫上義工組織,然後拆穿了我的計劃……

泰國演唱會也是兩天,一天3000,做義工沒有工資,那一趟加起來我大概花了8000多。

為了參加演唱會,我還翹過很多次課。有一次去韓國,連續一周的課全翹了,還有一次在日本,演唱會結束後的第二天就是期末考試,我周五出發去日本,看完演唱會馬上飛回來參加考試,非常驚險。

追星這幾年,我大概總共花了六七萬,最多的一年花了3萬多。高中那會沒錢,大學實習掙了點錢,另外靠攢生活費。我不會去借錢,我的原則就是我剛好能承受。

演唱會我不是每場都去,但去的每一場都買的是前排,前排我覺得挺重要的,氛圍不一樣,你能看到你的偶像,能互動,他們也能看到你。我比較在意那種能讓我有親身感受的,所以即便是幾千塊錢一張的門票我也會毫不猶豫去買。

買了18個棉花娃娃,被爸媽吐槽「同齡人都自己生娃了」

柳橙|28歲網際網路從業者

棉花娃娃是娃圈裡比較大眾的一種,與bjd(擁有球型關節的人偶)或者無屬性(不以明星為原型製作)棉花娃娃不同,有屬性的棉花娃娃更像是一種明星衍生周邊,一般會有某個明星比較明顯的臉部特徵,多由粉絲組織製作售賣,購買者也基本都是粉絲。

我「入坑」是因為喜歡的一對cp粉絲圈裡有一個畫手,她筆下的cp漫畫形象非常可愛,經常畫各種小劇場,受到很多粉絲的喜歡。後來這兩個漫畫形象被製作成棉花娃娃限時售賣。那是我買的第一對娃娃。當時這對娃娃非常火爆,開售的時候我和朋友提前蹲守,第一時間卡點進去才買到,買到後超級開心。

入了第一對娃娃後,我逐漸地發現了更多可愛的娃娃,也關注了一些售賣娃衣的商店,他們上新的時候我基本都會購買。這些娃娃都很可愛,每隻都有不同的髮型、發色、表情,還可以自己搭配各種各樣的衣服,出去逛街或者旅遊的時候可以帶出去拍照。

柳橙的棉花娃娃

對我來說,棉花娃娃這個愛好,與其他愛好沒啥區別。我以前喜歡寫手帳,就會買很多紙膠帶、貼紙;喜歡看足球比賽,就會買一些喜歡的俱樂部球衣;就像也有人喜歡買手辦,有粉絲喜歡購買photobook等其他明星周邊一樣,就是一個讓自己開心的興趣而已。

作為一個未成年人比較多且相對小眾的圈子,娃圈會有一些大家默認的規則。

比如,因為棉花娃娃生產製作周期比較長,購買後需要等待三個月、半年甚至一年。但是娃媽一般需要在生產前給娃廠提交貨款,因此購買後買家需要提前確認收貨。

也就是說,賣家能否遵守信用,將娃娃或娃衣交付,完全基於買家的信任和賣家的信譽。我們付款確認收貨後,是沒有什麼資金保障的。這也導致了,圈子裡有時候會發生娃媽卷錢跑路、買家追責無門的事情。

另外,萬物皆可炒。有些搶手的娃娃因為限量出售或者因為販賣時間有限,價格就會被炒高。有人在閒魚上加價求娃,也就有人高價轉手從中賺取差價。有些「娃販子」會故意去搶一些熱門的娃娃,再轉手賣個高價。比如售價為60元左右的一個娃娃,有可能被炒到500元乃至更高。

還有一些非常熱門的娃娃,也可能被「山寨」,比如有人利用已公開的娃娃畫稿,另外聯繫工廠製作出售,買家可能被蒙在鼓裡買了「盜版」,但是正版娃媽維權也很難,最後鬧得一地雞毛。

棉花娃娃的價格其實不是很高,正常來說一隻15cm或者20cm的娃娃價格在60元左右。與娃娃本體比起來,更「燒錢」的是娃衣。有些貴的娃衣會有一些獨特的設計,用料很好,細節比較精緻。

娃衣的價格浮動很大,有些實惠的40元一套,貴的「娃衣界的香奈兒」也能賣到150元乃至200元一套。一些熱門的限量款娃衣,也會在閒魚上被加價售賣。

入坑一年以來,我買了18個娃娃(目前還有8個娃娃還未收到貨),娃衣也買了20多套,總共花費5000元左右。對於我這種經濟獨立且並非特別瘋狂的成年人來說,這個數目並不算多,還是養得起這個愛好的。

來源/受訪者供圖

但據我觀察,這個圈子裡的學生黨和未成年人還挺多的,他們為了購買心儀的娃娃或者娃衣,可能會省吃儉用攢錢,也可能會去使用「花唄」等提前預支。

我爸媽對我這個「愛好」也沒什麼意見,除了偶爾會吐槽說「你的同齡人都生自己的娃娃了,你還在玩兒棉花娃娃」,並以此為由頭進行催婚教育。

現在95後或者00後的愛好越來越小眾和獨特了,像設圈、獸圈什麼的。我覺得不管是大眾的還是小眾愛好,為其付出的金錢也好、精力也好,都不應該超出自身的承受範圍。不管成年人還是未成年人,希望每個人都能過好自己的現實生活,在愛好中找到真正的樂趣。

混獸圈,最便宜只要幾十,最貴沒有上限

阿池|20歲藝術系學生

我高二的時候就接觸了獸圈了。

當時看漫畫的時候無意中知道有這樣一個圈子,隨後又加一些QQ好友也是這個圈子的人,漸漸地就入坑了。

在獸圈,獸迷們可以自行設定「打造」一個虛擬的動物角色,通過創作畫作、短視頻動畫,乃至穿上屬於自己的獸裝,表達對擬人化動物角色的喜愛。相當於你自己可以重新定義創造一個「自己」,你可以賦予它很多你自己喜歡或者期待的特質。比如說我自己的獸設是貓科和魚類的結合,我給它賦予的意義是,一隻在大海之間漂流的海盜,擅長捕魚,很孤單但是內心還是充滿陽光的。

除了像養孩子一樣有成就感滿足感外,加入這個圈子,對我來說更重要的一點就是,獸圈仿佛是一個庇護所,大家可以撫平在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創傷。當時我馬上快高考了,學業壓力比較大,又非常地孤獨,很難融入集體。但是在獸圈,我反而結交了一些可以真心相待的好友。因為在這個圈子裡,大家都以自己所打造的獸設身份交流的,溝通起來相對簡單真誠。

相比於其他圈子來說,獸圈其實是一個上限和下限都寬泛的圈子。也就是說,如果我資金不是很充裕,也可以加入,也可以在圈子裡玩得很好。比如說最開始的設定圖,其實是有模板的,幾十塊錢就可以拿下。但是要是想要燒錢,也確實是可以非常燒錢。比如說你想把自己設定的獸人實體化做成獸裝穿在身上,這是需要定製,定製的費用甚至可以上萬。

來源/受訪者供圖

我一開始接觸的時候,都是自己攢錢。後來因為是美術生,也開始試著自己畫圖,自己做獸裝。所以相比於圈子裡的其他人,在這方面的金錢投入算是少的。平日裡最貴開銷的其實是買材料的錢,包括搭配武器等等,平均下來一年也會在這方面投入大幾千。

但是如果不是自己做,找別人定製,確實是會比較燒錢。據我了解,在國內個人獸裝製作師製作全套獸裝,平均價格在8000元左右,知名工作室可高達13000元;國外知名工作室,如日本的天邪鬼工作室(A家)和Kemono-Line(K家)的全裝,價格更是飆升到22000元以上。

最初,家裡人知道我有這個愛好其實是在高考結束後。我當時一直隱忍,等到高考之後才開始鼓搗這些東西。高考都結束了,家裡人也不好說什麼。後來,因為想磨練自己的技術,到了大學的時候也一直沉浸其中,甚至開始自己做獸裝。我媽的態度是保持中立,只要不影響我學業就好。

現在,媽媽反而支持了起來。因為我的技術越來越好,甚至慢慢地有人找我定製獸裝,我也能慢慢地依靠我的愛好養活自己了。

奧特曼頭盔一戴,我就不是卑微社畜了

Hulu|26歲新媒體從業者

我待的圈子叫特攝圈。在圈外人看來,我們是一群老大不小還沉迷奧特曼的人。

特攝,字面意思就是特殊攝影,用特殊技術製作出現實中不存在的事物。當然,不是我們創作,我們喜歡的都是已有的特攝作品,比如說日本的三大特攝(假面騎士、超級戰隊、奧特曼)。

其實如果看劇的話幾乎是0成本,但如果想有更多的體驗,有的人會買皮套(服裝),一套全套的泰羅服裝得要1萬多。我們被問過最多的問題就是——你這麼大了怎麼還看這麼幼稚的東西。心情好的時候我可能會解釋一下,說這些劇小孩和大人都可以看,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找個藉口,糊弄他們說這是給我弟弟看的,我陪著他看一下。

Hulu和他的泰羅頭盔來源/受訪者供圖

特攝圈的粉絲群體很龐大,哪個孩子小時候沒看過奧特曼呢?半個世紀過去了,還有那麼多人喜歡,說明它真的不是一部給孩子看的劇那麼簡單。

圈外人可能看不出來,春節檔的《唐人街探案3》就是一部「討好」特攝圈痕跡比較明顯的電影。在唐探3沒有上映前,陳思成在接受採訪時就提到過奧特曼,說「一個55年前的IP能讓孩子們這麼喜歡,這是創作者需要去反思的」,這段採訪在特攝圈流傳很廣,陳思成也在特攝圈獲得了極高的好感度。

而且唐探3還請到了維克特利奧特曼人間體的扮演者宇治清高客串,雖然只有短短几個鏡頭,但是讓奧特曼的粉絲們特別滿足。於是特攝粉給這部電影貢獻了不少票房。

我不喜歡這個圈子的一點是戾氣比較重,很容易引戰。因為「誰的戰鬥力比誰強」這種問題就能吵起來,我覺得這種行為特別幼稚。而且不僅圈子裡會因為一些小事吵成一鍋粥,圈子外也經常會吵起來,比如特攝圈和漫威圈互罵,甚至特攝圈和肖戰粉絲都能吵起來。

2020年的時候,幾張肖戰粉絲和特攝粉的對話廣為流傳。吵架的起因竟然是肖戰的粉絲說肖戰的暱稱是兔子,而特攝粉對於奧特曼里賽羅的暱稱也是兔子,所以肖戰粉絲不允許特攝粉把賽羅稱為兔子,氣急了還說奧特曼丑。

小眾圈子的人戰鬥力都比較強,可以一直吵下去,但我覺得這樣特別沒意思,也從來不參與這些。小孩子才有力氣吵架吧,像我們這樣的卑微社畜,下了班看看劇,有錢了買一些手辦、服裝什麼的就很滿足了。頭盔一戴,我就是勇敢的泰羅。

在設圈,我見到了從小到大的「夢中情人」

努努|20歲學生

受日本動漫影響,我小時候就幻想自己能成為大漫畫家,腦海里就有一些角色形象,在長大的過程里,「他」一點點被豐滿。我們稱之為「oc」(指原創角色,original character的縮寫),我期待我的oc被畫出來,被拍成動畫,受到大家的歡迎,但這些一直只是我的幻想,但在設圈,通過約稿,我見到了我心目中的「他」,比如這個「他」是一個日本黑幫老大,收養了一個男孩做弟弟。

畫師/湯仔設主/努努,來源/受訪者提供,已獲得設主及畫師許可

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特別特別開心,就像從小的夢中情人,你一直知道「他」在,但就像是夢一樣虛無縹緲,突然「他」從夢裡走出來了,你還可以為「他」花錢,找畫師約稿,讓「他」以不同形式出現。「他」獨一無二,獨屬於我。我發現居然有這種方式,可以讓幻想成為現實,然後我就瘋狂為「他」花錢。

如果我足夠有錢,我想自己拍部動畫,但我還沒有。不過通過約稿,讓我的幻想離實現更近了一步。

設圈有兩種玩法,一種是養oc,即人設被賦予故事、性格、背景等,一種是設定,雖然沒有豐富的故事,但看起來美。我開始是第一種,後來我兩種都喜歡。我去年年初買了很多設定,覺得好看,就買買買,花費總數沒有算過,應該在2-4萬,有一個定製人設是最高的,花了2200元。

我的家裡人知道我玩各種圈子,但我比較少和他們解釋,他們要理解起來確實比較難。這些錢有的是自己賺的(通過在其他圈子做一些簡單的接稿,賺了2-3萬),有的是零花錢,媽媽不管我這塊,她覺得我花得值就好。

而我至於為什麼喜歡,得舉一些例子。比如每個藝術家(創作者)的藝術方式不一樣,但我的動漫角色(或者oc、設定)被我喜歡的藝術方式呈現了出來,我就很開心。而這種開心,有欣賞二次創作的開心。

而我把oc實現後,還發現其他的樂趣。比如我把我的oc圖片發給網絡上的好友,大家夸好漂亮,我就得到了虛榮心上的「滿足」,就很快樂。我們之間會交流oc的故事,比如我這是一個黑幫老大的故事,發現她也是,我們就會覺得很驚喜。我根據圖片說出對她oc的理解,跟她oc很契合,那我們就會聊得很開心。設圈也有社交屬性,我們可以遇到有相同愛好的朋友。

而當你有oc(或者設定),去構造「他」,這個過程其實就很美好。你的一個幻想,現在成為了「現實」。

大家可能會疑惑,為什麼我們能接受一個虛擬的東西?我想可能是因為我們是在ACG文化(動畫、漫畫、遊戲)下長大的,接觸的就是紙片人,對我而言,我幻想的東西就在這張圖上,我創造了「他」,「他」反過來也影響了我。我現實中可以懶惰,可以愚蠢,但「他」可以是完美的,是聰明的,但也可以是懦弱的。「他」每個地方都百分之百符合我的審美,每個地方都是我喜歡的。

大家對圖片的價值爭議比較大,在我看來,價格是買的人願意花多少錢,「他」就值多少,有「富婆」為了她喜歡的oc,願意花10萬就真的是10萬。設圈確實有不規範的地方,這次設圈的事件出來,我希望法律重視,但又不希望外人妖魔化這個圈子,比較矛盾。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馬茗、曉欣、柳橙、阿池、Hulu、努努均為化名。

責任編輯: 葉淨寒  來源:深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413/1580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