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永遠懷著喜悅的心做著喜歡的事,嫉妒是讓好人變壞人最直接的方式

人活在世界上,從氣而來,氣散而歸,回到天地之間,生命就是如此簡單。

你把握住中間這段時間,從身到心再到精神層次跟「道」的結合,讓每一天的生活都有喜悅,都有快樂,這就是莊子的真正用意。

讓我們走進道家莊子的世界去體悟其脫俗智慧。

【原文】

聖人達綢繆,周盡一體矣,而不知其然,性也。復命搖作而以天為師,人則從而命之也。憂乎知,而所行恆無幾時,其有止也,若之何!生而美者,人與之鑑,不告則不知其美於人也。

若知之,若不知之,若聞之,若不聞之,其可喜也終無已,人之好之亦無已,性也。聖人之愛人也,人與之名,不告則不知其愛人也,若知之,若不知之,若聞之,若不聞之,其愛人也終無已,人之安之亦無已,性也。

舊國舊都,望之暢然。雖使丘陵草木之緡,入之者十九,猶之暢然,況見見聞聞者也!以十仞之台縣眾間者也。——莊子雜篇·則陽

【解釋】

聖人通達於人際交往過程中的種種糾紛,周全了解萬物混同一體的狀態。卻不知道為什麼這樣,這流露於自然本性。

為回返真性而效法自然,人們才稱之為聖人。而時常憂心於謀略和智巧上,便難以持久,時而有所終止那又能怎樣呢。

生而美麗的人是因為別人給他作為的鏡子來鑑定,若沒人告訴他美與丑他又怎麼會知道自己的美呢。

好像知道,又好像不知道;好像聽聞又好像沒聽見,其欣喜也從未終止之時,人們的好感也不會因此終止,這就是出於自然的本性啊!

聖人知道撫愛百姓,是因為人們賦予了他相應之名,如果人們不相告,那就不知道他愛人民的事跡,好像知道,又好像不知道。好像聽聞,又好像沒聽聞過。其愛民從未停止之時,人們安於他的愛也就處之泰然,這就是出於自然的本性啊!

當看到自己的祖國和家鄉時,內心是十分喜悅的,哪怕是丘陵草木掩蓋了十之八九,人們的心裡還是十分喜悅的,更何況親眼所見呢?就像數丈高台赫然挺立在人們的面前,讓人崇敬、仰慕啊!

【論析】

第二段文字十分優美其強調三次「性也」回歸本性,找回本真。

「若知之,若不知之。若聞之,若不聞之。」拋下那種虛榮好勝心,把知識化為智慧,得到通權達變的能力,不把此當作是優點。很多人只看別人具備我所擁有的優點,卻看不出我所沒有的優點。

當你擁有什麼優點時,就會具備此優點所帶來的煩惱。與其擁有優點不如扔掉所謂的「優點」。當有了優點就會輕視別人,也使自己懈怠,因而不知自己為何不被重任,從而只看他人的缺點,嫉妒是好人變壞人最直接的方式

學習聖人之胸襟,讓每個人回到本真,不刻意做事、不標榜、不攪亂本性的行為,才能深入人心!沒有人告訴你美,便無法做出比較。

沒有人讚許你或者賦予你名稱。若知之,若不知之。若聞之、若不聞之。始終保持著本性本真,永遠懷著喜悅的心做著喜歡的覺得順心舒服的事。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抱朴講堂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417/1582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