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心理學:窮人並非不努力、沒機會、基因不好,而是不明白一個道理

《人生七年》這部紀錄片是BBC,即英國國家廣播公司主持拍攝的,其在紀錄片歷史當中地位十分斐然。這部紀錄片是BBC從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就開始計劃拍攝的,直到2015年才完成。紀錄片的主角是十四位來自社會不同階層的孩子。

攝製組花費了數十年的時間去跟蹤拍攝,就是為了觀察這些孩子們之後的發展以及人生,結果表明,他們最終的人生基本與他們的家庭別無二致。

一個人有什麼樣的生活,幾乎在出生時就已經註定了。那麼這是為什麼呢?人是否能夠改變這種現狀呢?

答案其實就蘊藏在影片之中。

其實出生於貧窮家庭中的孩子並不是得不到很好的生活環境,而是由於物質生活的限制,導致其眼光不夠長遠。

人生規劃很重要

影片當中那些出生於條件優渥家庭中的孩子們,基本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對自己之後的生活有了規劃。比如出生在金融家庭中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會開始關注一些商報以及金融信息,並且會培養自己相關的能力。

而出生在律師家庭當中的傑克則早早地就給自己定下目標,並且成功考入劍橋大學法律系,成為了一名出色的律師。

人們在一生當中,難免會遇到挫折和不順。但是堅定的人生方向以及清楚的人生規劃能夠幫助自己挺過這些困難,這就是規劃和藍圖的重要性,你沒有堅定的方向,就很有可能會迷失自我。

但是那些物質生活並不是特別充足的家庭,就無力負擔孩子們的某些愛好。一方面可能家長並沒有那種意識去發掘孩子們的特長,一方面家庭也只能夠為了生活而努力。

甚至在某些條件比較困難的家庭當中,家長們會早早地讓孩子中斷學業,來參加工作以補貼家用。這是十分可惜的。

我們可以借用一個心理學領域當中的理論來理解這種情況。

著名的管理心理學家維克多·布魯姆(Victor H.Vroom)認為,在生活當中,存在一個名為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的研究範式。

這一理論認為,個體在做某件事時的力量,大約就是其期望值和效價的乘積。

期望值指的就是個體在做某件事之前,對於自己能夠完成這件事的信心存在的一種期望。而效價指的則是個體在完成這一目標之後,能夠得到的收益。

假如將這一理論放在之前的紀錄片當中,我們就大致可以得知,那些家庭條件比較出眾的孩子們,由於早早就能夠獲得正確的引導,所以就能夠很快樹立自己的目標。

在之後,這些孩子們只要按部就班的努力就基本能夠完成自己的目標,很容易就能夠滿足自己的目標了。

對於那些家庭條件比較困難的孩子們而言,由於沒有正確的引導,所以在努力的過程當中,只能獲得一些不堅定的目標,所以成長的道路可能也是「歪歪扭扭」的。

於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生活基本開支,這些孩子們在成年之後就只能被迫去做一些體力活。

個人機會

當然,在影片當中,有一位少年成功實現了階層的跨越,或者我們可以說,這個孩子名叫尼克爾森。

之所以能夠成功,一方面離不開自己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尼克爾森很重視教育。

很多處於社會底層的孩子們,一方面清楚自己條件不如其他人,但是一方面也無力改變自己沒辦法接受教育的現實。

教育是十分關鍵的,尤其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想要提升一個人的精神境界,教育幾乎就是唯一的途徑。

現如今的生活當中,「讀書無用論」依舊大行其道,但是這是一個個例與常態的區別。

我們可以想像,那些成功人士當中,基本上八成甚至九成以上的人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但是那些所謂「讀書無用論者」所鼓吹的例子,也許也就是芸芸眾生當中的一兩個。

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或者是想要在自己之後的生活當中取得比較好的發展機會,還是應該重視文中這些重點。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第一心理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418/1582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