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人這一輩子,所有遇見,皆有因果

世間有聚便有散,離別和歡聚皆是人生常態。

人生總在道別中進行,生命中的見或不見,又常常身不由己。

每次道別,我們習慣於說「下次約,改天見」,但這往往是一句不能兌現的承諾。

所以珍惜相見,也要好好道別。

聚散不由人

聚散苦匆匆,古今人相同。

《千與千尋》裡說:

「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走完。」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要抵達的目的地,只是偶爾在人群中相聚。

時常在人海中分別,走到最後,最終只剩下自己一人結束這趟旅程。

唐代詩人杜甫在一次上任路途中,經過幼年好友衛八處士的居住地,便欣然去訪問舊時好友。

距離上次離別已經過去二十年,再次登門拜訪朋友時,不禁感嘆時光帶給人的驚人改變。

曾經還未成家的鄰家少年郎,倏忽間,已是兩鬢如霜,兒女滿堂,成了一家之主。

兩位多年未見的好友再次相聚,彼此都很歡喜,定要挑燈共敘舊情,還來不及講述完所有的過往時,朋友就催促著兒女趕緊把酒菜擺上。

這些飯菜有友人冒著夜雨親自剪來的青鮮韭菜,還有今秋新收下的米讓他嘗鮮。

兩人難得有機會見面,這次相逢,定要開懷暢飲,不醉不休才好。

然而歡聚總是短暫的,分別是必然的。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明天之後,杜甫繼續趕路,友人繼續他的鄉間生活,兩人再次隔著萬水千山,再相見不知何年何月。

相見時難別亦難,聚散從來不由人。

我們都在匆匆趕路,偶然的相逢,長久的擦肩,隔著時間和空間,邁不過去,見不到面,在人海中,各自沉浮。

再見是不見

據說人一生要講8.8W個謊言,而最常講的那句就是:再見。

因為很多再見都是再也不見。

宋代《太平廣記》中記載:

唐代詩人崔護到長安參加進士考試落第後,曾在長安南郊偶遇一位美麗少女,過後念念不忘。

次年清明節故地重遊,重訪此女時,只看到滿樹的桃花灼灼,人早已無影無蹤。

無限遺憾的他寫下了這首詩: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在人海里尋人猶如刻舟求劍,你以為你留下記號,還能再回到原點尋找。

殊不知,時光已載你走了很遠很遠,桃花還是那棵桃花,人卻不是當年的人了。

此生,我們會遇見很多人,但絕大部分只有一面之緣,擦肩而過便是永不相見。

陌生人的不見猶可釋然,最怕的是和熟悉的人說了再見,就再也沒見。

李叔同和許幻園是結拜金蘭的摯友,兩人在城南草堂當鄰居,意氣相投,常常詩文唱和。

後來,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冬天,許幻園來到李叔同的門前,對他說:「叔同兄,我破產了,咱們後會有期。」

說完,揮淚而別,連好友的家門也沒進。

李叔同站在雪地里久久地注視著好友遠去的背影,隨後,返屋寫下那首傳唱至今的《送別》: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

有時,「後會有期」只是我們美好的期待,常常是後會無期,轉身只余背影。

走過半生,恍然發現,知交總會半零落,或許你們曾興趣相投,歷經風浪,但總會有些緣故讓你們分離。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中說:

「故事的開始總是這樣,適逢其會,猝不及防;故事的結尾總是這樣,花開兩朵,天各一方。」

在人生的舞台上,離別的戲碼總是在不斷地上演,和朋友,和戀人,甚至和親人,走到最後的結局都是別離。

所以,我們珍惜每次相聚,慎重地道別,不給人生留下遺憾。

見一面少一面

「離別」是一個狡猾的對手,它藏匿在時間裡,在我們不知不覺中,一點點拉開了我們與身邊人的距離。

北島說:

「人在的時候,總以為有機會,其實人生就是減法,見一面就少一面。」

時間在悄無聲息地流逝,從相遇的那一刻起,就進入了離別的倒數計時。

但,年輕時的我們並不懂這些,總習慣用「等」來浪費時間。

等有空,給父母電話;等有空,和朋友再聚一聚;等將來,等以後,等下次……

等著等著,留下的是遺憾,錯過的是真情。

我們總覺得生命很長,時間很多,但或許就在你轉身的瞬間,那些想見的人,已經走遠,並沒有留在原點等你回頭。

生命,經不起等待,人總是見一面少一面。

楊絳在《我們仨》中回憶最後送別錢鍾書的場景,讀後令人揪心不已。

錢鍾書晚年生病住院,80多歲的楊絳每天都守在丈夫身邊,寸步不離,總想看一眼,再看一眼。

她說:

「送一程,說一聲再見,又能見到一面。離別拉得長,是增加痛苦還是減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遠,愈怕從此不見。」

一程一程地相送,無論多麼不舍,也走到了分別的路口。

時間是操縱離別的高手,它總能不動聲響地為最後的分別倒數計時,你一不留神,就錯過了人生中重要的人和事。

最好的道別是明天見

曾經,我們總覺得來日方長,連道別都那樣隨意。

而如今,我們只想確定,來日到底是哪日?改天到底改哪天?

我們跟很多人告別過,也和很多人不告而別,而在那麼多告別里,我還是最喜歡「明天見」。

「明天見」是一次約定,更是一種對見面的期待。

曾在網上看到這麼一個故事:

一位生病的老奶奶,常年住在醫院ICU的病房裡,每天探視時間僅有半個小時。

在病房外,每天都會有一位老爺爺帶著不一樣的東西提前來等。

今天是雞湯,明天是燉甲魚,後天是甜水羹,每天不重樣。

每次探視的時候,兩人總是這樣靜靜坐著握著手,不說話,到點摸著老奶奶的背,小聲說:」明天見。「

「明天見」多麼簡單而又充滿希望的別離,這三個字代表著明天想第一時間見到你,意味著明天我們還會見面。

能再見是多大的福分,「明天見」是不離開的約定。

雖然,在彼此之間隔著時間、空間,相見很難,但是只要我們彼此惦念,想見,總有一千種方式見到。

我們也許不能跨越距離,但我們可以通過手機隔著視頻多說說話。

我們不能經常陪伴在彼此身邊,但我們可以經常聯繫,不失去彼此的消息,時常問候,遠在天涯也似近在身邊。

時間不能斬斷彼此的牽掛,只要彼此掛念,那見或不見,都沒有太大差別。

人最怕的不是別離,而是人心的背離。

分別的時候,說一句「明天見」,這是兩個人做出的一個口頭約定,也是在說「你的明天,我不會缺席」。

年少時,輕言再見,約好等他日功成名遂再相逢,卻常常是杳無音信。

中年時,總說後會有期,但總是別後無期,一場空許約。

晚年時,離別又總是無聲的,當生命進入倒數計時,我們沒資格約定何時見。

如果可以,希望每次道別,我們都能說「明天見」。

把每一次道別當成是下一次見面的開端,這樣離別之後的歲月就少了些許悲傷。

《小王子》說:

「如果你說你在下午四點來,從三點鐘開始,我就開始感覺很快樂,時間越臨近,我就越來越感到快樂。

到了四點鐘的時候,我就會坐立不安,我發現了幸福的價值。

但是如果你隨便什麼時候來,我就不知道在什麼時候準備好迎接你的心情了。」

有一個確定的歸期,才讓下次重逢有了希望,等到約定的時間臨近,想著即將和你見面,心中總有一種難以言說的喜悅。

有了約定,等待才有意義。

最好的道別就是約好「明天」,給彼此一個承諾,一份美好的期許,並為了下次見面一起努力,風雨無阻,我們不見不散。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有書共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514/1592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