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楊絳先生:別等後悔了才明白,誰該是晚年最值得依靠的人

楊絳先生曾經說:「我漸漸發現,一個人活著,其實僅僅是一個人的事,生活關照型的朋友可能了解我身上的每一顆痣,不一定了解我的心;精神交流型的朋友可能了解我的心,卻又常常拂我的意。快樂來了,最快樂的是自己,苦難來了,最苦難的也是自己。」

每個人都會有老的一天,時間一天天過去,人一天天衰老,漸漸的就到了晚年,老了之後身體肯定不像從前,也沒有這麼活力了,身體時不時會生病。

那麼,到了晚年之後,誰才能靠得住?

雖然說子女都是親骨肉,但他們也有自己的空間,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把他們養大了,就算完成任務了,剩下的路要留他自己走,讓他去過自己的生活,要學會獨立。

生活里,那些對子女期望越高的父母,往往到最後是失落感越強。如果身體還能夠自理的時候,儘量自己居住,不與兒女同住,這樣就不會給自己和兒女帶來不必的麻煩和矛盾。

其實,很多時候,不是老人願意操心兒女的家事,而是人到晚年,看見了不合心意的事情,控制不住的想說上幾句,說完自己還後悔管多了。遇到理解的兒女,這不叫個事;遇到不理解的兒女,多一句話,那都是個事。

人到晚年,一定要多幾分準備,如果把全部期望都寄託給老伴和兒女,那很容易期望落空。不是說老伴就不值得依賴,而且多一個依靠就多一個選擇,而且比起老伴,還有更親更值得依靠的人。

每次提到楊絳先生,我首先想到的第一個詞便是「優雅」,她是一個優雅了一輩子的人。即便在戰亂時期,日子過得如此艱難,可能隨時會有生命危險,她也沒有捨棄讀書的習慣。她用自己的一生向我們詮釋了,什麼叫做:腹有詩書氣自華。

眾所周知,楊絳先生享年105歲,而她的丈夫錢鍾書在88歲那年便已離世,女兒也因為癌症一併離開,也就是說,楊絳先生有將近二十年的時間,都是一個人度過的。

楊絳的女兒錢瑗便是如此,這些都是我們難以預料的,依賴他人終究居無定所。所以人到晚年,最親的人不是老伴兒,也不是子女,而是自己。只有自己才能陪自己到生命的終結,就像悲觀厭世。

楊絳先生享年105歲,直到去世前依然頭腦清醒,筆耕不輟,她一生都在做自己喜歡和熱愛的事,也優雅了一生,出身於書香門第的她,一生都在以書為伴,也將自己活成了一本書,值得後人細細品讀。

幸運的是她選擇了靠自己,明白了除了自己,沒有誰可以依靠。

沒有人可以一輩子陪在自己身邊,只有自己才是自己最強的後盾。

人生中最陰暗的時刻從來都是自己一個人慢慢扛過去的,偶像劇里那樣的陪你度過最痛苦的時候的男二從來都不存在。

靠山山會倒,靠水水會流,只有靠自己,才能永不朽。人越到晚年,就越要懂得愛自己,因為你愛自己重視自己,身邊的人也會重視你。實際上別人對你好不好,完全看你是否有能力,人都是有利益考慮的,所以說人這輩子最親的就是自己,最能依賴的也只有自己。晚年為自己好不是自私,恰恰是活得明白!

也有人說:「楊絳先生的精神和意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楊絳先生算是把人生活明白了,充滿了人生的大智慧。」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養老新生活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529/1598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