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遏制中共武力威脅 美軍太平洋戰略漸成雛形

圖為2020年9月25日,里根號與其它軍艦和軍機在菲律賓海進行兩年一度的「勇敢之盾」(Valiant Shield)演習。

中共近年來不斷踐踏國際社會的底線,鎮壓香港民主抗議,塑造了拜登政府對美中是「民主與專制的對立」認知。北京把南海變成「內湖」、放任病毒傳播世界,則顯示出中共政權太危險,加速西方國家抱團。

鑑於此,美國正將加速其外交與軍事重點,從打擊中東恐怖主義,轉向應對來自中共的大國競爭。具體到軍事方面,動作有從中東、阿富汗撤軍,部署到西太平洋地區,推出「太平洋威懾計劃」,組建太平洋美國特種作戰部隊和太平洋海軍特遣隊等等。

這些策略日漸成熟,已顯露出完整的雛形,中共每天都在製造「敵人」,這下真把「敵人」請到家門口了。

組建常設太平洋海軍特遣隊

6月15日,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引述兩名消息人士說,五角大樓正在考慮在太平洋地區設立一支常設海軍特遣部隊(permanent naval task force),以應對中共日益增長的軍事力量。

海軍特遣部隊仿照北約的大西洋常設海軍部隊(theStandingNaval Forces Atlantic),這是一支由多個北約國家的6至10艘驅逐艦、護衛艦組成的快速反應部隊,在冷戰期間起到威懾蘇聯共產集團的作用。

海軍特遣部隊大部分內容屬於機密,但專家推測,這支太平洋海軍特遣部隊,應該包括是英國、法國、日本和澳大利亞在內。

今年3月份前美國海軍上將斯塔夫里迪斯(James Stavridis)曾撰文透漏,美國希望說服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日本、韓國、新加坡和越南,都參與南海巡邏。美國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全球海上聯盟,共同威懾中共。

如此看來,這個太平洋常設海軍部隊應該是經常性的在南海區域巡航,確保南海自由通航,起到威懾和打擊中共氣焰的作用。

然而,這種常規性巡航只是在和平時期的一種威懾手段,一旦開戰,這些大型艦艇反而成為中共飛彈的打擊目標,因此美軍也正在談論戰時如何部署更多進攻性飛彈,開展情報戰和游擊戰,先發制人,摧毀中共的飛彈發射體系。

改變戰略在亞太地區部署更多飛彈

傳統上,駐守在日本的美國海軍第七艦隊,是威懾中共擴張的主力,但這種優勢因中共造艦狂潮和可能的飛彈飽和攻擊而削弱。

《美國之音》報導,6月7日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布的《2021中國戰略軍力》報告顯示:20年前當時美軍在西太平洋擁有一艘航母和4艘兩棲攻擊艦,而中國為零,可是到了去年,美軍在該區域的力量沒變,而中國卻裝備了大量各種射程的彈道飛彈,擁有兩艘航母,6艘兩棲攻擊艦,46艘多功能戰艦和48艘潛艇,建立起了牢固的反介入/區域拒止防禦圈,影響範圍已經擴展至第一島鏈以外。

BBC報導說,美國國防部去年向國會提交的2020年度《中國軍事與安全態勢發展報告》中說,中國(中共)在太平洋地區的飛彈部署已經取得了對美國的優勢。

報告認為「中國(中共)發展了不受任何國際協議約束的常規飛彈部隊。中國(中共)部署的射程在500~5,500公里的陸基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超過了1,250枚」,而美國目前只有一種常規彈道飛彈,射程為70-300公里,美國沒有巡航飛彈。

這種彈道飛彈,能夠超出第一島鏈,不僅威脅到第二島鏈的美國基地,還可能對更遠的目標構成威脅,甚至能夠對美國本土和美國的盟友和夥伴構成威脅。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美國《外交政策》雜誌6月7日還爆出五角大樓內部發生激烈辯論,以決定要不要將美軍部隊和高端武器放在西太平洋的中共飛彈射程內。

6月15日,塔夫茨大學政治學副教授麥可·貝克利(Michael Beckley)《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發文指出,美國資源龐大,足以遏制中共的軍事擴張。但美國國防部卻沒有制定出好的策略。

貝克利說,五角大樓不贊同在亞太地區部署更便宜和更容易安裝的巡航飛彈,而是推動大型軍事平台(如航空母艦和驅逐艦),執行各種和平時期的任務。而這些軍艦和戰鬥機在暴露的基地中,戰爭時期正是中共飛彈攻擊的活靶子。

更糟糕的是,華盛頓一直在向盟友輸出這種觀念,比如讓台灣購買美國製造的F-16戰鬥機和艾布拉姆斯坦克,耗盡了台灣的軍費。

貝克利指出,在許多軍事專家看來,美國領導人的選擇很簡單,他們可以在亞太地區部署低成本的飛彈和傳感器(shooters and sensors),迅速恢復東亞的軍事平衡,而不是繼續把資源浪費在不相干的任務和昂貴的武器系統上。

貝克利說,與其等待戰爭開始,然後將易受攻擊的航空母艦調入東亞,美國應該通過在海上和中國海岸線附近的盟國領土上,預先部署飛彈發射器、武裝無人機和傳感器。這些分散的彈藥網絡對中共來說難以對付,而且不需要大型基地或花哨的平台。相反,它們可以被安裝在幾乎任何漂浮或飛行的東西上,包括改裝的商船、駁船和飛機。

事實上,據去年6月份《洛杉磯時報》報導,由於五角大樓越來越擔心中共不斷擴張了飛彈庫和軍事能力,威脅到美國在亞洲的軍事基地和盟友的安全,在川普政府的支持下,美國準備在亞洲部署數百枚常規飛彈,此舉可迅速而輕易地將西太平洋的力量平衡,重新對美國有利。

而「太平洋威懾計劃」的內容也是要在西太平洋第一島鏈,分散建立能經受中共攻擊的精準打擊作戰網絡,在關島部署地基神盾飛彈防禦系統,在太平洋島國帛琉部署戰術多功能雷達,並且在該地區各處建立多個作戰領域訓練基地,以便美軍和盟軍可以一起訓練、共同作戰。

打入中國海岸線開展情報戰

為了應對中共飛彈的「飽和攻擊」,美軍將領也在考慮在中國海岸線開展情報戰和游擊戰,一旦開戰,先發制人,摧毀中共的飛彈發射體系。

《華盛頓時報》3月31日報導,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證詞中,特種作戰司令部司令官理察·D·克拉克將軍(Richard D. Clarke)披露,美軍正準備建立第一支在印太地區活動的聯合特遣部隊(Joint Task Force-Indo-Pacific),特遣部隊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資訊戰。

克拉克將軍說,資訊戰是一項美軍現代化計劃的一部分,包括更好的情報能力、人工智慧系統、加密通信和電子戰武器等。「為了讓我們在未來有效地進行競爭,我們必須使我們的精確打擊和(情報、監視和偵察能力)都實現現代化,以便(部隊)能夠迅速看到和感知到,他們在危機時刻可能準備戰鬥的戰場。」

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肯尼思·維斯巴赫(Kenneth S. Wilsbach)6月5日在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報導中說,面對中共在過去幾年中軍事能力增加,美國「要通過情報搜集密切關注,也正努力找到自衛的辦法」。

華盛頓郵報》4月21日報導,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戴維·H·伯傑(David H. Berger)也提出一項新戰略:偵察和反偵察行動。伯傑在美國陸軍雜誌《軍事評論》寫道:「鑑於地域現實情況和不斷擴大的精確打擊制度,海軍和聯合部隊將需要一支可以在敵方武器交戰區(WEZ)內持續作戰的『內部』或『防區內』部隊(stand-in force)。」

伯傑表示,海軍陸戰隊新任務將包括對中共軍隊(PLA)的偵察和反偵察任務,以及在中國近海進行活動。偵察是偵察敵人的活動,反偵察則是阻止敵方對美國部隊的攻擊。

這種新方法顛覆了早先計劃,之前計劃主要將海軍陸戰隊地面部隊和F-35戰鬥機部署在靠近中國的小型基地上。

海軍陸戰隊新戰略是為了應對中共快速發展的遠程精確打擊飛彈和武器,這些武器使陸上基地容易受到攻擊。伯傑說,大型海軍艦艇現在也容易受到中共新型反艦彈道飛彈東風-21(DF-21)和東風-2(DF-26)的攻擊。

伯傑寫道,作為回應,「一支輕型、自給自足、機動性強的海軍遠征部隊接近中國沿海地區」,將為軍事指揮官提供關鍵能力,並為尋找和跟蹤高價值目標,如中共軍方偵察平台、偵察部隊和其它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網絡、情報、監視、偵察和瞄準系統等提供關鍵支持。

這支機動的海軍陸戰隊將可以使用飛彈和其它武器瞄準那些(敵方)系統,還可以為其它海軍和軍事力量提供線索,伯傑說這將是「高度致命海軍和聯合火力高度殺傷鏈」。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621/1608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