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下一句更為精華,古人的忠告!

中華文化悠久綿遠,博大精深,在幾千年的歲月演變中,人們用自己的智慧創造了璀璨的文化成就,例如傳承至今的俗語,雖然看似樸實無華,但卻飽含人生哲理,即使放在今時今日,仍然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這些俗語文化,不僅是舊時社會的寫照,也寄託了世人對美好未來的願景。而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俗語就是「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那這句古人的忠告,到底有何含義呢?

「富不住大屋」

這句作為俗語的上半句,其實它的道理並不難懂。首先,房屋對國人來講,賦予的情感太多太多,因為房子就是家的存在,而家又是生活的必備條件,所以長久以來,人們對房屋尤為重視。按常理來看,房子理應越大越好,這樣既顯得高大氣派,也能住的寬敞舒適,可是俗語卻不以為然,仍然篤信住小不住大,其實俗語的「大」並非指房子,實際是臥室的意思,這又是為何呢?

原來,房子蓋得很大沒什麼,而臥室大了難免顯得空蕩蕩,如此人氣無法充盈,氛圍就會單調與冷淡。此外,古代風水認為,臥室太大,就會陰盛陽衰,攝人陽氣,長此以往,難免影響身體健康。而臥室小了,人的陽氣可以充盈屋中,聚而不散,從而使身體精神飽滿,自然對健康有利,其實臥室無非睡覺之地,原本沒必要太大,合適即可。

「窮不行遠路」

這句話指的是,哪怕再窮,也不要在太過遙遠的路途上,依靠人力來奔波。俗話說得好,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尤其一個人在外打拼,面對陌生環境,不僅無依無靠,還要面臨諸多的困難,尤其古代交通不便,只能依靠人力跋涉,加之在外各種開銷很大,所以對貧窮家庭,負擔確實不小,如果為了多攢些積蓄,也只能過著辛苦的生活。再者,孤身漂泊異鄉,有時遇到兵荒馬亂的年景,自身安全都是個問題,還有因為積勞成疾染上風寒邪症,倘若醫治不及時,客死他鄉也是常有之事。

所以說,在貧窮的時候,儘量不要行遠路,在家雖說不能大富大貴,至少溫飽不愁,即便遇到困難,還會有親戚朋友可以依靠。當然,在今日看來,俗語顯然難以與時俱進了。

其實對於很多俗語,大家還是一知半解,就是只知其上半句,卻不知下半句,而這句俗語同樣還有下一句,並且更為精華,它就是「老不泄殘精,少不食壯火」,那這句話講什麼呢?

「老不泄殘精」

從中醫來看,精氣是生命之本,而在人年老之時,腎精就會所剩無幾,還有身體機能也在逐漸衰弱,總之不服老不行。所以想要維持健康,就不能像年輕人那樣恣意放縱,首先就是克制欲望,避免勞累,節制飲食等等,畢竟垂垂老矣,猶如風中殘燭,早已經不起折騰。如果過於損耗精氣,勢必增加身體負擔。總而言之,身體條件擺在那裡,想要延年益壽,珍惜精氣自當牢記於心。

「少不食壯火」

這句俗語,實際在告訴我們,當人年少之時,務必少嗜火熱辛辣的食物。因此,「少不食壯火」說的是,年輕人一般火力旺盛,陽氣充足,無需再吃些壯火之物,如果太補只能火上澆油,有損無益。這樣猶如老泄殘精一般,都是有違自然規律的。所以吃太多陽熱之物,看似錦上添花,實則自尋煩惱。

其實,老年人很多疾病,大多還是年輕時種下的病因。然而年輕時身強體壯,不會立馬顯現,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再不加改善,身體狀態就會越發嚴重。所以,對於陽氣較盛的年輕人,「少不食壯火」,還是值得肯定的。

話說至此,大家對於以上老祖宗的俗語,是否覺得有些道理呢?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大文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625/1610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