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彎彎,來源:唐詩宋詞古詩詞(ID:tsgsc8)
蘇東坡不僅僅是個大文豪,也是個隱於生活中的美食家。他一生宦海浮沉,任密州、徐州、湖州、杭州等地的地方官數年,還被貶黃州、惠州、儋州,因而有機會去品嘗各地的地道風物。
在東坡名下赫赫有名的菜有,東坡豆腐、東坡魚、東坡肉、東坡肘子、東坡羹……足以構成「東坡菜系」。
蘇軾一生熱愛美食,走到哪裡吃到哪裡,還為美食烹飪寫詩作文。不論何種境遇,他都永葆對美食的嚮往與追尋。
林語堂說:「蘇東坡是秉性難改的樂天派,這點在熱愛美食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這樣一個愛生活,有趣幽默,樂觀通透的吃貨達人,你怎能不愛?一起來看看東坡的美食世界:
01
背景拓展:
東坡肘子名揚天下。相傳「東坡肘子」並非蘇東坡之功,而是其妻子王弗的妙作。有一次,王弗在燉肘子時因一時疏忽,肘子焦黃粘鍋,她連忙加各種配料再細細烹煮,以掩飾焦味。不料微黃的肘子味道竟出奇地美味,頓時樂壞了東坡。
蘇東坡向有美食家之名,不僅自己反覆炮製,還向親友大力推廣,於是,東坡肘子也就得以傳世,成為一道經典的四川名菜。肘子以其「色、香、味、形」俱佳為特色,表層鮮靚的色澤,潤亮而飽滿,看著都很誘人。吃在嘴裡,看似肥油卻不膩口,軟而酥爛,吃過後唇齒留香,讓人久久回味。
02
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被御史台逮捕入獄,關押103天,精神飽受摧殘。命懸一線之際,幸而有朝中正直大臣紛紛上書求情,加上太祖早已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蘇軾最終僥倖逃過一劫。
神宗聖諭下發,將蘇軾貶往黃州(今湖北黃岡),任團練副使的閒職,且不准擅離該地區。震動朝野的「烏台詩案」以此了結。這對早年就成名天下,仕途一片光明,心懷抱負的蘇軾來說,無異於重大打擊。
背景拓展:
元豐三年(1080年)春初,蘇軾和長子蘇邁離開京都,啟程前往黃州貶所。到黃州後,他們先寓居在城南的定惠院,隨僧蔬食,生活寂寞而孤獨。但蘇軾想到黃州三面為長江環繞,定有鮮美的魚吃,四周山上又多竹,應該有鮮嫩的竹筍,失意仿佛消減了幾分,對未來的生活再次懷著些許憧憬,就作了《初到黃州》一詩。
03
背景拓展:
蘇軾到黃州後,發現黃州的豬肉甚是便宜,但是富貴者覺其鄙俗,窮困者又不知道如何烹調。蘇軾就在豬肉上花起了心思,幾經試驗終於發明了一種蒸煮的方法,按照這種方法做出的豬肉味道鮮美,甘怡可口。為此,他還寫出了一首《豬肉頌》介紹做法。
這道菜真正聞名天下是他後來在杭州擔任知府時候,他一邊組織民工疏浚西湖,又一邊動員家人和官府人員齊上陣,親自傳授燜制豬肉的方法。當民工們吃到這些紅酥香軟,肥而不膩,味道鮮美的肉時,頓時連連誇讚,「東坡肉」也隨之流傳開來。
04
背景拓展:
在黃州,蘇軾也將目光放到天然素味的菜蔬上,於是有了「東坡羹」。「東坡羹」的原材料不用魚肉,因而有自然甘甜之風味,最初以蔓菁、蘆菔、若薺為料,若無這些菜,用瓜、茄亦可。無論從原料還是做法,都比較適合經濟拮据的人。《東坡羹頌並引》詳述了這道菜的做法。晚年的蘇東坡在整理手稿之餘,也將這道羹湯的做法順便記錄在《菜羹頌》中。
05
北宋紹聖元年(1094年),蘇軾又因以「譏訕先朝」的罪名,遭到罷黜,被貶為寧遠軍節度副使惠州安置,遭遇第二次大劫難。
自古嶺南多瘴氣,59歲的蘇軾發配嶺南,等同於跌入谷底。他的小兒子蘇過和侍妾朝雲陪同前往,到惠州後,生活愈加艱辛困苦,但豁達超脫如蘇軾,從未被打倒過。此外,北方的至親好友也給予東坡無微不至的關心,親自或派專人千里迢迅前去探望他。
背景拓展:
惠州市井寥落,每天只殺一隻羊,蘇軾不敢與當官的爭著買羊肉,只好與屠夫商量,每天給他留點沒人要的羊脊骨。骨頭縫裡間還有少量的羊肉,蘇軾喜不自勝,趕忙給弟弟去信,寫了做法:「熟者熱漉出,漬酒中,點薄鹽,炙微焦食之。終日扶剔,得銖兩於肯綮之一間,意甚喜之,如食蟹螯。」食羊脊骨的做法從此大行其道,數百年來成為了一道名菜。現在,羊脊骨粥、羊脊骨火鍋更是風靡一時。
06
背景拓展:
蘇軾年近花甲被貶廣東惠州,生活十分艱苦,可在蘇軾看來,這偏遠之地卻一樣可以當做安身之地。幸好苦澀的生活里,還有水果的甜,荔枝便是蘇軾的大愛。他初食荔枝,便寫詩誇讚道:「海山仙人降羅襦,紅紗中單白玉膚。不須更待妃子笑,風骨自是傾城姝。」不過,對荔枝的喜愛,最有名的還是那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07
北宋紹聖四年(1097年),年逾花甲的蘇軾在屢遭貶謫後,又被放逐到當時所謂「海外」蠻荒之地的儋州(今海南儋州)。儋州位於海南島西北部,北宋時的海南還是一個蠻荒的地方,人煙稀少,文化落後。
年老多病的他,已62歲高齡,此生不敢再奢望還能活著北歸了。臨行前,子孫慟哭於江邊,與他告別,蘇軾也將此次告別視為死別。
走過歲月山河的他,早就將淡定曠達刻進了骨子裡。到了海南後,沒有房子住,他就在當地老百姓的幫助下搭建起棲身之所「桄榔庵」;沒有糧食吃,他就和當地人一起開墾荒地,還教他們改良農具。蘇軾一直到元符三年(1100年)六月,才得到赦免渡海北歸,在海南整整生活了三年。
背景拓展:
海南當地的百姓送給蘇軾一些生蚝,他採用兩種方法烹飪,一種是把蚝肉和蚝汁取出,和酒一起煮著吃,另一種是挑出一些大個的生蚝直接烤著吃。美味的生蚝徹底滿足了他的味蕾,他特意寫了《食蚝》一文寫道:「己卯冬至前二日,海蠻獻蚝。剖之,得數升。肉與漿入與酒並煮,食之甚美,未始有也。又取其大者,炙熟,正爾啖嚼……每戒過子慎勿說,恐北方君子聞之,爭欲為東坡所為,求謫海南,分我此美也。」
08
背景拓展:
雖然經濟拮据,生活困頓,但蘇軾仍然能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東坡愛茶,一向諳於茶道,喜歡用活水點茶,眾人皆知,「從來佳茗似佳人」道盡了他對茶的深情痴愛。嗜茶成癖的蘇東坡,還常常親自動手烹茶。一個春天的夜晚夜,他煎茶自飲,還寫下了《汲江煎茶》詩:
活水還須活火煮,自臨釣石取深清。
大瓢貯月歸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易禁三碗,坐聽荒城長短更。
作結:
羅曼羅蘭曾說過,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殘酷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而蘇軾正是這樣一個偉大人物,在命運的無常里,他想得開,更看得開。
儘管一生仕途波折,命運多舛,蘇軾卻始終保持著通透豁達的個性。黑暗陰霾的日子裡,他將自己修煉成一枚久負盛名的資深「老餮」,這樣的蘇軾已足夠可愛有趣!
他是在浩如煙海的歷史長河裡,留下趣味盎然一筆的東坡。他是名副其實的「千古第一吃貨」。